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历史功绩:汉文化的改革者,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他5岁跟着冯太后,受冯太后影响,拓跋宏对汉文化非常推崇,所以23岁正式亲政,拓跋宏对北魏进行了各种汉化改革,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所以拓跋宏历史功绩最被人认可的就是促进民族融合。
一、拓跋宏历史功绩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他最被后人熟知的是“太和改制”,也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对北魏进行各种汉化改革。所以谈到拓跋宏历史功绩,大家都会想到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孝文帝拓跋宏从小由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瑜伽私信的熏陶,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23岁正式亲政对北魏进行了各种改革,不仅促进了北魏经济,稳定了政权,还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二、拓跋宏改革的内容

历史上的李未央是冯太后,她曾两次临时听政,掌管大权江山二十多年,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冯太后第二次临时听政时,拓跋宏五岁,当时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拓跋宏深受影响,所以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1、以南伐为名,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并改鲜卑姓为汉姓。
2、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
3、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

小结:尽管只活了33岁,但拓跋宏历史功绩卓越,他的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另外,拓跋宏改革后,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浅析19世纪,苏伊士运河在英国对埃及政策演变中起到的作用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1846年—1859年,是英法围绕苏伊士运河展开的一次争夺。期间经历了苏伊士运河研究会的成立到到运河的破土动工。英国在此阶段的外交举动有两点:英国开辟经苏伊士地峡到达东方的航线。修建苏伊士铁路。上述表现说明英国政策出现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两个特点:第一,英国在面对新的埃及局势时,逐渐调整过去维护土耳其在埃及的“坐收渔人之利”政策的执行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1:010000别姓起源和来历:源自古时宗法嫡庶制度(别子的后裔)
别姓源流非常纯正,是一个非常稀少的中华姓氏,主要就是来源自古时候的宗法嫡庶地位,嫡长子一般被称为“大宗”,而次子则为“小宗”,其他的则称为“别子”,而古代庶子是不能随父姓的,所以庶子中就有人选择了嫡庶顺序为姓,形成了别姓。别姓的起源和来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54:030000清朝13处龙脉真相,长白山乃龙脉的脊椎
关于清朝龙脉的传闻,大家应该听过不少,据说不是龙脉被断,清朝还会继续存在。而根据专业人士介绍,清朝龙脉确实存在,零零散散有13处,不过清朝13处龙脉真相到底如何,至今没人说的清,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探讨看看。一、清朝13处龙脉真相1、龙脉真实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22:190000罗马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意大利(坐落于古罗马的都城)
罗马帝国是现在的意大利。罗马帝国在疆域的巅峰时期,其领土面积要比意大利多上许多,但是其都城所居的区域大致与现在的意大利相符。罗马帝国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邦,而随着其内部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罗马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终城邦成为了一个国家。国家领土稳步扩张,古罗马也从一个小国逐渐成为影响力极为深远的一个大国。一、古罗马沉迷领土扩张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2:01:260000宋理宗:南宋出身最卑贱、血统最不纯正的皇帝,却坐稳皇位四十年
南宋高宗赵构恢复宋王室统治之后,建都临安,使宋朝在南中国地区继续延续了一百多年。这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有一位仅花了三年时间,就从乡野平民坐上了龙椅的皇帝,其经历堪称传奇,而且他是大宋皇帝中执政年限仅次于北宋仁宗的皇帝,在位长达四十一年,他就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一、鸡窝里飞出金凤凰我要新鲜事2023-11-08 20:05: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