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简介: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
说到曹魏时期的人,大家会想到曹操、曹丕、华歆、徐晃等,他们是著名的雄主和文臣武将。其实在那个时代,还有着许多杰出的诗人,他们身处社会动荡时期,有才华无法施展,于是用写诗去寻找精神寄托,阮籍就是这里面的代表,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一、阮籍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与嵇康、刘伶、山涛、王戎、向秀、阮咸一起被称为竹林七贤。阮籍门荫入仕,但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所以在司马家族取得曹魏政权后,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从而逃脱了杀身之祸,尽管官没做多大,但他也得了善终。
1、门荫入仕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阮籍出生在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市),父亲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可惜在阮籍三岁时就死了,他由母亲抚养长大。父亲死后,家境清苦,但阮籍天赋秉异,且勤学而成才,八岁就能写文章,少年时好学不倦,年纪轻轻就闯出偌大名声。242年左右,因阮籍的名声,也因他是阮瑀之子,时任太尉的蒋济征辟阮籍做自己的掾属,此时朝政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所以阮籍不想去做官,不过最后还是被迫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辞归。
2、再次出仕,谨慎避祸

247年前后,阮籍再任尚书郎,之后因病去职,这是阮籍第二次出仕。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阮籍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所以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也就是这个时候,阮籍与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诸人,共为“竹林之游”,史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249年四月,40岁的阮籍做了司马懿的从事中郎,司马懿死后又做了司马师的从事中郎,司马师死后又做了司马昭一年的从事中郎;256年,阮籍请求作步兵校尉,他担任此官职时间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之为“阮步兵”,之后钟会、司马昭都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263年十月,司马昭被晋封位晋公,位相国,加九锡,司马氏谦让一番,然后再由公卿大臣"劝进",时任步兵校尉的阮籍带酒拟稿塞责,同年冬天,阮籍病死,也就是在他写了《劝进表》之后的一二个月,享年五十四岁。
3、曹魏诗人

阮籍身处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他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生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著有《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二、阮籍和阮咸是什么关系

阮咸的父亲是阮熙,阮熙父亲的兄弟是阮瑀,而阮籍是阮瑀的儿子,所以阮籍和阮咸是叔侄关系,两人同为竹林七贤,被人称为“大小阮”。阮籍生平放浪不羁,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著作有《律议》《与姑书》等。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为何要频繁出巡 在找什么 (仙药)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频繁出巡,一是为了宣扬君主天威,二是监督地方,害怕生出叛乱,最后则是为寻找仙药。秦始皇在当年灭了六国之后,统一了天下,并建立了大秦王朝,也是中国第1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王朝,在统一天下之后,嬴政并没有放心,而是选择了去出巡天下。宣扬国威我要新鲜事2023-02-26 15:09:470000“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 自古最血腥的叛乱 又是如何被平定的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场血腥而动荡的叛乱,被视为古代中国最为惊心动魄的叛乱之一。这场叛乱是如何平定的呢?以下是关于安史之乱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平定过程的概述。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36:310001任嚣与赵佗的关系:主副将的关系(合作平定岭南)
任嚣与赵佗是主将与副将之间的关系,两人同属于秦朝的军事将领,并且任嚣是主将,而赵佗是任嚣手下的副将。虽然只为副将,但是赵佗在军队中的地位也非常高。任嚣与赵佗两人曾经合作参加过秦朝的无数战争,甚至是比较艰难的镇压战争,两人都能顺利完成,因此颇受秦始皇的重视。任嚣与赵佗两人之间也极为和睦,荣辱与共。一、赵佗曾临危受命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38:120001赵普简介:北宋开国功臣、名相,赵匡胤统一天下最大助手
说到赵匡胤,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宋朝开国皇帝,统一下了天下,结束了混乱的五代时期。不过在赵匡胤身边,有一个人不可忽视,没有他,赵匡胤不会那么顺利登上皇位,没有他,赵匡胤的宋朝也不会那么稳固,他就是赵普,宋朝开国功臣,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一、赵普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4:56:530000胡亥这么蠢秦始皇为什么立他(不喜欢扶苏)
胡亥作为秦始皇的继任者,被认为智商不高,秦始皇为何要选择他而不是扶苏,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和讨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通过清除朝中和六国有关联的势力,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扶苏,作为楚国人的后裔,由于其身世和性格,未能进入秦始皇的继位考虑之内。相反,胡亥的母亲是秦国人,而秦始皇在东巡时只带着胡亥这个儿子,表明了他对胡亥的特殊偏爱。我要新鲜事2024-01-15 20:57: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