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外国势力入侵,按照大清炉火纯青的统治术,是否可以万年不倒
提到大清王朝,很多人对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中学时期学到的近代史那屈辱的经历,但是除此之外很多人对大清王朝还有这么一种刻板的印象,那就是大清王朝在整个封建时代里面的统治术可以说是非常的炉火纯青啊,那么就有人进行大胆设想,假设没有外国势力入侵,按照很多电视剧以及一些小说表达的那种炉火纯青的权术和统治术,那么大清说不定可以经万年而不倒呢。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经不起仔细的推敲,很明显,就算大清没有外来侵略者的入侵,它也撑不到万年不倒这种地步。熟悉近代史的我们都知道,大清第1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引发的一个结果。
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前的鸦片战争过程中,中国武备废弛几乎不堪一击。史称第1次鸦片战争,在第1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当中,清政府的官军表现得非常的差劲,我们甚至可以发现清政府的官军很多时候比不上民间自发组织的农民队伍——清朝的官军很多时候非常的愚昧,迷信和战斗力低下,与在三元里抗英斗争当中涌现出的民间自发组织的英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第1次鸦片战争如果没有爆发,或者我们直接假设英国并不存在,那么第1次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那么清政府是否可以高枕无忧?根据我上面提到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就算这样清政府也远远达不到万年不倒高枕无忧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武备废弛这件事情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事情,不可避免。
封建王朝一旦到了中后期,武备废弛几乎是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官僚腐败军队缺乏操练,由于长时间的太平,就会直接导致战力严重不足。而清朝到了中后期,再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的情况下,就更加的军备废弛了。按照封建王朝的一惯性,在王朝露出军备废弛之后,一旦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必然导致严重后果。

事实上的确如此,在原本的历史界面上,我们都知道第1次鸦片战争之后没有过多久,第2次鸦片战争就爆发了,在第2次鸦片战争爆发期间,由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随后这个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整个大清的半壁江山,规模十分浩大,大清几乎无可抵挡。
关键时刻还是之前侵略他们的洋人,与他们携手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最后太平天国虽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亡于内乱,但是灭亡的直接原因还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勾结,对他们太平天国进行了残酷的联合绞杀。
就算没有列强入侵对吧?那么耶稣就不可能传入中国。也许太平天国就会消失。但这并不代表天下太平。我们可以说就算没有太平天国的天主教,也会有黄巾起义的张角太平道。只要发生大规模东西,照着清政府当时军备废弛的状态,根本无法抵抗。
更何况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具有五德循环的儒家传统,历代统治者面对农民起义总是很头痛。并且历代统治者的对立面,农民起义就没有谁一开始不是以宗教为名目,就算没有洋人传来的天主教,那也会有传统的五斗米教太平道等封建迷信宗教。

就算大清的曾国藩依旧会崛起,并假设他们再次成功的镇压了农民起义,那么是不是就转危为安了呢?比较熟悉历史的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会出现——东汉末年爆发大规模黄巾起义之后,朝廷由于军备废弛无力镇压,所以下诏允许各地豪强自行募兵...
是不是觉得和清朝末年允许曾国藩等地主团练武装自行募兵的情形很类似?这些汉人地主军头崛起之后,想让他们的权力再收回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吧。而且在我们假设的这个历史位面里面不存在外来侵略,不存在洋人。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不是洋人傀儡的清政府的崩溃很有可能就在眼前。毕竟,权力下放非常容易,收回就非常困难了
朱元璋吃饭发现头发 厨师机智逃生(帝王威严)
朱元璋吃到头发后御厨说这是皇上的龙须。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几个比较有名的王朝,其中一个就是朱元璋开辟的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之下,明朝的人民也算是安居乐业,祝愿张能够从一个乞丐变成开国皇帝,自然不是庸人,而朱元璋的所作所为也让人们对他非常的畏惧,不过也有不少人能够在朱元璋的愤怒之下逃生,比如说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手下的一个御厨,就曾经凭借自己机智的回答逃出升天。1.吃到头发我要新鲜事2023-09-02 19:15:240004刘邦哥们儿中的铁哥们儿卢绾,为什么会造反呢?
卢绾谋反,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唇亡齿寒的危机感,二是对刘邦老婆吕雉的不信任。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其一,辰亡齿寒的危机感,让卢绾走上了造反之路。卢绾和刘邦不仅是同乡、同窗和发小,在出生日期上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卢绾的亲戚还和刘邦的父亲关系很好。后来刘邦因为吃官司四处躲躲藏藏,卢绾不仅不避嫌,还跟随着刘邦。我要新鲜事2023-07-10 12:18:25000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谁:诸葛亮(三国名将)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杜甫写下的诗来,赞赏上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从诗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功盖三国和八阵图,就是描写诸葛亮的伟大功绩。诸葛亮一生功绩非常多,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在军事上的才略也是被人称赞。杜甫为了纪念诸葛亮而写下此名诗,流芳百世。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谁写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4:59:290001一样都是五虎上将 为啥马超和黄忠少被提起(马超黄忠)
马超和黄忠被提起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加入的时间晚。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绝对算得上是蜀国武力值的代表。其实在我们说到五虎上将的时候,其中几位都能够有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战役。比如说关于温酒斩华雄张飞喝断当阳桥还有就是赵子龙的七进七出。但我们却可以发现当我们说到五虎上将另外两位的时候根本说不出来他们有什么经典的战役。兄弟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10-05 22:11:500000野史故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奇闻异事
石勒的桃花源、夜哭谷的奇闻、苻坚梦断淝水等。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历史阶段。这段时期从西晋末年持续到北魏,统一北方,中原大地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动荡和分裂,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留下了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野史故事,接下来分享几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野史故事。1.石勒的桃花源我要新鲜事2024-08-22 13:22:3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