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有名的大臣排行:海瑞、于谦等上榜,排名不分先后
为什么明朝历史评价很高?很多人会告诉你是因为明朝帝王永不和亲,都很有节气,其实不仅是君王,明朝的名臣也是不差的,很多更是为大家广为知晓。如果要做个明朝最有名的大臣排行,其实是非常困难,以下是小编认为最有名的几个明朝大臣,海瑞、于谦等上榜,排名不分先后,一起去了解看看。
No.1 张居正

不论是评明朝十大首辅排名,还是明朝最有名的大臣排行,将张居正排在第一,相信大家都不会反对,他是励精图治、死后蒙冤的改革家,曾掌管军政大事十年,其推行的“一条鞭法”至今闻名,他任用戚继光、殷正茂等名将平定边疆,为大明可谓付出一切,可惜死后蒙冤,家人都没有好下场。
No.2 王守仁

在现代的穿越历史小说中,出现最多的历史名人就是明朝王守仁,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别名王阳明,创立了“心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张横渠说的,但真正做到的只有王阳明,除了创立心学,他还是用兵如神的儒将,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等,让他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No.3 海瑞

说到明朝最有名的大臣排行,海瑞绝对能排前三,原因就是他有名,他是大明第一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做官期间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有“海青天”之誉。海瑞的威名在明朝非常响亮,无论他在何地上任,当地官员都十分惧怕他,而百姓们都非常爱戴他。
No.4 于谦

说到于谦,现在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和郭德纲一起说相声的于谦老师,其实真正让于谦这个名字闻名全国的,还是明朝那个力挽狂澜、遭诬弃市的忠臣于谦。于谦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土木之变后,他挺身而出,坚守京城,力排南迁之议,率师抵御瓦剌大军,挽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可惜他个性刚直,晚年被诬陷,从而含冤而死。
No.5 刘伯温

要说明朝最有名的大臣,刘伯温也是不可少的,他被誉为孔明再世,是运筹帷幄的开国谋臣。传说刘伯温神机妙算,49岁跟随朱元璋后就受到了重用,之后他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为朱元璋打下天下做出巨大的贡献。朱元璋即位后不久,刘伯温隐退,后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逝世。
No.6 戚继光

在明朝,出名的文臣很多,有名的武将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戚继光,他是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早年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后受到首辅张居正的重用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保卫边疆,可惜张居正突然病逝,导致戚继光失去靠山,并遭到排挤和弹劾,罢免回乡,最后病死家中,实在是可惜!当然了,明朝最有名的大臣还有很多,比如姚广孝、杨士奇、杨廷和、胡惟庸、方孝儒等,真要说就说不完了。
神话传说人物龙女,与人类男性婚恋的异类女性(最早源于佛教)
导语:看过西游记的应该都知道观音身边的女童龙女吧,龙女呢我们一般认为是龙王的女儿。这一神话人物形象之出现在古代民间,关于龙女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那么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讲解这一神话人物龙女,感兴趣的赶紧一起往下看~~龙女龙女是神话传说中龙王的眷属,常为龙王的女儿。龙女这一传说形象,最初来源于佛教。唐代佛经汉译,因此在唐代也首次出现了佛教引进的龙女的形象。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01:330000济公在哪些个寺院修行过(国清寺、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等)
济公是南宋时期的一名高僧,法号道济,在国清寺、祇园寺、观音寺、灵隐寺、净慈寺等修行过。济公的俗名是李修缘,在父母双亡后皈依佛门,他在国清寺出家,随后去祗园寺参访了道清禅师,去观音寺参访了道净禅师,最后投奔到了灵隐寺,师从高僧慧远禅师。灵隐寺修行我要新鲜事2024-03-16 18:50:360005汉字的演变过程,经过四千年传承形成汉字七体
汉字已经出现了数千年的历史,而经过时代的发展,终于变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般模样。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这些汉字都是慢慢的从复杂变成了简单,写法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汉字演变的全过程:汉字七体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6:36:520002梁山上没有朋友的人 到死都没有人看望(孤独的好汉)
杨志由于身份和思想与其他人不同,所以在梁山上没有朋友。梁山108位英雄,虽然都互相称之为兄弟,但是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是有一些小团伙。比如说武松和鲁智深以及林冲在当时公开可以反对宋江招安的思想,而宋江自然是和吴用等人一伙,说是兄弟,其实内心当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隔阂和疏远。在梁山上有这么一个人,同样是位列108将之一,并且是有名,但是他在梁山当中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一个朋友。青面兽杨志我要新鲜事2023-10-30 21:47:490000盘点:秀才考举人难,还是举人考进士难?大家认为呢
清代时是秀才考举人难还是举人考进士难?秀才考举人难度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官僚选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分为四级制,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根据考试成绩,取中者之功名分别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我要新鲜事2023-11-14 19:14: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