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简介:明朝朱棣时期太监,七下西洋寻找建文帝
说到郑和,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是明朝朱棣身边太监,曾七下西洋,创造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关于郑和七下西洋,野史记载其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那么这是真的吗?接下来跟随郑和的人生,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郑和简介

郑和(1371年-1433年),本姓马,后被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他是明朝太监,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就是燕王朱棣身边太监,后在靖难之役中立功,升为内官监太监,之后20多年七下西洋,创造世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1、早年经历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早年在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4年入宫服役,并于次年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在其中立有功勋,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相传,郑和立功应该是在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而郑和被赐姓“郑”也与这一立功地点有关。
2、七下西洋

说到郑和,最被人熟知的当属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1405年-1433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郑和下西洋。
3、历史贡献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有人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其实不论目的如何,其历史意义是非凡的!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郑和船队最先到达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要早于麦哲伦,所以是中国人最先证明地球是圆的。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二、郑和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郑和是病死的,时年63岁。1430年,60岁的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是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不幸因病去世的,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郑和死后,船队应当是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据《前闻记》记载于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英国国王是谁 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吗(现任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国王,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宪法规定的世袭的国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脑)。跟中国古代帝王传承一样,英国国王是世袭的,不过跟中国不同的是,其传承者不仅限于男子,女子也可以,其中传承者是男子时称国王,传承者是女子时称女王,现今是英国女王当政,她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二世。一、英国国王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30:3800020“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执掌英国大权44年 为啥到死都不嫁人
伊丽莎白一世的一生虽然没有结婚,但却充满了战略和政治智慧。她以聪明睿智而闻名,善于运用自己的单身身份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巩固自己的权力。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20:060001武将出身的赵匡胤 统一天下建立大宋后 为何会重文轻武
我要新鲜事2023-12-14 19:50:280000为何故宫的养心殿一直潮湿阴冷?
故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非常珍贵的存在,地位非常之高。而故宫的存在,是中国明清两朝的见证,也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一大辉煌成绩,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故宫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了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7-02 20:46:450000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一生情感经历(才华横溢的渣男)
徐志摩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当代诗人,说到徐志摩大家都会说他是渣男,甚至是近代四大伪君子之一。虽然他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很多关注,但是他的私生活也让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感情方面,徐志摩和三个女人都有瓜葛,那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徐志摩的感情故事吧。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和张幼仪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0:00:0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