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被斩神情麻木 浸猪笼女子一脸绝望(晚清刑场旧照)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27:450阅
在晚清的时候有一些刑场事件被记录下来,犯人被斩时深情麻木,被浸猪笼的女子也是一脸的绝望。在封建时期的奴隶社会之中,普通人的生命都是非常亲切的,生死也是被奴隶主掌握封建社会之中在国家的经济政治宪法方面都开始逐渐的完善起来,违法之后就要受到惩罚,但是在封建时期的刑罚一般都较为残酷,最高刑罚是死刑。
斩立决
斩立决是古代社会之中较高的一种刑法,也被称作是死刑。在实行这项惩罚的时候,一旦是下刀的位置并不是特别的大,那么对于犯人来说也将受到非常大的痛苦,并不会立马死亡。在清朝时代的时候,当时的死刑基本上都是斩立决,当年国家之内已经有了相机,因此有些场面也被记载了下来,处决的方式都是非常凄惨的。

镣铐
在晚清时代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当年的清王朝十分的腐败,因此也就导致频繁的发生起义活动,还有着国外侵略者的影响,清王朝有着内忧外患的现象,可没想到当年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应该联合一致对外,反而是对一些国外的作战者不作为,把百姓给束缚的麻木不仁,特别的腐败落后,晚清社会也是特别的乌烟瘴气。
在这时起义的人被抓住就会带上镣铐,最终被处以死刑,是非常重的,束缚住人的双手和头部,沉重的镣铐压在身体上,不论是对犯人的心理还是身体上来说,都将承受莫大的痛苦。

浸猪笼
在古代的宗族制度,也是非常的高,在宗族之中的族长,则是展望着对于家族内部人犯罪人员的处罚权利,晚清的时候犯罪率也是直线上升,当时有一些最底层的女性,一旦是犯了罪之后都被除以私行浸猪笼,则是当年主要针对于一些不贞洁,妇女的主要刑罚会被同族人绑进猪笼里面,最终扔到水里淹死。
这对于当年的女性来说,因为身份比较卑微,就只能够遭到周围人的唾骂,也无力反抗,在晚清时代的刑法,不论哪一种都十分的残忍,也展现出当时时代的腐败和落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晋文公重耳逃亡期间的四位红颜知己,促使他成功登顶,并称霸春秋
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36:560002东林党对明朝孰功孰过?明朝走向灭亡,崇祯皇帝难辞其咎
东林党和阉党之争,先说天启朝吧,天启年间前期东林党确实掌握了大多数的权力,但是他们忙于整人(异党),没有对国家有良好的处理(除去一些干了实事的东林党人),但是东林党执政的时候,好歹人家孙承宗(东林党人)把辽东局势给稳定住了,大多数的东林党人,也没有魏忠贤执政时阉党个个腰缠万贯(杨涟左光斗等人个人经济基本上不怎么好)。我要新鲜事2023-12-24 20:53:500000古代有一种刑,比凌迟更残忍,孔子最猛的学生就死于此刑
(说历史的女人——第1009期)论古代史上刑罚之酷烈程度,在我们的概念里,莫过于凌迟。凌迟之残忍,在于毁掉人之皮肉,却让人之气息尚存、心跳尚在。可谓是让一个人亲眼目睹自己遭受摧残,却无能为力立即死掉。如此之刑,考验的是不仅是一个人对疼痛的忍受力,更是对人精神或内心的极度折磨。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6:11:250000刘备是草根出身,起兵后四处投靠,为何能受到各位诸侯的尊重?
刘备的形象真的是被三国演义弱化和误导的,刘备在三国时代属于剑术的高手,证明武功不低,而且二弟和三弟要搏击的时候能分别握着两人的手,这说明他的臂力也很惊人的。更关键刘备的老师是卢植,范阳卢氏是在汉到隋唐时期都是世家大族,如果是一般人,卢植也不会收为自己的学生。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8:19:280000韩信胯下受辱的出处
韩信胯下受辱的典故是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是中国西汉初期的军事家,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汉初的三杰之一。韩信在早些年的时候家庭非常的贫困,他出身平民,曾经还寄人篱下,受过胯下之辱,他先后投靠过项梁,项羽都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是刘邦重用了他。关于他胯下受辱是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故事,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我要新鲜事2024-04-23 17:29:0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