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简介资料:东汉天文学家、发明家,发明了地动仪
说到张衡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候风地动仪发明者就是他。张衡出生官宦之家,从小生活优越,但他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成年后,张衡官途颇顺,而在做官的同时,张衡还是个发明家,浑天仪、地动仪就是他做官时发明的。
一、张衡简介资料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家、数学家。张衡是举孝廉出身,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在做官的同时,张衡也专研天文学、数学,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官宦之家

张衡的家族世代为南阳郡西鄂县的大姓,到了他的祖父张堪,更是官至蜀郡太守,所以张衡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尽管如此,张衡依然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他16岁后离开家乡外地游学,游学多地后来到东汉首都洛阳,在那儿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并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与他结为挚友,两人经常讨论天文学、数学,这为后来张衡成为发明家打下基础。
2、官途

公元100年,23岁的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公元108年,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回到老家南阳,在此期间,张衡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他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拜为郎中;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掌管天文历算的官),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后复为太史令。

在太史令这一官上,张衡任职达14年之久,尽管是个清闲官,但正和张衡心意,他全心全意专研学问,他的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公元133年,56岁的张衡升为侍中,不久受到宦官排挤中伤,于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公元139年,张衡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尚书,也就是这一年张衡病逝。
3、成就

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在天文学方面,张衡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在数学方面著《算罔论》,在文学上著有《二京赋》《归田赋》等,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张衡还是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张衡怎么死的

张衡是病死的,享年62岁,不过对于他的死,有人也有疑惑。公元139年,张衡上表请辞,但朝廷却征拜他为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为尚书的官职远低于侍中或河间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而就在这年,张衡病逝了,所以很蹊跷。不过蹊跷归蹊跷,东汉时期活62岁,张衡算长寿的了,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贺子珍保护杨开慧遗物多年,嘱托勤务员:主席终老后,将它送过去
1993年,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带着一个破旧的樟木箱子,几经波折来到了报社门口,在得知这个箱子的来历后,报社记者又辗转几番,联系到了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最终,这只其貌不扬的木箱子被陈列在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内,而那位老人也欣慰到:我的心愿终于了了,死后也能瞑目了。在这只箱子背后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这个老人又和李敏有什么关系呢?这一切,还要从李敏的母亲贺子珍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8:20:510000日本人为何不为战争道歉 这个原因太荒唐(挑起战争)
日本人说不为战争道歉是因为他们只能执行天皇命令。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不大,却十分狂妄嚣张,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日本曾经一直小看我们,并且因此侵略我们的国家,在我们的国土上为非作歹,肆意妄为。那段艰难的岁月是我们不愿意回忆的黑暗历史,但是我们已不能忘记曾经的耻辱,尽管这件事情已经是过去的很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曾经对我们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挑起战争我要新鲜事2023-11-26 20:52:500000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抗封建暴政的凄美爱情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留存至今最为伟大的建筑之一,前前后后修筑了几千年,所以关于长城的传说和故事自然是数不胜数,而最有名的想必大家也都听过,那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仅是对妇女忠贞的传颂,也是对封建暴政的斥责。孟姜女与范喜良一见钟情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420000康熙把皇位传给了谁 四阿哥胤禛(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关于康熙传位诏书的真实性,历来都有不少人,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看客都提出质疑,而其中最有名的说法是雍正是通过修改了康熙的诏书才拿到皇位的。但是有不少历史学家提出,在古代,尤其是事关传位诏书这样严肃国家大事,篡改诏书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因此,康熙将皇位留给胤禛的可能性很大。一、篡改诏书并非易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58:500000雅典事件:中国外交史上意外事故,周总理罕见大怒:真是周门不幸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而说出这句话的人也不改当年的志气,直到暮年时都依然兢兢业业地为祖国服务,他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总理在工作时对自己的要求是十分之高的,且特别严谨,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工作上的失误来影响到国家。所以他做事一向都是井井有条的,连他的夫人邓颖超都很少见过他急躁或者是生气的时候。但是在1973年时,周恩来却少见地动了怒,并长叹道:“真是周门不幸”!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4:3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