建文帝的下落终于揭开 在福建出家归入佛门直至终老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34:010阅
明太祖朱元璋当初大肆屠戮功臣,将朝堂清洗了个底朝天,只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的上位铺路。然而建文帝朱允炆的龙椅还没怎么坐热呢,就被朱棣篡夺了皇位。随后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便不知所踪。对于他的下落有着诸多谜团。
建文帝下落之谜,他真的自焚了吗?

在正史的记载中,建文帝在朱棣攻入皇宫时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朱棣还抱着建文帝的尸体痛哭一番。然而正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并不能完全相信,此事通过朱棣命史官多次篡改《明史》中的记录以及撰写《奉天靖难记》可见一斑。事实上朱棣并不知道死的是谁,他之所以说死掉的是建文帝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登基尽量不给人留下“篡位”的口实。朱棣成功登临皇位之后还派出过胡濚打着寻访仙人张三丰的幌子去找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出家入佛门

史学家对建文帝的下落众说纷纭,直到2008年。2008年有施工队在福建德市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登山道施工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考古团队对这个古墓的考察,发现这应该是一位高僧的墓地。在古墓的舍利塔上有块碑文,上刻: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

让人们把这座古墓和建文帝联系起来的是古墓中的龙图腾和纹饰构造。这两个龙石雕是明朝初年才会有的闭嘴龙的造型,除此之外古墓中的一些纹饰和明孝陵中的纹饰非常相似。然而众多明朝皇帝的陵墓都在皇家陵墓中,只有一个建文帝流落在外,所以史学家们推测这做陵墓是建文帝的陵墓。当初靖难之役后建文帝逃到了福建省,在当地出家归入佛门,死后也就埋葬在了福建。如此困扰了史学家多年的关于建文帝下落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同为亡国皇帝,为何李煜和宋徽宗两人评价天差地别?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有些君主天生具备政治家的才能,能巧妙运用权谋,乐于参与政治斗争,操控王朝的统治。而有些君主则明显缺乏这方面的特质,让他们成为统治者是一种生命的错误定位。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都是这样的例子。李煜以“千古词帝”的称号闻名,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词作,他的文学成就是不可否认的。我要新鲜事2023-11-05 19:54:500000为何董卓进京第一件事就是废少帝立献帝(靠杀人立威)
东汉末年,朝政动荡,地方军阀董卓凭借着军事力量和政治手段进入京城,成为朝廷的实际掌控者。然而,他在掌握权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少帝刘辩,这样做是为了杀人树威、巩固政治地位等。1、立威行动:以杀人树威我要新鲜事2024-03-16 16:02:12000511年,山东学生被老师约谈后突发心脏病猝死,警方尸检:头骨全碎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2011年3月12日,山东邹平市医院里,邹平第一中学的校领导同一行家长正在走廊里和医生交流。一位妇人哭得伤心无比,望向校领导们的目光也充满了怨念。“为什么我儿子会在你们学校出事呀?我可怜的儿子才17岁啊!为什么会心源性猝死”妇人身旁的两个男子安慰着她,话语中也带着哭腔。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20:220000吕后为什么不杀刘肥?刘肥的母亲是谁?(是刘邦早期外室曹氏)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平民皇帝,他当上皇帝之后可以说是备受瞩目,他的皇后吕雉也因此得势。吕后是一位很受争议的人,特别是她杀了刘邦的8个儿子,在很多人看来她就是个毒妇。但是也有一些很好奇吕后为什么不杀刘肥?刘肥的母亲是谁?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做亭长时的的外室,刘肥是刘邦庶长子。吕后不杀刘肥原因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59:560000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没有罗成
前面,我们说了大唐开国功臣,里面并有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其实这是正常的,毕竟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而秦叔宝等人是秦王李世民的手下,所以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了纪念功臣,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就在此榜中。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5:20:3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