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曹魏军中兵变最难?看看用的什么兵役制
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3:26:470阅
有人曾用尔虞我诈来形容三国,因为三国的人太会用计,而且三分天下的局势,每个人都在随着局势改变,所以在三国之中时有兵变发生,譬如说蜀国大将孟达连人带城的投靠曹操,东吴的步阐也以同样的方式投靠西晋,但是魏国的夏侯霸投降蜀国的时候,他手下的魏军却一个人都没有跟随他。为什么曹魏军中兵变最难,答案就是让叛将带不走部队的错役制。

有关于曹魏的兵役制的错役制,具体的内容就是士兵与家人分离,无乱国家派你去那里驻守,你的家人都要留在邺城,这个制度是曹操定下的,为的就是防止兵变。所以说夏侯霸投降的时候,没有一兵一卒跟随他,就是因为错役制,自己的家人都在邺城被曹操控制着,如果自己叛变了,那么不仅要和家人分离,也很有可能害了他们的性命。

实行这种错役制的军队有两种,一种是归降的军队,另一种是边防部队。曹操之所以定下错役制这种制度,是因为魏国的建立比较特殊,他的军队都是通过打败其他军阀兼并降军而成,譬如袁绍、吕布和刘表等人的军队被曹操打败后,降兵就被曹操收编。曹操并不信任这些降军,因此会让这样的士兵与家人分离,以此来保证他们不会叛变。

当时,曹操平定冀州,袁尚带兵投降,但是这些士兵并不会留在原地驻守,而是被曹操调离到许都的南部驻防,总之就是将家人与士兵分隔开,将家人作为人质,这样士兵造反的时候就会很有顾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生 在考试时需要带什么(考试必备)
古代的考生参加科举考试需要携带笔墨纸砚和干粮。在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考生在考试时需要携带一些必备物品,笔墨纸砚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基本文具,必须携带。笔是用来写字的,墨是用来蘸笔写字的,纸是用来书写的材料,砚则是用来磨墨的。这些文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工具。书籍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2:45:460000为什么辽国没有编入中国历史:宋朝是正统(辽灭国早于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秦朝,之后是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在这其中,偏偏没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朝,那么为什么辽国没有编入中国历史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探索看看。为什么辽国没有编入中国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40:520001历史上樊梨花怎么死的:自然死亡(或被武则天处死)
樊梨花,薛丁山小说中的人物,是薛丁山的老婆,一个武功高强会带兵打仗的女人。因为薛丁山本身是虚构人物,樊梨花自然也是虚构的,所以历史上樊梨花怎么死的,根本没这个人,因此不存在怎么死的。不过演义中没有提到樊梨花的死因,应该是自然死的吧!一、历史上樊梨花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37:560001明朝有不少皇帝的能力平庸,为何却有276年国祚?说出来别不信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一共传有16位皇帝,国祚276年,从皇帝的能力来看,明朝真正称得上明君的只有六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景帝朱祁钰、明孝宗朱祐樘。我要新鲜事2023-10-09 19:40:470000大明王朝打不下来的新疆蒙古 为何初建王朝的清朝却可以
明清时期,蒙疆的征服成为中央政权的战略目标。清朝成功征服蒙古的背后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文化认同、技术进步、军事智慧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清朝制胜之道。一、明朝北伐:昙花一现我要新鲜事2023-11-21 17:04: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