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7:39:001阅
民国时期,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新道路上,时局动荡不安,大家都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但是民国也涌现出了不少的才子和才女,她们是一群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那么,民国的四大才女是哪四个?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吕碧城

吕碧城的父亲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他也是一位革命烈士,被敌人残忍杀害,当时吕碧城年方十二,其后族人就以吕家无男子为由将她们赶走,母亲只好带着她们回了舅舅家,后因文采斐然结识了《大公报》总经理并得到他的赏识,成为了《大公报》第一个女编辑,也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个女词人,后来因不满袁世凯称帝,辞去了大总统秘书的职务。
2、 萧红

萧红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哈尔滨读中学时接触到不少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因此对文学产生了兴趣,1930年,她因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出走,穷困潦倒间向报社投稿,因此结识了萧军,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后来写出了著名作品《呼兰河传》。
3、 石评梅

石评梅是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暂的一位,出生于一个清末举人家庭,从小受四书五经的熏陶,有非常丰富的文学功底,后来在女高师读书时结识了一大批挚友并开始在各个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其中诗歌写得最好,是北京著名女诗人。
4、 张爱玲

张爱玲是民国著名才女,写过不少小说和散文,她的《倾城之恋》不少人都读过,不少小说都被改为影视作品,尤善写爱情小说,她的作品还有知名的《半生缘》、《红玫瑰白玫瑰》等等,还曾为香港的一个电影公司陆续编写了十个剧本。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上官婉儿简介。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被称为清朝明君的乾隆 留下了什么烂摊子(乾隆操作)
乾隆给嘉庆留下的是空虚的国库。当我们说起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几位皇帝,比如说乾隆以及康熙,虽然在乾隆在位时期,当时人民的生活还算不错,并且乾隆也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明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乾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烂摊子。英国人在品价乾隆的时候,说他是一个野蛮倒退的皇帝,乾隆究竟是做了什么,会让人们如此对他进行评价?乾隆登基我要新鲜事2023-08-28 21:04:230000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淝水之战(8万vs112万)
在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很多,比如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等,今天度哥小编要给大家主要讲的就是淝水之战了,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那两边呢?兵力悬殊又是怎样一个情况?草木皆兵的典故就是发生在这场战役之中。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具体的来看一下此次战役的详细经过。淝水之战的历史背景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1:30:310000被叛军缢弑的杨广 在位13年都干些什么 为何帝国大厦瞬间倒塌
荒淫享乐、无度扩张、不愿听取忠言等。公元618年,大隋帝国崩溃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血泪史。它的兴起和崩溃都离不开一位有着多重特点的皇帝——杨广。杨广的统治风格,富有争议,他作为隋朝的第二任皇帝,继承了父亲杨坚的帝位,开始了他自己的统治。我要新鲜事2023-10-13 20:24:56000080名工匠陪葬慈禧太后,只有一人生还,20年后带人挖了慈禧墓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曾经掌握着大清王朝的实权,享受着无上的荣华富贵。然而,在她去世后,她却遭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侮辱:她的陵墓被一群盗墓贼洗劫一空,她的尸体也被毁坏。这场盗墓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在修建慈禧太后陵墓时,有一位石匠因为一场意外而幸免于难,并在多年后成为了盗墓贼中的一员。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这条不归路呢?我要新鲜事2023-10-28 20:11:1200001991年浦安修病重,嘱托杨尚昆: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1991年,73岁的浦安修重病缠身,可她却不肯休息,因为她还有一件心事未了。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同志来家里慰问浦安修,让她注意身体,安心养病。浦安修让人把一封提前写好的信交到杨尚昆主席手里,并对杨尚昆说:“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原来,在浦安修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她一直在致力于为“前夫”彭德怀编写一本传记,现在传记已经基本完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8:52: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