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何不敢反曹叡 形势所迫(迫于压力表现无野心)
由于当时的曹叡对司马懿有戒心,并且曹叡多疑。他担心司马懿会勾结朝中势力反抗曹氏的统治,因此,司马懿只能在曹叡面前表现的十分低调,多次向曹叡表示自己并没有野心。彼时的曹叡掌握重要的兵权,并且朝中绝大部分势力都甘愿辅佐曹氏。因此,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反抗曹叡。而曹叡之所以用司马懿,是想让他帮忙稳固曹氏的江山。
一、曹叡并不信任司马懿
曹氏家族个个都多疑,遗传到曹叡这里,也并不意外。曹操是曹睿的祖父,曹叡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像曹操一样多疑的性格。而为了使得曹氏家族能够完全掌权,没有任何潜在威胁,曹叡对司马懿并不信任。即使在其去世之后,曹叡也在临死之前给司马懿留下了曹爽,让曹与司马懿对抗。

由此可见,曹叡自始至终对司马懿都不放心。但是曹叡在前期懂得利用司马懿的才华,他想让司马懿鞠躬尽瘁,帮助曹氏稳固江山,同时要让曹氏家族的统治一直绵延下去。司马懿懂得曹叡并不信任自己,而为了不被曹叡除掉,司马懿一方面尽可能忠心的帮助曹叡排兵布阵,体现出个人非凡的能力。

另一方面,为了不让曹叡对自己的疑窦加深,司马懿又想尽办法联络朝中重臣帮自己说话,同时自己也一直向曹叡表达自己并无谋反之心。为了不让自己的锋芒过于显露,司马懿也极为低调,其与朝中势力的联络都是秘密进行的,并且尽可能少进行。
二、司马懿力讨曹叡欢心
司马懿为了讨得曹叡的喜欢,做了许多吃苦的事。曾经曹叡大兴土木,想要在朝中修建豪华的宫室。当时许多大臣都劝诫曹叡不能太过浪费朝中的财产,要懂得勤于朝政,并且爱自己的百姓。司马懿知道曹叡心中对这些劝诫是十分反感的,因此其并没有发出反对的声音,反而用沉默的方式默许曹叡挥霍钱财,曹睿由此才对司马懿有了些许的改观。
二世而亡!隋炀帝必须要感谢大唐的力挽狂澜,不然评价可能会更差
隋朝大业七年到大业八年,有三场中原腹地的天灾,分别是洪水殃及近三十郡,巨大山崩迫使黄河倒流和大范围旱灾,正好是发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讨伐高句丽,隋炀帝没赈灾,在此之前隋炀帝的大工程也都是主要调集中原地区的人口,重创了隋朝经济,饥荒,瘟疫,流民,盗匪等问题,其实在这两年就开始滚雪球了。我要新鲜事2023-12-19 18:12:4200012五胡乱华为什么不能讲,汉族被屠杀仅剩400万人
五胡乱华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塞外游牧民族趁虚而入,汉族人从2000多万人被屠杀至400万人,汉族面临灭族危险。如今五胡乱华为什么不能讲,主要还是价值观已远不同古代那般野蛮,现在讲究多民族文化融合、民族团结,但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一、五胡乱华不能讲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2:20:5500023一代明君朱元璋:深夜遭宫女端粥献媚,当即怒斥:粥留下,人斩了
一代明君朱元璋:深夜遭宫女端粥献媚,当即怒斥:粥留下,人斩了唐太宗曾谓魏征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是通过照镜子,人可以调整自己的穿着;借鉴别人的经历可以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通读历史则可以知道一个朝代的兴亡。而在和平安稳的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则是放下了“教人知兴替”的指挥棒,转身在教我们为人处世、行走职场方面大放异彩。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11:250003清朝最后一个格格,隐姓埋名活到2014年,晚年感叹一生做对两件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之后少年天子爱新觉罗·溥仪被迫退位。皇帝都下台了,但一些依附在皇权之上的阿哥格格们,却还私下保留着尊贵的身份。其中最小的一位格格,一直活到2014年,生前她含泪回忆:“我原名叫爱新觉罗·显琦,我因为姐姐的丑事入狱15年...”这位末代格格一生经历了怎样的沉浮?她所说姐姐做的丑事,究竟是何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7:37:420000曹操为何不抢在刘备之前,把诸葛亮请来?他的5位谋士够用了
在三国之中,曹操可以说是非常尊重人才的一方诸侯了,他礼贤下士,很快身边就汇聚了一批精英人才。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重用从袁绍方面逃过来的谋士许攸,才最终夜袭乌巢烧掉了袁绍军队的粮草,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以平定天下。”那么曹操应该也有渠道能够获取到这个消息,那为什么曹操不抢在刘备之前把诸葛亮请出山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39: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