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乱是发生在什么朝代的 西晋时期(皇室被掳走)
在古代有非常多的战乱,给当时的社会、经济、黎民百姓等带来了诸多的影响。很多的战乱更是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家走向灭亡,那么你知道史上有名的永嘉之乱是哪个朝代发生的呢?永嘉之乱发生在哪个时期?今天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永嘉之乱发生在什么朝代

永嘉之乱,是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军队在刘渊之子刘聪率领下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攻陷洛阳并大肆抢掠杀戮,俘掳晋怀帝等王公大臣,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及后导致西晋于316年灭亡,晋怀帝司马炽也在被俘期间,被毒害身亡。
永嘉之乱的起因是什么

一是因为自汉朝以来,匈奴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的边疆进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进入到了关中地区,逐步形成了对于都城洛阳的包围之势,但是君主却没有提起足够的警惕,虽然有些大臣多次提出将匈奴迁徙出中原的意见,但是都未被采纳。
二是因为匈奴人在中原长期被压迫受到欺凌,在晋朝时期对于胡人的赋税较重,很多匈奴的孩子还被卖去当奴隶并受到残忍的对待,种种的不公平待遇使得匈奴人和汉人之间的积怨和矛盾日益加深终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三是晋武帝、晋惠帝等根本无心朝政,统治黑暗,各地的藩王政策终究导致八之乱,内战消耗了大量的元气。
武帝非英明之主,平吴后纵情声色,又无远大眼光,拒绝徙胡,反接受大批匈奴归附。武帝以宗室屏藩而行封建制,却引致八王之乱,令晋室自弱实方,胡人有机入侵。
四是天灾的影响,西晋自武帝太康二年(282年)开始的十年间,每年都有干旱、饥荒发生,以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此后又发生蝗灾瘟疫,引发大规模的灾民流徙。
西晋王朝对天灾应对乏力,对天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对失当,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包括李特起义在内的一系列反抗运动,进一步削弱了晋王朝的统治。同时,北方大范围的饥馑也造成关中和晋都洛阳粮食紧张,削弱了其抵抗外部进攻的能力。
永嘉之乱事件结果

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再度攻入关中,进围长安。长安城中粮食匮乏,出现了同类相食的景象,死者过半。
建兴四年十一月,长安城破,愍帝出降,被掳至平阳,西晋亡。
建兴五年(317年),晋愍帝在平阳被杀,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
晋武帝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到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灭亡,西晋国祚仅历五十余年。
永嘉之乱有哪些影响

史家称永嘉之乱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风暴,在此以前,中国本部的空间,全以汉民族活动为中心的历史,但自怀、愍二帝被掳北去,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活动的大舞台。自匈奴刘氏兴起,五胡便展开连串的建国运动,彼此混战不休,令中原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加上战争阻碍生产,使开发近千年的中原沦为白骨蔽野之地。此亦为异族首次入主中原。
永嘉之乱后,中原地区的移民规模增大。第一条线路是南迁,越过淮河到长江中下游流域,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衣冠南渡。这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预备,大量的侨州、侨郡在国都建康周围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
“永嘉之乱”致使中国再次走向分裂。中国北部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开启北方五胡乱华的局面,中原陷入胡人分裂混战近130年,影响深远。
永嘉之乱与八王之乱有什么区别

永嘉之乱是匈奴政权刘汉对西晋政权的攻伐所造成的,结果是西晋主力军队大部被歼灭,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兵攻陷西晋京师洛阳,晋怀帝被俘,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自此西晋名存实亡。
而八王之乱则是西晋统治者内部的战乱。主要参与者分别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之乱历时16年,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发。
八王之乱是内部矛盾,永嘉之乱是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当然两者也有联系,也可以说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大部分国力财力人力,为永嘉之乱埋下了祸根。
和珅倒台只是因为贪腐吗?嘉庆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在长盛不衰的清宫戏和通俗读物中,清代高官和珅的贪官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扮演者王刚到各地演出时,受到过基层官员不怀好意的崇拜和欢迎。电视剧中的和珅,最终也是在宠爱他的乾隆皇帝驾崩后,因经济问题而彻底倒台,涉案金额极为惊人,以至于和珅在地摊读物中常有「中国古今第一贪」的传奇头衔。和珅真的是大贪官吗?嘉庆皇帝真是为了反腐才杀掉他吗?1、和珅的快速死亡和珅的贪官形象,早在清代就已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17:570000她是东汉女强人,位至太后,垂帘听政16载,与吕后截然不同
汉朝是古代历史中发展繁盛的朝代之一,这期间出现了很多位英明智慧的皇帝,延续了大汉江山。西汉时期出现了一位有名的女强人,手段狠毒,把持朝政多年,开创了后宫掌管朝堂的先例,她就是吕雉,后人对她的事迹看法不一。历史冥冥中都是很相似的,东汉时也出了一位掌握朝堂大权多年的邓太后,今天讲的是她的事迹。她是东汉女强人,位至太后,垂帘听政16载,与吕后截然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28:360000索多玛的120天作者萨德侯爵,令世界疯狂的情色大师
相信大家都对于世界十大禁片之首的《索多玛120天》有所耳闻,而原著的作者正是萨德侯爵。当然,能写出这种作品的人,自然是十分极端的。事实上,萨德侯爵本人的人生,比他写出来的内容还要更加的疯狂……萨德侯爵的疯狂人生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6:23:440008唐朝难以收服河北人心 为何倾全国之力 也奈何不了藩镇
是经济、政治等原因。唐朝时的藩镇与汉朝的国中之国存在明显差异。藩镇是地方自治的,尽管节度使(或节度留后)需要朝廷的承认,但他们主要专注于维护自己的地盘。虽然有些贪心,但并不过分。周围都是实力相当的对手,而且他们还要时刻受到朝廷的监视和压制(唐朝廷设有15-20万神策军,专门用于制衡不服从中央的藩镇)。此外,藩镇的节度使职位并非世袭制,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被手下人推翻的局面。我要新鲜事2023-12-14 19:46:070000鲍姓起源和来历:姒敬叔受封于鲍地而来(鲍叔牙的后代)
鲍姓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源自姒姓,是夏禹的后裔鲍叔牙的子孙,鲍叔牙的父亲姒敬叔被赏赐了一块封地为鲍地,于是鲍叔牙便以邑为姓,传承给了后代。二是源自伏羲氏,伏羲氏当时交会了人们烹饪,所以也被称为庖牺氏,后裔有部分以谐音“鲍”为姓。三是源自芈姓,是春秋时楚国大夫申鲍胥的后裔。鲍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姒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27: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