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井冈山地区负责人请朱德题艰苦奋斗,朱德却微微一笑写了另5个字,大家看罢都说好!
(说历史的女人——第26期)
一
1962年3月初,即将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革命老区井冈山地区,正处在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情况下。在这一年,井冈山老区的人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实际上,更像是一位家人,或者一位离开长达33年的“游子”。

这位特殊的客人和家人,便是朱德委员长。与朱德同来的还有他的家人,包括妻子康克清和女儿朱敏。除了朱德的家人外,还有陪同的人员,包括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陈奇涵和江西省妇联主任朱旦华(朱丹华系毛泽民之妻,两人育有一子毛远新)。

对于朱德而言,或者说在朱德的眼里和心中,井冈山地区,早已犹如故乡般亲切和充满感情。因此,在到南昌、抚州等地考察的时候,朱德特意提出要到井冈山地区去看看——当年他率领着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队伍历经各种挫折终于来到这里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年,很多革命先烈在这里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率先洒下了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今,一切都犹在眼前。
二
对于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朱德自然是极其熟悉的,因此朱德连上山的路线都是自己亲自制定的:第一站吉安,第二站泰和,第三站拿山,第四站井冈山中心地带茨坪。
3月4日,朱德从吉安出发,途径泰和,走泰井公路前往井冈山茨坪。
到茨坪,要经过拿山。
说到拿山,便想到一首歌,那首歌叫《九送红军》,歌中唱道:
“一送红军,几十里呀到拿山······”
这拿山,是井冈山的一个区,位于泰和县和井冈山的交汇之处,是井冈山地区的腹地。若想从拿山到茨坪,那必须得翻过一座大山。如果饿着肚子翻大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朱德在拿山做了一个短暂的停留,正如朱德所说:
“在拿山吃过中饭再爬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天上午11点,朱德一行来到拿山,路边等候的乡亲们排着队,激动地说:
“朱军长来了!”
说着纷纷伸出手和朱德握手。
朱德虽然已经76岁高龄了,但是他依然精神矍铄,与乡亲们大声而开心地打招呼、握手。
接着,在乡亲们的簇拥下,朱德来到了拿山区政府会议室,了解这里的工作、生活情况。下午14时,朱德吃过简单的午饭后,来到井冈山宾馆。井冈山地区的负责同志见到朱德非常高兴,朱德和他们握手的时候,深情地说道:
“井冈山啊,可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天我是回家来看看。”
大家听朱德这样说,觉得倍加亲切,一起鼓起掌来。
三
因为时间安排比较紧,当日午后,朱德便带着妻子康克清等人,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这是朱德指定要来的地方,因为这里埋葬着忠骨英魂——那是1929年春,井冈山失守,小井红军医院120余名红军伤病员来不及转移,被围剿的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全部枪杀。

想到当年这段历史,朱德在纪念塔前把衣服整理整齐,然后怀着恭敬之情脱帽致哀。在致哀的瞬间,朱德的眼睛不由湿润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无比深情地说道:
“他们都是革命的功臣,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新中国的诞生,就是无数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
四
接着,朱德一行来到大井,走进毛泽东旧居。
担任大井毛泽东旧居的讲解员叫邹文楷,邹文楷是当年大井村暴动队的队长,对于井冈山的历史,也是如数家珍。当他听说朱德来了,兴奋不已,和老伴一块儿把屋子里外收拾了好几遍。
对于当年的历史,朱德自然是熟悉的,但是周围的人,有的却了解的没那么细致,所以邹文楷就给大伙讲起了那一段历史。说1929年1月,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等率领红四军部队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迫向赣南行动。红四军离开后,敌人来到井冈山,把大井烧杀抢掠、劫掠一空。当时,毛委员(毛泽东主席)住过的那座房子命运极其坎坷,被敌人不断烧了多达7次,最后只剩下了一面烧黑的残壁。

后来,村民只好用茅草将其盖好,免得倒塌,保护起来,希望有朝一日红军回来,再修建。在老百姓望眼欲穿的盼望中,终于等来了解放军,解放后这里成立了井冈山管理局,人民政府才把那所房子照着原样修整起来。
邹文楷说:
“因为大井人民的特殊要求,设计师专门把那堵残壁保留下来,镶嵌在新墙中间······因为这堵残壁见证了井冈山历史的变迁······”
在邹文楷的讲解中,大家通过那堵残壁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
讲完后,邹文楷和老伴端出南瓜籽、花生、红薯片等乡间小吃,朱德和康克清非常高兴,和大家一块吃了起来。在此期间,朱德又关心地问询了大家的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依靠当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快富裕起来”。
五
第二日,朱德步行离开了井冈山宾馆,从那里一直走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这里发生了一件趣事,朱德的女儿朱敏在“艰苦岁月”陈列室看到了一件东西,十分兴奋,因为那件东西十分普通,不过是一根扁担,但是这跟普通的扁担上刻了五个字,于是就显得格外不同起来。
朱敏看着那五个字——“朱德的扁担”,立即拉住父亲的手说:
“爸爸,你看你的扁担。”
朱德看了看,笑了。

是啊,当时为了反封锁,解决生活问题,毛泽东和朱德就亲自带着大伙一起挑粮食,从宁冈挑到井冈山。但是因朱德年纪大,战士们担心朱德的身体难以支撑,所以就劝他不要挑,但是朱德不听,坚持和战士们一起挑。最后,战士们实在没有办法,就干脆把朱德的扁担给“偷走”了。朱德没办法,只好再弄来一根扁担,不过这一回,他干脆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上名字,如此战士们便没法再“偷”了。
这就是“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一直在井冈山地区流传。
六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负责人见朱德工作繁忙,来一次极其难得,所以就想请朱德给博物馆题写馆名。朱德听罢,很愉快地答应了馆长的请求,来到案前,提起毛笔,写下了馆名大字: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七
井冈山地区负责人见朱德题写了馆名,便也想请朱德为井冈山题写点什么。朱德痛快应允,可是写什么呢?大家都讨论起来。有的同志说写“艰苦奋斗”,因为这能体现井冈山人民的精神。有的同志说写“自力更生”,因为这是对井冈山人民的一种鼓励。
井冈山地区负责人说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还有人说写“建设井冈山······”
大家七嘴八舌,充满了热情,说了一大堆,目的是都想让朱德给井冈山题写个与众不同的好词,可是,说的那么多词中,没有一个能够代表井冈山的最主要特点的。
这时,朱德看着大家,和蔼可亲地微微一笑,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下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天下第一山!”

众人看着这五个字,还略有不解,朱德自己看着墨迹未干的大字也笑了,说:
“天下第一山,这么大?”
随行的同志马上接道:
“这里是毛主席和委员长(朱德)亲手开辟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然有这么大啊!”
大家听罢,觉得事实也确实如此啊,便纷纷称赞朱德写得好,写得准确。
因为朱德的这次题写,井冈山从此便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头——天下第一山。并且,逐渐流传了下来。
八
这次回井冈山,朱德感触颇多,当年的战斗岁月历历在目,如今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更多欣慰。在离开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3月6日,朱德挥挥手,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第二故乡——井冈山的乡亲们。

不过,虽然朱德走了,但是朱德对乡亲们的关怀和深情,却永远留在了井冈山乡亲们的心中。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火)
参考资料:《朱德传》。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的真正原因?内部机关重重(挖掘难)
一直以来秦始皇陵墓都是人们口中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关于秦始皇的传说层出不穷,更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挖掘出秦始皇陵墓的完整面目,而这样一座陵墓到底为何在1975年发现后,至今数十年还没有挖掘呢?秦始皇陵墓不挖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的真正原因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20:1800001994年,9位重量级专家拒绝同意建三峡大坝,他们的顾虑发生没?
三峡大坝是中国重要的骨干水利工程,它在泄洪、航运和能源输出方面独树一帜,不仅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三峡大坝的建立可谓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建设它是极其正确的决定。但在1994年三峡大坝修建之初,有九位重量级专家却拒绝在修建决议上签字。结合他们深厚的学术背景,这九位专家表达的反对意见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理有据。他们对建设三峡大坝究竟存在哪些顾虑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3:55:360000农民军领袖黄巢,坑杀八百万人(真真假假)
说到黄巢这个人我想懂点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关于黄巢的传闻有很多,有人说他是杀人魔、吃人魔,有人说黄巢杀人八百万,还有人说他有着吃人的怪癖,日吃尸体三千具。简直是让人费解,那么关于他的这些传闻到底是真是假呢?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一起了解他的个人事迹吧!黄巢起义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2:37:580000德国投降后有多惨:女性被苏联士兵侮辱(200万女性受辱)
德国是二战的发起国,以一场闪击波兰的战争拉开了二战的序幕。当时德国是纳粹德国,奉行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然而二战末当德国被打败之后,德国同样也很惨。德国投降后有多惨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04:290001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 历史的真相原来是这样
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0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