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哪个时代的 明朝末期宦官(党羽遍布朝野)
说到魏忠贤,大部分人看到不陌生,他是历史上知名的太监,被称为是“九千岁”,非常受宠信,排除异己,把控朝政,一手遮天。那么你知道魏忠贤是哪个朝的太监吗?魏忠贤是哪个朝代的人呢?历史上的魏忠贤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魏忠贤是哪个时代的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魏忠贤时代是哪个皇帝

魏忠贤时代的皇帝是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魏忠贤如何乱政的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之祸最为严重的朝代。追寻祸害之源,其实还在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朱元璋为把持大权,罢丞相,废三省,虽使皇权收归一人,但又不得不起用宦官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事务。但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对宦官控制很严。
成祖朱棣因夺帝位曾得到宦官的帮助,故视他们为亲信,设东厂,由宦官主持。宦官开始取得出使、专征、分镇等大权,为后来的宦官专政提供了条件。天启时,宦官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熹宗不理朝政,整天以做木匠活为乐。司礼监秉笔大太监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串通,独揽内外大权。
以浙党为首的非东林党与魏忠贤相勾结,形成明朝后期最反动的一个政治集团,被东林党人骂为“阉党”。
魏忠贤的进宫之路也不顺利,所以在他好不容易进入皇宫中后就处处小心行事。魏忠贤虽然没有读过书,但记忆力非常好,而且他在宫外生活多年,与久居深宫高墙之内的众宦官相比之下,显得十分机警。进宫不久,他就记住了宫中有权势宦官的名字,并极力讨好他们。魏忠贤先是在司掌东厂的太监孙暹手下当差,后来觉得跟他混没有什么前途,转而讨好大宦官魏朝。魏朝和皇帝长孙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是对食关系。经过魏朝的推荐,魏忠贤当上了皇帝长孙朱由校生母王才人的典膳太监。由此得到与朱由校的接触,并时常引导朱由校玩乐,取得了他的欢心。
熹宗朱由校即位不到一个月,魏忠贤就升迁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宝和三店提督。客氏和魏忠贤一朝得势,便开始姿意忘形。客氏大摆奉圣夫人威风,乘轿随意出入宫门,每天早晨还到乾清宫照顾熹宗的起居饮食,地位远远超过后宫嫔妃。
魏忠贤也不断地干预内廷事务,在宦官中拉帮结伙,导致朝臣和后宫嫔妃对客氏、魏忠贤产生不满,御史王心一劝谏熹宗,不要过分宠信他们二人。熹宗根本不听。
明熹宗是一个木匠皇帝,一生就喜欢做木工活对于朝政是一点也不关心,魏忠贤也就是看中这一点,将批阅奏折的时间放在明熹宗做木工活的时候,这时候明熹宗就会说:“这些事情你按照规章制度办就行了,不用再来麻烦我了。”
每个当权者上位之后就是清除异己这客氏和魏忠贤也不例外,他俩最大的敌人就是“东林党”,每个朝代都有结党的事情发生,“东林党人”对于意见和自己不一样的人都是极为排斥的,而被排斥的人无处可去就投靠了魏忠贤,于是魏忠贤的党羽就和“东林党”形成了对立,当时东林党人也是有很大的势力的内阁、都察院、吏部、兵部、礼部都有担任要职的东林党人,可谓是盛极一时。《明史》记载:“东林势盛,众盈朝野。”但是他们内部也有不同的小组织,以至于被魏忠贤各个击破在短短的四年就消耗殆尽了。
魏忠贤的结局

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魏忠贤的党羽开始恐惧了。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朱由检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朱由检隐而不发。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
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十一月,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后一项命令,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
马超为什么早死:因郁生疾早早病逝(悲剧色彩的一生)
马超之所以早死,是由于其本人的命运十分具有悲剧色彩。早期的马超意气风发奇遇,凭借着高超的枪术,在三国将领中极为出名。然而,命运待其如此不公。曹操将马超一家一举歼灭后,马超便心心念念着报仇,似乎报仇变成了其余下人生的全部意义。然而,马超却一直未寻得机会手刃曹操。无法报血海深仇的情绪使得马超患了抑郁症,并导致其早早病死。一、马超心情郁闷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21:420000面对10万日军,韩复榘不战而退,此人却蓄须明志,以400人硬拼,57岁自杀殉国!
1937年8月下旬,日军参谋本部拟定华北方面军编制方案,在北平成立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以寺内寿一为司令官,总兵力约17万人,实施华北会战,欲大举进犯我华北地区;10月,日军10万大军重点对准了山东……寺内寿一面对日寇来犯大军,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以及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榘却不战而退。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0:02:250000赵高简介:秦朝的宰相、宦官(曾指鹿为马)
古代皇帝的身边都有宦官的服侍,因此也有一些宦官当政的时候,历史上有许多出名的宦官,比如魏忠贤等人,但是赵高绝对是这些宦官中的头一个,因为他算是自有皇帝制度以来第一个以宦官身份把持了朝政的人,那么赵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赵高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38:020007曹操曹丕曹睿这三个人中司马懿最怕哪个 (曹睿)
司马懿对曹睿存有最深的忌惮。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包括了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人,而司马懿作为魏国的重要军事谋略家和政治家,在三代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他们各自的政治手腕、对司马懿的态度以及司马懿在他们统治时期的地位来分析,司马懿最怕哪个。曹操我要新鲜事2024-02-29 17:51:310001她出身富贵,19岁丧夫,守寡74载,至今提起丈夫,依然热泪盈眶
(说历史的女人——第1543期)她的一生,是纯粹的一生!她的爱情,是纯粹的爱情!她的仪容,是典雅的仪容!作为一个女人,她保持了该保持的忠贞,坚守了至死不渝的情感!作为一个女人,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变幻中,她守着丈夫的爱,竟活成了一个传奇!——引子。1928年,由安徽迁入湖南的一方望族王氏之家,降生了一名女婴,父母为其取名:玉玲。在继续她的故事之前,她的家庭背景是极有必要了解一下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