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何称大帝:使俄国称霸一时(中风去世)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2:28:170阅
俄罗斯一直以民风彪悍著称,大家虽然在网络上戏称普京为“大帝”,但是其实大帝这个称号在俄罗斯是非常郑重的一个称呼,在它的历史上就只有两个人被称为了大帝,分别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那么叶卡捷琳娜又为什么能被人们称为大帝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什么被称为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接手俄罗斯后就十分忙碌,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可以称得上是危机四伏:国库空虚、军中无军饷、政治体系接近崩溃。因此在对内,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强了贵族官僚的特权,维护和发展了农奴制,在1767年的时候,她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镇压普加乔夫起义。1775年,她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以加强贵族的权力,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

后来又颁布一些法令,使得贵族成为了社会上的特权阶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政治地位,但是也使得农奴制发展到顶点。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早年曾读过许多思想家的作品,还曾与伏尔泰等人来往,因此她十分开明专制,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持鼓励的态度,还取消了商业贸易的限制。

除了在政治方面有许多成就之外,她在军事方面也十分成功,她使得俄罗斯帝国向南向西扩张,攻下了克里米亚、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等地,还取得了黑海沿岸地区的土地,使得俄罗斯成为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死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使得俄罗斯领土扩张,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也使得广大劳苦大众更加的不满,因此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最终在1796年11月6日的凌晨时分因中风而去世了,不过她的才干和声名使得她闻名海外,是俄罗斯人心中的一代英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49年国军少将逃往台湾途中被俘,说出名字后,中央急电:速送北平
“我们的敌人是空气,每一个窗户后面都有一双眼睛,每一片树叶后面都有一只耳朵....”谍战剧《潜伏》中余则成的一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战争时期谍报工作的危险性,也强调了从事谍报工作必须要谨慎。也正是这一句台词,将《潜伏》抬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映十余年,可至今仍为观众津津乐道。不过,大部分观众或许都不知道,其实《潜伏》中的余则成是有原型人物的,而且总共借鉴了三人之事迹与性格。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6:12:420000大秦帝国为什么二世而亡(透支民力)
秦朝建立后,做的工程太多,太大,劳民太多,徭役太重,法律太严,动辄是死刑,人没活路了就只能拼命了。天下苦秦久矣并没有错,且不论阿房宫是否真实存在,光骊山墓,长城,驰道,南征百越的交通建设,这几个超级大项目在十几年内一起上马,就不是刚结束战乱,两千万人口的大秦所能承受的。这些事贵族不会去做,都是底层人民在做。我要新鲜事2024-01-18 20:03:10000299年雇主跑路,22岁保姆没拿到工钱,却将双胞胎弃女培养成大学生
文|愿心编辑|SHI1999年,贵州的一处小山村里发生了一件“稀罕”事。村里李家常年在外打工的姑娘回家了,还带回来两个六岁的小女孩。李家姑娘22岁,还没有结婚,这么大的两个孩子是哪来的?在那个消息闭塞、思想不开放的年代,这件事可是个大新闻,很快就在村子里传遍了。李家父母觉得没脸。自己一辈子本本分分,老了老了竟成了全村的笑柄,因此没有给这个女儿半分好脸色。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6:10:120001倭寇横行的明朝,为何到了清朝却像消失一样?明朝:有秘密武器?
在明朝时期,整个国家笼罩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战火不曾熄灭。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随着清朝的来临,倭寇之乱似乎神秘地消失了,仿佛蒸发般无影无踪。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曾经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到底去了哪里?他们是否融入了清朝的统治,或者是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目标?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历史的谜团,探索倭寇命运的转折点。大明倭寇之乱我要新鲜事2023-11-16 19:24:500000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 王爵世袭罔替的俗称(承袭王爵不降级)
在看许多清朝电视剧的时候我们对清朝的官爵制度也能够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某某亲王,某某郡王,然而有时候我们还能够见到铁帽子王这么一个称呼。那么在清朝铁帽子王代表着的是什么意思呢?是否比别的王爵要高人一等呢?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铁帽子王并不是爵位的一种,指的是一种世袭罔替王爵的俗称。在中国古代将爵位分成了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爵位,在王爵当中又有亲王和郡王两个等级。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53: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