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王小波”的4种方式,前三被热炒,第4种才最接近他的灵魂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王小波短短一生,受尽非议,也引爆热议,且持久不衰。但是实际上,王小波至死、甚至至今,都没有被中国文坛所接受,他的热度在民间,还因此出现了“王小波门下走狗”等组织。那么王小波为何会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我们该如何理解他,以及如何解读他,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小波之所以死后盛誉不衰,用一句比较俗的表达方式来说,就是打开“王小波”的方式太多了,至少有4种方式,所谓打开方式,也就是进入王小波世界的解读方式、认识方式,不过流传最为广泛的要属前三种,然奇怪的是,虽前三种被热炒,但前三种却与解读他本人的内心世界意义不是最大,只有第4种方式才最接近他那独一无二的灵魂。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打开“王小波”的4种方式:
第一种是王小波的俗世经历。
一个作家的经历,或多或少都会成为作品的某些蓝本。但是单就从一个作家的情况而言,王小波的经历是反差比较大的。

少年时光,因为特殊历史时期,在此略去不说。后高考改革之后,他考入的学府是中国人民大学,读的专业跟文学是八竿子打不着,是经贸专业。后留美,回国后做的会计老师。
接着王小波创造了中国史上的一个第一:辞掉大学教职,回家专职写作,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职业作家。
卡佛说,选择做一个作家,就等于让自己生活在阴影里。在中国,做一个体制内的作家,生活已为不易,在体制外,想靠写纯文学谋生,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王小波一家的经济开支压力,就落在了其妻李银河身上。虽然生活不易,但成为中国第一个职业作家的王小波还是写出了诸多杰出的作品。
第二种是王小波和李银河流传甚广的爱情故事。
有关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故事,有两个噱头,也是被四处流传:
第一个噱头是两人之开始,当时李银河在报社做编辑,那时候的王小波还是工厂的工人。王小波对李银河一见钟情,便开始了自己的追求之旅,此后两人确定了情感关系。
第二个噱头是王小波给李银河写情书的开头,“你好哇!李银河!”
一句简白之极的话,在网络上,被四处引用。因为王小波给李银河写的每封情书,都是如此开头,使得王氏情书被网友称之为最浪漫的情书。
王小波的爱情,对于王小波的写作,也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王小波和李银河的婚姻生活,还有一个另类之处,那便是他们选择了丁克。王小波在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第二篇《我为什么要写作》中对此也有提及:“我没有孩子,也不准备要。作为中国人,我是个极少见的现象。”

第三种是王小波的孤独之死。
王小波自己在《我为什么写作》中写道:“没有人受得了自己的孩子对同伴说:我爸爸穷。我要是有孩子,现在也准在那里挣钱。”
也许正因王小波无养育子女之累,所以才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中。但是虽然获得了精神的富足,而俗世肉体的孤单就不能避免。此外,当时王小波的作品在中国并不被认可,连发表都极其困难。故,他承受的可谓是双重的折磨:肉身孤单,精神孤独。
时间走到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讲学。
这是王小波和李银河这对传奇爱人的最后诀别。
艾略特说:四月是一个残忍的季节。
到次年,也就是1997年,4月11日。
王小波在自己的寓所,心脏病突然发作,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他在痛苦中、孤独中,结束了自己45年的人生。
他的葬礼在该月下旬举行,非常简单的葬礼,比沈从文的还简单,简单得令人沉郁。
一个天才,就这样草草陨落!

第四种是王小波之四部曲加半部心灵史。
每年都会有纪念王小波的活动,甚至在庸常的日子里,他也被不断谈及。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王小波的生平,比如他是中国第一个自由撰稿人(职业作家)、他和李银河的爱情、他的死亡时,其实我们并未真正走进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对其表示最简单的敬意的方式便是阅读他的作品。
而对于王小波这样的作家而言,因为我们莫名其妙地喜欢他,那么我们就不仅要阅读他的作品,而且是要真正读懂,方不辜负他的毕生写作。这才是真正打开“王小波”的方式,才是纪念他的最好方式。
王小波的作品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作品乃是四部曲加半部心灵史。
所谓四部曲,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
所谓半部心灵史,乃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五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毫无做作僵化教条之气,不管是小说,还是随笔,王小波的文字都是那么智慧、幽默、自由,充满了王氏特色。难怪高晓松会做出这样的评价:
“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
我想,对于每一个热爱王小波的读者,都会赞同高晓松之评。
然王小波是需要不断去阅读、才能不断去理解的。
而我们记住或纪念王小波最好的方式,不是四处流传他的生平轶事,而是不断阅读他的作品、收藏他的作品,让他像活着一样!
朱元璋抬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 有人要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农民,他深知农民的辛苦。在一次殿试中,他出了一个独特的题目——辨别稻谷,这让考生们感到困惑,但对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来说,这个题目并不困难。刘伯温却察觉到了朱元璋眼中的愤怒,他明白这意味着有人将要受到严惩。我要新鲜事2023-06-25 20:22:550000汉景帝宴请宰相周亚夫,故意没准备筷子,宴毕景帝叹:此人留不得
“臣子”是中国君主时代官吏的称呼,古代臣子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是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臣子的性命皆由君王掌握,一旦君王对臣子产生了杀心,那么臣子也在劫难逃。西汉初年,汉景帝刘启请一位宰相吃饭。宴会上,刘启故意没有准备筷子。当宰相吃完饭后,汉景帝刘启认为这个宰相不能留了。这究竟是为何?这位宰相又究竟是谁?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11:050000温庭筠与鱼玄机的故事:有师徒之谊(传闻二人相互喜欢)
古代有许多有才华的人,他们还会通过诗文来会友,有才华对自己胃口的人就会交朋友,因此古代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是好友,温庭筠就是古代一个著名的诗人,而他与当时著名的女诗人鱼玄机的故事流传到了今天,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们两个的故事吧!温庭筠与鱼玄机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1:47:260000什么是黥面?上官婉儿黥面之刑(蒙受羞辱的肉刑)
导语: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古代帝王身边一定会有十分讨喜的红人。上官婉儿就是武则天当时身边最大的红人,可是武则天却对上官婉儿施以黥面之刑后,上官婉儿还对她拼死效忠。究竟黥面是怎样的古代刑罚呢?接下来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讲解什么是黥面吧!上官婉儿黥面之刑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2:38:260000杨过的后人是谁,黄衫女子杨姊姊疑似杨过四世孙
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著名的射雕三部曲。虽然《倚天屠龙记》看似和前两部没多大的联系,但若没有之前的内容,就不会有这些故事。至于杨过的后人这一谜题,也在《倚天屠龙记》中给出了答案。揭秘杨过的后人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3:44: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