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痂之癖的意思:喜欢撕人伤疤吃(最重口的成语)
嗜痂之癖原意指的是那些爱吃痂的人,痂就是伤口痊愈后留下的疤,出自《南史·刘穆之传》的“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而后来逐渐延伸为一种形容人有怪异癖好和嗜好的成语,有点类似现代的异食癖,比如吃泥土等。
嗜痂之癖的意思

和醍醐灌顶类似,嗜痂之癖也是有两重含义的,一是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喜欢吃伤口上硬壳的习惯和嗜好,其中“嗜”就是喜欢和痴迷,而“痂”则指的是伤口快要痊愈时出现的硬壳,“癖”则指长期的嗜好。第二层含义则是统指怪异癖好。这一成语最早时出自《南史·刘穆之传》,后来在《聊斋》中也曾经使用过这一成语。
嗜痂之癖的故事

嗜痂之癖出自《南史·刘穆之传》,因此这个成语故事还要从刘穆之身上说起,刘穆之是刘宋王朝的开国功臣,曾经在朝堂上有着极大的势力,死后更是被封为南康郡公,而他的孙子刘邕就是“嗜痂之癖”故事的主人公,他世袭了南康郡公的爵位,虽然没有太大的才能,但是在朝廷中的地位却非常高。

刘邕生平最大的癖好就是喜欢吃痂,并且他还认为痂的味道就像鲍鱼一样美味,突然有一天他前去探望一位好友孟灵休时,正好赶上孟灵休受伤,而当时伤口刚好结痂,眼尖的刘邕发现有一块痂掉在了床上,于是他也是毫不避讳的直接走过去将其捡起来吃掉了,这一怪异的举动甚至连好友孟灵休看到了都惊讶不已。

而这还不是最为恶心和怪异的,据说当时刘邕为了满足自己已经被勾起来的嗜痂之癖,甚至召集了他管理的南康郡中的两百名官员前来,无论他们有没有过错,刘邕都命令每一个人都要挨打,而被打的皮肉绽开后,就等待着伤口结痂,等到痂结好后,刘邕就直接将痂撕下来食用,这一举动简直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历史上真的有嗜痂之癖吗

实际上按照《南史》和《宋书》中的记载,刘邕确实到过孟灵休家中,但是只描述了将他弄得浑身是血,并没有提到任何的嗜痂之癖,所以很多人都分析认为“嗜痂”会导致他人流血,这很可能是代指当时刘邕对其他人的剥削,毕竟直到现在,我们也将请客吃饭、借钱等金钱的给予称为“出血”。
丞相和宰相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个官职更高?
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你知道李斯是谁吗?如果你对这些问题一头雾水,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错过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个官职——宰相。宰相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他们可以左右朝政,影响国运,甚至改变历史。但是你知道吗?宰相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名字,而是一个泛称,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比如丞相、中书令、内阁大学士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给你科普一下中国古代宰相的由来和变迁,让你对这个神秘而强大的角色有个全面的了解。我要新鲜事2023-10-27 18:37:090001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是什么下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前言李自成生于一个普通农家,从小家境贫寒。少时丧父丧母,只得寺庙收留,打杂做工维生。长大后,李自成谋职谋食,历经艰辛,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家,却因妻子出轨而大打出手。由于杀人束手就擒,李自成只得离家出走。我要新鲜事2023-10-17 19:51:190000纳粹为什么要灭了犹太人 原因就这三方面(手段太残忍)
二战时,对犹太人来讲,是多么痛的领悟,让犹太人遭受了一场灭绝之灾。这场灾害主要是由德国纳粹主导的,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有计划的进行了一次种族灭绝。根据战争后统计了解到,犹太人共有600万被德国人杀害。纳粹为什么要灭了犹太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11:040000牛角挂书的主人公是谁:李密(隋朝农民起义将领)
牛角挂书,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隋朝的一位领导农民起义的将军,名字叫做李密。李密算是隋朝的贵族之一,其祖上本有着无限的荣耀,而到了李密这一代,他之前家族的荣耀便已经衰落了不少。在隋炀帝时期,李密原本在宫中当差,却被隋炀帝赶出宫外,只得回到家中放牛。但是李密并不甘心过这样穷困潦倒的人生,于是便将书挂在牛角之上,边放牛边读书。一、李密刻苦学习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12:090001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英雄盘点,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上榜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因为受到男尊女卑和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古代的女性地位非常的低,有所谓的“三从四德”对女性的思想和地位进行限制,但是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女性冲破限制,在战场上立下军功而名垂青史,诠释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下面就是十大历史上的女英雄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英雄盘点:1、妇好生活的朝代:商朝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11: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