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井冈山地区负责人请朱德题艰苦奋斗,朱德却微微一笑写了另5个字,大家看罢都说好!
(说历史的女人——第26期)
一
1962年3月初,即将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革命老区井冈山地区,正处在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情况下。在这一年,井冈山老区的人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实际上,更像是一位家人,或者一位离开长达33年的“游子”。

这位特殊的客人和家人,便是朱德委员长。与朱德同来的还有他的家人,包括妻子康克清和女儿朱敏。除了朱德的家人外,还有陪同的人员,包括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陈奇涵和江西省妇联主任朱旦华(朱丹华系毛泽民之妻,两人育有一子毛远新)。

对于朱德而言,或者说在朱德的眼里和心中,井冈山地区,早已犹如故乡般亲切和充满感情。因此,在到南昌、抚州等地考察的时候,朱德特意提出要到井冈山地区去看看——当年他率领着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队伍历经各种挫折终于来到这里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年,很多革命先烈在这里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率先洒下了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今,一切都犹在眼前。
二
对于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朱德自然是极其熟悉的,因此朱德连上山的路线都是自己亲自制定的:第一站吉安,第二站泰和,第三站拿山,第四站井冈山中心地带茨坪。
3月4日,朱德从吉安出发,途径泰和,走泰井公路前往井冈山茨坪。
到茨坪,要经过拿山。
说到拿山,便想到一首歌,那首歌叫《九送红军》,歌中唱道:
“一送红军,几十里呀到拿山······”
这拿山,是井冈山的一个区,位于泰和县和井冈山的交汇之处,是井冈山地区的腹地。若想从拿山到茨坪,那必须得翻过一座大山。如果饿着肚子翻大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朱德在拿山做了一个短暂的停留,正如朱德所说:
“在拿山吃过中饭再爬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天上午11点,朱德一行来到拿山,路边等候的乡亲们排着队,激动地说:
“朱军长来了!”
说着纷纷伸出手和朱德握手。
朱德虽然已经76岁高龄了,但是他依然精神矍铄,与乡亲们大声而开心地打招呼、握手。
接着,在乡亲们的簇拥下,朱德来到了拿山区政府会议室,了解这里的工作、生活情况。下午14时,朱德吃过简单的午饭后,来到井冈山宾馆。井冈山地区的负责同志见到朱德非常高兴,朱德和他们握手的时候,深情地说道:
“井冈山啊,可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天我是回家来看看。”
大家听朱德这样说,觉得倍加亲切,一起鼓起掌来。
三
因为时间安排比较紧,当日午后,朱德便带着妻子康克清等人,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这是朱德指定要来的地方,因为这里埋葬着忠骨英魂——那是1929年春,井冈山失守,小井红军医院120余名红军伤病员来不及转移,被围剿的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全部枪杀。

想到当年这段历史,朱德在纪念塔前把衣服整理整齐,然后怀着恭敬之情脱帽致哀。在致哀的瞬间,朱德的眼睛不由湿润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无比深情地说道:
“他们都是革命的功臣,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新中国的诞生,就是无数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
四
接着,朱德一行来到大井,走进毛泽东旧居。
担任大井毛泽东旧居的讲解员叫邹文楷,邹文楷是当年大井村暴动队的队长,对于井冈山的历史,也是如数家珍。当他听说朱德来了,兴奋不已,和老伴一块儿把屋子里外收拾了好几遍。
对于当年的历史,朱德自然是熟悉的,但是周围的人,有的却了解的没那么细致,所以邹文楷就给大伙讲起了那一段历史。说1929年1月,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等率领红四军部队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迫向赣南行动。红四军离开后,敌人来到井冈山,把大井烧杀抢掠、劫掠一空。当时,毛委员(毛泽东主席)住过的那座房子命运极其坎坷,被敌人不断烧了多达7次,最后只剩下了一面烧黑的残壁。

后来,村民只好用茅草将其盖好,免得倒塌,保护起来,希望有朝一日红军回来,再修建。在老百姓望眼欲穿的盼望中,终于等来了解放军,解放后这里成立了井冈山管理局,人民政府才把那所房子照着原样修整起来。
邹文楷说:
“因为大井人民的特殊要求,设计师专门把那堵残壁保留下来,镶嵌在新墙中间······因为这堵残壁见证了井冈山历史的变迁······”
在邹文楷的讲解中,大家通过那堵残壁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
讲完后,邹文楷和老伴端出南瓜籽、花生、红薯片等乡间小吃,朱德和康克清非常高兴,和大家一块吃了起来。在此期间,朱德又关心地问询了大家的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依靠当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快富裕起来”。
五
第二日,朱德步行离开了井冈山宾馆,从那里一直走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这里发生了一件趣事,朱德的女儿朱敏在“艰苦岁月”陈列室看到了一件东西,十分兴奋,因为那件东西十分普通,不过是一根扁担,但是这跟普通的扁担上刻了五个字,于是就显得格外不同起来。
朱敏看着那五个字——“朱德的扁担”,立即拉住父亲的手说:
“爸爸,你看你的扁担。”
朱德看了看,笑了。

是啊,当时为了反封锁,解决生活问题,毛泽东和朱德就亲自带着大伙一起挑粮食,从宁冈挑到井冈山。但是因朱德年纪大,战士们担心朱德的身体难以支撑,所以就劝他不要挑,但是朱德不听,坚持和战士们一起挑。最后,战士们实在没有办法,就干脆把朱德的扁担给“偷走”了。朱德没办法,只好再弄来一根扁担,不过这一回,他干脆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上名字,如此战士们便没法再“偷”了。
这就是“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一直在井冈山地区流传。
六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负责人见朱德工作繁忙,来一次极其难得,所以就想请朱德给博物馆题写馆名。朱德听罢,很愉快地答应了馆长的请求,来到案前,提起毛笔,写下了馆名大字: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七
井冈山地区负责人见朱德题写了馆名,便也想请朱德为井冈山题写点什么。朱德痛快应允,可是写什么呢?大家都讨论起来。有的同志说写“艰苦奋斗”,因为这能体现井冈山人民的精神。有的同志说写“自力更生”,因为这是对井冈山人民的一种鼓励。
井冈山地区负责人说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还有人说写“建设井冈山······”
大家七嘴八舌,充满了热情,说了一大堆,目的是都想让朱德给井冈山题写个与众不同的好词,可是,说的那么多词中,没有一个能够代表井冈山的最主要特点的。
这时,朱德看着大家,和蔼可亲地微微一笑,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下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天下第一山!”

众人看着这五个字,还略有不解,朱德自己看着墨迹未干的大字也笑了,说:
“天下第一山,这么大?”
随行的同志马上接道:
“这里是毛主席和委员长(朱德)亲手开辟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然有这么大啊!”
大家听罢,觉得事实也确实如此啊,便纷纷称赞朱德写得好,写得准确。
因为朱德的这次题写,井冈山从此便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头——天下第一山。并且,逐渐流传了下来。
八
这次回井冈山,朱德感触颇多,当年的战斗岁月历历在目,如今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更多欣慰。在离开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3月6日,朱德挥挥手,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第二故乡——井冈山的乡亲们。

不过,虽然朱德走了,但是朱德对乡亲们的关怀和深情,却永远留在了井冈山乡亲们的心中。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火)
参考资料:《朱德传》。
美国士兵首次解放纳粹集中营 他们看到了啥 将德国全部看守灭完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了许多集中营,成千上万的囚犯在那里遭受着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虐待。美国第七军第45步兵师的士兵解放了纳粹的达豪集中营,他们目睹了那里的惨状,焚烧炉中冒着黑烟,囚犯们瘦得没有人样,浑身上下特别脏,散发着浓浓的臭味。在那里,不仅有成年男性,还有许多孩童,他们都被德国纳粹毫不犹豫地处决了,令人发指。达豪集中营成为了人类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往事之一,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25:250000古代女子宫刑,幽闭之刑(用木槌捶落女性子宫让其不能性X)
在我国古代女子妇刑中有很多种非常残忍的酷刑,比如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幽闭刑就是其中之一了,还有像骑木驴刑、一丈红、杖刑等等都是属于女子宫刑的一种了,那么女子幽闭刑的执行方式是怎么样的呢?其残忍程度又是如何?废话不多说,下面就一起来看正文介绍,来具体了解一下吧!让女子不能性生活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5:24:060003荆轲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战国时期人物(因刺秦王失败而死)
荆轲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刺客,也是古代著名的四大刺客中最出名的一个,位于四大刺客之首,而关于荆轲刺秦王和图穷匕见的故事也可以算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那么荆轲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呢?又是哪个国家的人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荆轲吧!荆轲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21:350000我国古代七尺男儿是多高?在1.65-1.75米之间(现在是2.3米)
在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堂堂七尺男儿,怎能如此软弱”,而这里所说的“七尺男儿”便是对古代男子身高的一个描述,那么你知道古代七尺男儿是多高吗?但如果按照现今的标准来算的话,我想在此世界上99%以上的男人都不会达标,下面我们便来看看这个“七尺男儿”到底是有多高!现代七尺男儿是多高?2.31米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53:050000杨秀清集三权于一身 控制天京城防 为何还是轻易被除掉了
因为杨秀清的过于傲慢和自信、超越了洪秀全的底线等。太平天国政权在定都南京后,出现了一场权力角逐,这场斗争的主要角色包括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斗争演变成了一场权力和欲望的博弈,最终导致了戏剧性的结局。我要新鲜事2023-10-25 20:35:2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