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是秦一统天下的基础(获大力支持)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11:490阅
相信了解过秦朝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商鞅变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像是度量衡标准和郡县制都是那时候退出的,那么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还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商鞅原本是卫国贵族的后代,在秦孝公时期,原本皇帝就想要推动变法,但是却害怕大臣和国民反对,于是一直都犹豫不决,这时商鞅开始为秦孝公出主意,这才有了商鞅变法的雏形,商鞅变法先后推动了两次,首先在变法开始之前,秦孝公就颁布了《垦草令》,想要刺激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并且让它为变法开个好头。

等到《垦草令》成功推行后,秦孝公就正式将商鞅封为左庶长,开始推动第一次商鞅变法,这次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改革户籍、推行命令军法奖励、废除世卿制度、推行什伍连坐法等,并且还开始推动小家庭制,可以说农业在这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商鞅也开始指定和修改秦律,法律在这时也开始普及于民。

而第二次商鞅变法则是在公元前350年才开始,当时秦孝公为了帮助函谷关东部地区更好的发展,于是就命令商鞅征调士兵,建立起新都,将国都迁至咸阳,这时第二次变法开始,主要就是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化、焚书坑儒以及禁止游宦之民等,这些变法最终推动了秦国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从而间接的为后来一统天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商鞅变法后为什么被车裂

在车裂之刑是谁发明的中就曾提到过,商鞅之死是车裂刑罚中最著名的案例,而商鞅变法后之所以被车裂,也是因为这一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贵族的集团利益,因为商鞅变法中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政治上废除了爵位的世袭,不过商鞅当时之所以没有很快受到针对,主要也是因为变法期间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所以很多贵族都还不敢动他,但是秦孝公死后,商鞅就受到了旧贵族的攻击,从而才被判处车裂之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当一群人面临饥饿时,只有一块面包,该怎么分配呢?
(说历史的女人——第851期)牟宗三曾假设过一个例子:当一群人面临饥饿时,只有一块面包,该怎么分配呢?基督徒会把面包分给每一个人,而儒生会把面包给母亲吃。笔者以为前者的做法是信仰所致,而后者的做法是情感所致。都没有错,但是明显的区别却显而易见。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25:330000奉天保卫战背后的谍战大戏两胡人保住大唐最后一丝生机
大唐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被迫流亡奉天避难,朱泚在占据长安后称帝,建立了“大秦”国号。这场危机对大唐来说是灭亡的威胁,却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河朔三镇并没有趁机对大唐下手,反而选择坐视朱泚的灭亡。这其中隐藏着两位胡人发起的一场谍战大戏,他们的智谋保住了大唐的最后一丝生机。这两位胡人分别是王武俊和李抱真。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45:180000揭开商鞅之死真相,商鞅也叫卫鞅自己作死惨遭车裂
历史上改革创新、位高权重的人臣,一般都没什么好结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商鞅。商鞅也叫卫鞅,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商鞅变法,而商鞅之死也是来自于自己的变法。变法虽好,但是商鞅的为人处世太过霸道,为了杀鸡儆猴甚至拿太子的老师开刀,这就是商鞅之死最大的伏笔。商鞅也叫卫鞅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0:53:320000为什么刘禅投降之后,司马昭没有杀了他?
司马昭没有杀刘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没有这个必要,二是没有这个传统,三是为了收服人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其中的具体因素。其一,司马昭没有必要杀死刘禅。司马昭将蜀汉灭亡后,投降的蜀后主远离故土,在异国他乡掀不起大浪,司马昭没有必要再把刘禅给杀死。当然,司马昭并不是对刘禅完全放心的,为了预防万一,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还专门对刘禅进行试探。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40:270000临死一声笑——尽显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风骨
(说历史的女人——第1207期)小引东汉末年,皇帝换得比走马灯还快。有的登基不到一年就被废,有的还没得及看清这个世界就夭折,有的好不容易长到成年,对于朝政,要么“你问太后”,要么“你问宦官”,要么被枭雄们吓得一身冷汗。最可悲的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一生活在被人控制的阴影中。董卓挟持他去长安,董卓死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没了,曹丕直接请他禅位,从皇帝变成“山阳公”。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9:17:0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