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将军是谁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换将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最出名的战役之一,当时两个强国秦赵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会战。此战中,秦国有60万兵,赵国有45万,刚开始赵国以少打多,守了三年,可当赵国换将后,秦国立刻大胜赵国,由此还有了白起坑杀40万赵军,那么长平之战赵国将军是谁呢?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换将?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长平之战赵国将军是谁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主将刚开始是廉颇,因为赵国是45万兵对秦国60万兵,所以廉颇采取的是守,而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的战斗,令赵国元气大伤,赵王想要胜利,就派了主战的赵括,让他换廉颇,所以长平之战赵国将军后来是赵括。可没想到,一换将,秦国就把赵国主力部队给全歼了!
二、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换将
1、赵国将军廉颇

公元前260年4月,秦国以王龁为将向驻守长平的赵军发起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刚开始,赵军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接连战败,高平关被秦军攻破,赵将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采取守势。可没想到,这一守就是三年,这使得秦赵国力大损,尤其是赵国,已经到了无粮可吃的地步了,必须尽快进行决战。
2、赵括换廉颇

廉颇的固守政策虽好,但赵国粮草已不足,再加上秦国也想尽早决战,所以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当时赵国朝堂,廉颇主守,赵括主战,和谣言说的很像,赵王也想赵括能够延续他父亲马服君赵奢大败秦军的荣耀,于是赵王派马服子赵括替换廉颇。
3、赵国大败

此时的秦国主将是战神白起,赵国主将是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结果可想而知。双方几乎同时换将,结果白起直接把赵国的主力部队给歼灭了,还俘虏了40万赵军,因为这时秦国粮草也已不足,所以白起下令坑杀降军,由此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故事就出现了,白起也成为闻名天下的杀神。

小结:秦赵两国乃当世强国,长平之战就是两国因争夺上党之地爆发的大规模战役,此战刚开始,秦军主将是王龁,赵军是老将廉颇;三年后,赵军主将由廉颇换成了赵括,几乎同时,秦国主将由王龁换成了白起,长平之战也就以赵军大败结束。对此,很多人感到不服气,认为如果长平之战赵国如果不换将,赵国不会败,但事实证明,赵国还是会败,但不会败的那么惨!
李渊为什么不阻止玄武门之变:李渊没能力阻止(手中无权)
李渊没有能力阻止玄武门之变。换句话来讲,玄武门之变是由历史决定的,必须发生的且不能避免的一次灾难。李渊深知自己的儿子之间有着极大的矛盾,并且将来皇位的继承也会引发更大的斗争。然而,在各种各样势力斗争以及阵营划分的形势中,李渊根本没有余力处理好这些事宜。即使他能够阻止一次玄武门之变,也无法阻止下一次的事变。一、皇权是斗争的根源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3:59:040000奥匈帝国解体原因是什么 奥匈帝国为什么和德国关系那么好
奥匈帝国原本是欧洲地区最强大的几个帝国之一,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奥匈帝国领导者错误的判断,认为自己足够强大,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可以追随德国一起征战世界,但是战争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情,最终奥匈帝国深陷于一战当中,百姓内部矛盾加重,奥匈帝国被迫解体。奥匈帝国解体原因是什么奥匈帝国并不是真的强大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39:180001刘邦为什么要杀张良:猜忌之心(怀疑要谋反)
汉高祖刘邦的功臣张良,到最后建立汉朝刘邦欲杀了张良,原因之一是刘邦在建立汉朝后猜忌之心越来越严重,已经对当年出生入死的功臣不再有信任之心,对于一些异姓功臣或者是诸侯没有半点信任,另一方面刘邦的功臣也有被人诬告逆谋的罪名,种种原因之下刘邦决定将自己身边的功臣尤其是异姓的人赶尽杀绝,自然张良也受到迫害。一、张良与刘邦是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2:13:0700001961年刘源送给毛主席一幅画,毛主席打趣:你这个名字不好
毛刘两家渊源颇深。且不说毛主席与刘少奇本就是湖南老乡,革命时期,两人就做起了多年形影不离的搭档,新中国成立后,两家更是成了邻居,这缘分不可谓不深。所以,刘家的孩子毛主席都非常熟悉,对于他们,也总是格外关照一些。但在1961年,庐山会议中,面对向自己赠送画作的刘少奇之子刘源,毛主席却说他的名字取得不好,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6:55:5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