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简介:唐朝著名政治家,武后、唐睿、玄宗三朝宰相
姚崇这个人,熟读唐史的朋友肯定认识,他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三位皇帝的宰相。能在武周、李唐江山转变之间还能主持朝政,并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姚崇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也因此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
一、姚崇简介

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武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三位皇帝的宰相。姚崇出生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他是读书人的典范,年轻时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20岁后才开始发奋读书,为了进官场,他以孝敬皇帝李弘挽郎(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少年人,唐朝士族当官的捷径)的身份步入仕途,之后参加科举,他下笔成章,一下就中举了,被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兵部郎中。
1、三朝宰相
①武后武则天

公元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作为兵部郎中,姚崇将契丹入侵的危害及应对方法说的有条有理,从而得到武则天赏识,被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武则天晚年,其男宠张易之祸乱朝纲,姚崇得罪此人后被贬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头衔。公元705年,姚崇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
Ps:一般人认为的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其实秦汉时宰相确实如此,但隋唐时期宰相权利则变小很多,而且能被称为宰相的人很多,因为隋唐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②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退位后不久就病逝了(也有说是被害死的,详情可看历史上武则天怎么死的),姚崇想到自己是武则天提拔的,所以同情武则天遭遇,他这种态度自然不被认可,所以不久姚崇被外放为亳州刺史,后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升任中书令。再次成为宰相,姚崇与宋璟协力合作,革除弊政,任用忠良,贬黜奸邪,赏罚分明,杜绝请托,使国家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③唐玄宗李隆基

唐中宗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推翻的,之后李隆基成为太子,父亲李旦登基。这时候李隆基势力已成,唐睿宗李旦为了不当傀儡,与太平公主联合对抗李隆基集团。此时姚崇在朝堂上大显身手,很快被太平公主看中,想招揽他,姚崇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就被贬为申州刺史。

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亲政后,姚崇就被召回,并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三次成宰相,姚崇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推动改革,整顿吏治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执政三年后,64岁的姚崇因精力不济而致仕,但他的成就是被人认可的,他被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开元九年(721年),姚崇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死在哪里(疑点重重)
《甄嬛传》的热播,让很多观众都以为,雍正是被妃子活活气死的。那么,在史书中,雍正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雍正的去世,确实十分离奇,是我国历史上的未解之谜之一。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但是“仍照常办事”,至二十三日子时就驾崩了。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7:07:040001刘邦的老婆薄姬简介,吕雉为什么不杀薄姬母子
刘邦的老婆薄姬算是后宫中最清静无为的了,但也正因如此才留下一命,吕后在刘邦死后几乎杀尽了刘邦的儿子,包括他们的母妃。而薄姬一直不怎么受宠,而且活得像个道姑无欲无争,因此薄姬和儿子刘恒才得以逃出皇宫,平安到达封地,待吕后死后回来登上皇位。一、刘邦的老婆薄姬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9:32:010000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十三太保” 他们都是谁
历史上出现过多个不同时期的“十三太保”,每个时期的太保都是指一群具有特殊身份和能力的人物。“太保”一词常常在影视剧和小说中出现,而与“太保”相关的人物通常都非常厉害。实际上,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太保这个职位,它与太师、太傅一起被称为“三公”,这三个职位在当时都是非常高级的。随着历朝历代的变迁,太保逐渐失去了实权,只剩下了一个封号。后来,“太保”一词又演变成了对绿林好汉的称呼。一、后唐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8-19 20:12:320003斩蛇起义的是谁:汉高祖刘邦(出自《史记》中历史典故)
东汉时期王莽毒杀皇帝,通过禅让的制度称为新朝开国皇帝,因为一系列行为和改革制度被人们称为穿越者,而他的死对头刘秀则被称为是位面之子,而据说二人与刘秀的九世祖刘邦都有着微妙的联系,和传说中的斩蛇起义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件事吧!斩蛇起义的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1:39:090001汉桓帝是傀儡皇吗(不是)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感慨桓、灵之世,但实际上,汉桓帝在位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外戚势力,夺回旁落的皇权,并且成功稳定了朝局。然而,桓帝在处理朝政方面表现平庸,再加上对宦官的过分信任,最终导致他一朝被视为东汉灭亡的起点。桓帝的朝政成绩虽有,但能力和决心并未达到挽救东汉命运的水平。我要新鲜事2024-01-17 21:32: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