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郭嘉为啥敢出山?是因为另一人死了
《三国演义》里,曹操的谋士郭嘉只活了三十三回,却一直在三国迷中间有着超高人气,不少人都认为郭嘉才华横溢,洞察人心,是奇士鬼才,甚至于不少人认为官渡之战、平定北方,那都是郭嘉的功劳,官渡之战前的《十胜十败论》更是经天纬地之言论!如果郭嘉能多活几年,赤壁之战,曹操根本不会败在周瑜、诸葛两个小儿手中,至于郭嘉早亡,那就是天在灭曹!
如此言论,不一而足,为了鼓吹郭嘉之天纵大才,因为郭嘉死在公元207年,而诸葛亮恰好也在公元207年被请出山,甚至有人发明了这么一句谚语:“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好像诸葛亮世间所忌惮者,唯有鬼才郭嘉而已,他算定了郭嘉在今年会死,所以才选择在27岁这年追随刘备出山……

因为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就能得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样一个结论,按照这个逻辑,其实郭嘉也是因为一个谋士死了,才胆敢出山,那便是曹操曾经大爱的谋士戏志才!
一、郭嘉其实只是戏志才的替补
《三国演义》里,郭嘉能够出山,是荀彧向曹操推荐了程昱之后,程昱向荀彧谦逊道:自己孤陋寡闻,不足当您之荐,您有位叫郭嘉的老乡,是当今贤士,为什么不罗而致之?荀彧才猛然醒悟,赶紧让曹操征辟郭嘉,共论天下之事。

然而《三国志》里,郭嘉出山却不是为此,而是曹操在前面说的这位戏志才死后,向荀彧哭诉世间再也没懂自己的人了,荀彧这才推荐了自己的老乡郭嘉,郭嘉也因此得以出山。对于这一节,《三国志》只有寥寥数语:“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也就是说郭嘉其实戏志才的替补,戏志才不死,郭嘉都没机会出山!
因为《三国演义》里并没有出现戏志才这个人物,所以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此人的存在,正史里记载,戏志才跟郭嘉一样,是荀彧的颍川老乡,又都是士族子弟,因为精通谋略,曹操对他十分倚重,可惜他跟郭嘉一样,英年早逝,他死之后,曹操十分伤心,来了郭嘉以后,曹操心才宽慰!
二、曹操为何偏爱戏志才和郭嘉?

戏志才死后,曹操对荀彧哭诉“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其实各方诸侯里面,曹操帐下谋士最多: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都是足智多谋的王佐之才,为何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戏志才一死,曹操竟然要哭诉“莫可与计事者”呢?
要小编看来,可能是因为曹操这几大谋士里,荀彧清高正直,荀攸忠厚谦逊,程昱刚毅暴戾,贾诩低调圆滑,前两个是端方君子,可以“近”,却无法“亲”,后两个却让人无法心生亲近,而戏志才和郭嘉就不同了,胸怀大略的同时,还有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跟曹操可谓是刚好臭味相投!

《三国志》记载,御史陈群屡次向曹操参郭嘉,说郭嘉“不治行检”,郭嘉却毫不在意,依旧如故,曹操嘉奖陈群能够持正,却同时更加爱重郭嘉。所谓“不治行检”,应该就是不拘小节,放荡不羁,好色嗜酒之类的,而《三国志》记载,戏志才也跟郭嘉一样,“有负俗之讥”,正是这点,恰好投了曹操的缘分,曹操才会将二人引为知己,要知道曹操也曾是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的不良少年!
比较著名的事件就是曹操和袁绍两人趁天黑去人家抢亲,先是大喊抓贼,调虎离山,然后趁机背着新娘往外跑,被主人家发现后,两人慌不择路,袁绍又不小心掉到泥坑,怎么爬也爬上不上来,眼看追兵就要赶到,曹操急中生智,指着袁绍大叫,快来抓贼,偷新娘的贼在这里!袁绍大吃一惊,狗急跳墙,一跃之下跳出泥坑,曹操在旁边哈哈大笑!

因为看不惯曹操这些浪荡行为,曹操的叔父屡次向曹操父亲告状,于是曹操想了一个计策,有次在路上看到自己的叔父,就假装口眼歪斜,叔父问他咋了,他就说自己中风,叔父赶紧回去告诉他父亲,他父亲过来看视,却见曹操一切正常,父亲问他情况,他就说我从来没中风,那是叔叔故意说我坏话。
正是因为这些狡狯浪荡的行为,曹操的小名也从“吉利”,变成了“欺上瞒下”的“阿瞒”,如今看到戏志才跟郭嘉两个,都像年轻时候的自己,曹操对他两个,自然更亲些,因为跟他们在一起,曹操才能完全释放自己!

所以说曹操爱重郭嘉,哪里就是因为郭嘉厉害到“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了?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痛哭“惜哉奉孝,痛哉奉孝”,恐怕也并不真在说若郭嘉在,赤壁之战就不会失败,而正是像毛宗岗所说的那样:“哭典韦之哭,所以感众将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众谋士也!”
历史上哪位公主远嫁时路程耗时2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勇敢的公主,她的婚姻之路异常曲折,令人唏嘘。这位公主名叫阔阔真,生长在伊尔汗国,一个座落在里海和裕得河之间的草原霸主。一、伊尔汗国的联姻设想伊尔汗国王心怀雄心,明白与强大的元朝建立友好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联姻设想:向元朝提亲,以姻亲来加强两国的纽带关系。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52:320000历史上的令妃是什么样的人,令妃尸身不腐照片的真相揭秘
说到清朝的“令妃娘娘”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在《还珠格格》、《延禧攻略》等电视剧中都有出现过她的声身影,而在《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的原型就是讲的令妃。那么历史上的令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令妃尸身不腐照片又是和原因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令妃魏佳氏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令妃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0:05:130000曹操发明一成语,将死亡说得文艺,如今老年人不避讳,还常挂嘴边
古人说话含蓄,讲究点到为止,所以将死亡也形容得非常高级,比如皇帝去世,就用“崩”,皇后去世,就用“薨”,一些早亡的孩子,就用“殇”,一些因为特殊原因去世的人,就会用“殁”。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不过也不影响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不过相比于这些人,有的人则将死亡看得云淡风轻,他们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死亡的意义却是可以选择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他自己的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7-18 20:20:430000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恶人 有哪些
庆父、赵高、董卓等。我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恶名昭彰之人,他们以其邪恶的品质和造成的历史影响而被世人所唾弃。恶并不仅指他们的个人凶残,更多地是指他们的恶行和对历史的负面影响。1.庆父庆父是鲁国公子,他在鲁庄公去世后,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导致鲁国陷入灾难之中。庆父的恶行引发了人民的愤怒,最终被迫逃亡,并在途中自杀。2.赵高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2:02:550000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的人 会受到什么惩罚(考试作弊)
科举考试作弊会被仗责甚至流放充军。在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作弊被视为非常严重的犯罪。为了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防止作弊行为,古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惩罚措施,来打击科举考试作弊行为。一旦发现考生作弊,将被立即逮捕并监禁在官府牢狱中。给予处罚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2:05: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