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大紧”点评诸葛亮,罗贯中和他比谁更懂三国?大家自己来体会
凭证是《晓说》以下几集:《他们是三国的主角,简直厉害到飞起》、《三国梦之队,军师的女人们》。大致观点:把诸葛亮归纳为一个内忧外患、军事谨慎、不懂花招、不进步之人。还欺负刘禅年轻人。

带刀斧手觐见刘禅、垄断军政权力。充当第二号曹操的人。刘禅死后20年没有为他建庙,君臣关系也不好……诸如此类的事情。这次不一个一个地批驳。因为以上观点,但凡一个谈论三国史的应该都没有脸去看人。均为现场爆炸的基本错误。
上次在曹操墓时,其人惹恼了大量考古学和史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评论他在三国史上的地位——其实是一坨那啥。他一张开嘴就是一坨一坨的,我不知道人为啥这么自信?他比“罗灌水”更厉害?奉上以下文字大家自行去体会。
中国人,根据对诸葛亮的理解程度,在我个人看来,我们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便是后文所述:我根本没听说过或者对诸葛亮的理解仅限于一些民间印象(包括游戏和二次元粉丝)。
第二类:读过《三国志》的正史,或者通过其他一些二手、三手、四手……七手、九手(包括厦大教授品三国系列)等史料了解了一些诸葛亮的历史。而在第2类里面,尤其容易出现翻案诸葛亮的。
他们面对的对象往往不是学术界,而是公众;他们要翻的对象,或他们要推翻的目标,它不一定是官方历史上的诸葛亮,而是《三国演义》刻画的诸葛亮。他们的卖点通常是“让我告诉你,历史上的诸葛亮与你的印象不同!”
然而,为了强调“不一样”的区别,他们会抓住一些句子来贬低诸葛亮——反转文章嘛,大抵如此。如果说“历史上和小说中的诸葛亮都不是一个好法”,显然还不够令人震惊。
当然要把其他一些谋士和将军褒奖得比天还要高,以表明诸葛亮有一个虚假的名声,常年受到愚昧人的赞扬。只有我能推翻这个案子,让历史人物恢复清白。而你们这些重复历史的人就是被官方历史书灌输了。
第三类是:读完过《三国志》,了解裴注,了解陈寿为晋国所写的一些阴阳曲笔词的具体含义,对诸葛亮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这种程度上,一般不太可能故意诋毁。因为我们知道“官史上的和小说中的诸葛亮都不是很强的方式,但他们都很强”。
如果知晓到这一层,还是再说那几句话:“我告诉你,诸葛亮和你的印象不一样,太可怕啦!”那就是有目的地找到一个话题——或者是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书,而是有目的地读错了。举一反三,各种夸张的“我要揭露历史上真正的XX”。
实际上是在利用人们的叛逆心理。利用年轻人的叛逆时期,对所有现有知识持质疑态度。他们想把所有现有的图像颠覆掉,再踩上10000只脚。因此,诸葛亮并不是这种寻找词语来颠覆内在形象,借机推翻案件的唯一受害者。
“高某人”的评价是黑暗观点的集合。但是太暗了。一句“未封过侯”,暴露了底牌,其实是一个没有读书的典范。照我估计,他当时是提前在各个摊位上匆匆读了一圈阴谋论,然后匆匆上台。也让“亮黑”们丢了脸。
再说罗贯中的“居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意思可能相当于刀法精奇“周主任”、剑法通神“蒋校长”。你认为用刀法精奇形容伟人或名人是责骂他还是赞扬他?都不是,这是表达错了。
中国古代的评书和小说,是给老百姓和底层知识分子看的。老百姓不清楚什么是庙堂,什么是军事。他们只接受京剧和剧本的背景。所以《演义》是根据他们的逻辑来编译。
因此:诸葛亮、许世基和李靖等被刻画成“牛鼻子”。张飞、程咬金、胡大海这种则被描述为花脸憨憨。所有的皇帝长了一对柔软的耳朵,坏人总是皇后和国舅。

要歌颂“杨宗保”和“包老黑”,就应该称“潘仁美”和“庞太师”为反派。作战取决于单一的决斗和个人血槽值;谋略就是伏击和火攻;这些才符合普通人简单的世界观。大致就是这样。
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位不算经常可以遇见的军略分析家。《演义》除了抄袭《隆中对》,别的都没提到。历史上的诸葛亮,他是一位以《蜀科》为准绳的庙堂家。陈寿都已经加上“用心平而劝诫明”了。《演义》也没有提到它。
在历史上的诸葛亮,治军严格像上帝一样。后来,西晋、南北朝、隋唐以及宋还在使用他的军事训练方法。所谓“军队在国内外,人民无忧虑”,这在《演义》中还是没有被提及。
只是给他设定了:各种各样的火,各种各样的玩弄张飞刻薄人。各种各样的“一声炮响,埋伏四起”,还有各种各样的锦囊来做一些小动作。
在历史上,诸葛亮是“英霸之气”,史诗级别的宰相、伟大的庙堂家、治国治军的顶流人才。在《演义》中,他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邪法的道士”。这是格局太小了。
《演义》全书,初衷是为读者服务的、缩略了。譬如:很多游戏爱好者认为徐州和荆州只是几个城池(小说也有这么刻画的)。不知道这是一个行政范围,都认为战场是2边军阵对峙,谋士就是读几句话。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将军录尚书”以及“三公首相”的权责,都是令人费解的。鲁迅先生说:罗贯中“写刘备看起来像伪、诸葛亮像妖”。这不是夸赞。刘备是历史上的英雄。
他慷慨而不屈不挠。他才是所谓的“枭雄”。但罗贯中把他描述成为一个“爱酱哭泣袋”,也很虚伪。在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位智者,精通外交、战略和内政。但罗贯中把他写成了“妖道”。因为这很容易被理解。
同样的,荀彧也应该是曹操的“魏国合伙人”(而不算他的臣子)。士族的领袖和魏国日常工作负责人。但被刻画为总领谋士。他很难从“郭嘉们”里边脱颖而出。
同样,张昭也是东吴的文臣领袖。孙策和孙权用他来平衡与原住豪族关系的法宝。是江东的“国宝”级人物。被写成了一个懦弱的老头,脑子里有一窝糟糕的想法。

因为没有办法,这些东西无法在小说中详细表达。所以,作者不得不选择一些普通人可以接受的内容来描绘。所以,这还真不怪罗贯中。
另一个例子。如上所述,“剑法精奇周主任”。宣传部门不知道如何宣传他。只好试着说,他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仆,他每天管理着一切,他勤奋而朴素。特别是勤奋朴素,睡衣有补丁等。
其实是格局太低了。他年轻时在天津奋斗,然后去欧洲游学,在黄埔成名,在江西负责调停,远程控制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的情报工作者。接着是长征、转移权力,把控大局。外事、内治、上扶社稷、下领将帅。
曲展自如,策略英奇,纵横全世界。“他还没去过哪个国家?”在权力枢轴里进出,终于得到了海内邦域的敬爱。这些东西是如何运作的,无法显示。最后,不得不说“他的睡衣是修补的。”“他说了几句俏皮话,赢得了记者们的掌声。”
过去有一个版本的相声“怯大鼓”,上面写着:有个什么都不会的。去给村民讲故事。他想谈谈村民们喜欢听的话。所以:这里有一个人,戴着金头盔和黄盔甲,戴着面雕王冠,拿着丈八蛇矛。这是“毛教员”。
对面一个戴着白盔和素甲,身穿素色长袍,手持一把亮银枪的人,这是“蒋校长”。“教员”举起长矛,“校长”一闪而过;“校长”还了一枪,“教员”用长矛架住……
事实上,教员不说,校长也有自己的长处。然而,器略才武,老百姓又无法理解。干脆直接“手搠一矛,反扛一枪”,群众们听者着觉得很享受。“哦,诸葛亮棒棒哒。他有魔力!”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也是如此。罗贯中写官位、嫡系、训练、税收、政法等大家无法理解的庙堂事务。老百姓听了会问:“你到底在说什么?”反倒是“借东风,假装神仙”。每个人听了都更快乐。
天之四灵是什么?中国四大灵兽以正四方(神话传说)
导语:大家都知道我们判断太阳的升落是依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来的,在古代神话中这四个方位分别代表四种动物,那么你们知道神话中这四种动物是什么吗?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天之四灵是什么吧!感兴趣的一起往下看~~天之四灵中国古人把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中国古代人民认为四象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46:030001许世友结发妻,生3子用一个名,被婆婆逼改嫁,死后葬许家坟地
(说历史的女人——第1597期)许世友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少林功夫、酒、大刀、神枪手、敢死队;火爆、刚烈、豪爽、仗义、大孝、忠勇、叛逆等等关键词,都在他身上得到了极致的体现,即便在爱情上,他也不遑多让,依然多彩多姿。他一生共有三段婚姻,也是充满悲欢离合,十分坎坷。本文介绍他的结发妻:她比许世友大4岁,生下3个儿子,同用一个小名,后来被婆婆逼迫改嫁他人,但死后却葬入许家坟地……(一)喜事上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0 13:50:570003安禄山简介:伪燕开国皇帝(安史之乱的主要发起者)
我们知道安禄山是盛唐时期一个转折人物,是让盛唐靡丽的画卷戛然而止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制造出来的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影响极大,那么安禄山到底都干了一些什么呢?他又是怎样使得大唐盛世戛然而止的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安禄山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8:26:590001查尔斯·狄更斯简介:英国19世纪最受欢迎作家(擅写小人物)
说到查尔斯·狄更斯,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毕竟一看人名就知道是外国人,不过在文学界,狄更斯的名声是很响亮的。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特别擅长描写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其作品《圣诞颂歌》、《远大前程》等备受世人喜爱,是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作家,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查尔斯·狄更斯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31:160001胖妹妹杨玉环是哪里人,老家到底在哪?
杨贵妃是山西蒲州永乐人,这个地方可真是古老且有意思。蒲州镇位于中条山下、黄河岸西,总人口也就4.16万人,占地12.9平方公里。在唐代,这里还是个重要的府地呢,还有个鹳雀楼、普救寺、唐朝开元大铁牛等等,红红火火的。所以,杨贵妃的老家就在这里。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0:37: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