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古罗马帝国的意大利,二战战力为何如此之低?
一说起意大利,这个欧洲亚平宁半岛上的国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强盛的古罗马帝国,第二反应则会想到二战中战力出名低下的意大利王国。

自公元前10世纪开始,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经过数百年的艰苦开拓,在打败了迦太基人、高卢人、日耳曼人、埃及人和波斯的帕提亚人之后,他们最终依靠自身无可匹敌的实力将地中海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然而就是这个诞生了强大古罗马帝国的意大利。在二战中,战力却几乎只能用低下来形容,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曾经孕育过伟大罗马帝国的国家在战力上前后出现了如此大的反差呢?
首先,让我们从政治上来分析。意大利自19世纪统一之前,一直都是处于分裂的状态,大小国家星罗棋布在狭窄的亚平宁半岛之上,周边的列强在这里划分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罗马的教皇国也认为分裂的意大利对其宗教统治是有利的,因此也一直在影响意大利的统一进程,即使加里波第强行发起统一战争,硬是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后。在形势上其实并没有将整个意大利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即意大利的民族统一归属感并不如饱受周边列强蹂躏的德意志那么强烈。统一之后的意大利也更多的选择采用中立骑墙政策尽量避免战争,因此军事发展一直都不是近代意大利的发展重点。
其次,在精神上。自中世纪以来,虽然意大利是处于分裂的状态,但是其自身蓬勃发展的经济也促使了意大利人转变了自身的观念,从古罗马时期的开疆拓土为己任的精神,逐渐转变为重商主义,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开端就是极好的例证,从这个时期开始意大利人就已经不将战斗作为自身的信仰,一旦有战争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雇佣兵。可以说富足安逸的意大利人自此从心底就抗拒了战争,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一战时意大利百万军队都突破不了奥匈帝国的防线,反而需要依靠法国的援军才稳住了自身的阵地。而二战时若不是墨索里尼为了占法国的便宜,妄想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意大利也不会参战,在此前提之下,军队战斗的欲望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第三,在经济上。意大利由于错失了大航海时代,且统一较晚。面对着同德国一样的困境,即缺乏足够的殖民地市场,但又无法像德国那样拥有强力的国家意志推行经济发展,因此在同时代欧洲国家中经济实力一直处于中下游的水平,难以为军事发展提供足够的经济基础,自然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第四,军事建设方面。虽然加里波第依靠900红杉军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但资助他的撒丁王国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这个最终成为意大利主体的国家,其军事集团中存在着太多的传统贵族世家,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意大利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墨索里尼自1922年政变上台成为意大利首相后,虽然撤换了许多军事人员,但墨索里尼的用人能力和他的战略指挥能力一样糟糕,任人唯亲的后果只能是让意大利军队战力更加无法体现,而二战中某些特殊情况下德国人直接指挥的意大利军队则战力爆棚,如隆美尔指挥的北非意军,所以只能说意大利军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了最好体现了。
因此,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对二战意大利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军队不想打仗,而是整体的弊病。即统治阶级不切实际的野心、缺乏想象力的军事指挥者、效率低下的军队组织和先天不良的国家构成,最终使意大利军队低下的战斗力在二战中沦为笑柄。

迎娶皇后的大臣 把公主收为小妾(嚣张大臣)
嚣张的大臣元朝燕帖木儿把皇后娶做自己老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和习俗与我国其他的王朝存在区别,并且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在皇室和贵族之间有不少争权夺利的事情,而我们要说的燕帖木儿就出生在元朝的一个贵族家庭中,他的父亲本身就是一名武将。燕帖木儿在出生之后也有很好的天赋,据说燕帖木儿力大无穷武艺高强,并且还有着作为将军的父亲教导,让他早早就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猛男。我要新鲜事2023-09-07 20:58:410001史记是一部什么体史书: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史记是纪传体史书。所谓的纪传体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个朝代亦或是某一时段发生的事情,将其按顺序依次排列下来。史记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当政时期,跨越三千年。史记除了记录历史事实之外,其文笔优秀,堪称文学巨作。一、史记注重细节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7:45:590000黄公望简介:元代著名画家(被称为元四家之一)
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的画家,擅长山水画,还和王蒙、倪瓒、吴镇三人合称为“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明清两代的画技和画风的影响都极大,那么黄公望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吧!黄公望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7:42:180000姜夔《齐天乐》:一声蟋蟀叫,天凉好个秋
齐天乐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辞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9:24:40000173年宋希濂去韶山,不想进毛主席旧居,杜聿明:不要忘记陈毅的话
1973年,韶山毛主席的旧居外,有一个人表现极为怪异,他先是往前走去,快要进门的时候又慌忙转身,似乎要离开一般,行为十分矛盾。这个人还有一位同伴,同伴见他在门口踌躇不前,表情严肃地说道:千万不要忘记了陈毅说过的话!原来,这位在门口犹豫的人是宋希濂,而他的同伴,则是共事多年的杜聿明。宋希濂为何不愿进入毛主席故居,而杜聿明所说的话又有什么特殊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0:21: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