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估价1亿、被溥仪带出紫禁城、被日寇觊觎的圣旨,究竟牛在何处
(说历史的女人——第1475期)
古代的皇帝在公开场合是不能随便说话的,因为他的话被认为是金口玉言,具有一言九鼎之威势。假如说错了,是很难被纠正的。某种意义上,皇帝即便是一句错话,也很“值钱”。这个主要体现在皇帝的“圣旨”上。比如赵匡胤醉酒之后,错误下旨杀掉结拜兄弟三千岁郑子明,当对方人头落地之后,他知道自己办了错事,只是感叹一声:“悔不该酒醉错杀了郑贤弟……”然后便没什么事了,顶多自罚三杯,接着喝酒。
所以圣旨是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包括皇帝下的命令或者发表的言论,它当然不会随便写在一张纸上,一般都写在品质极好的丝织品上。古代的圣旨分两种,如果圣旨是以“诏曰”开头的,比如“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样的圣旨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如果以“制曰”开头的,则是皇帝亲手所写的。在皇帝权威的体现上,这两种圣旨是一样的,都对别人有生杀予夺大权,但在价值上,比如文物价值上是不同的。如果一份古代皇帝亲自手书的圣旨能流传下来,往往价值连城。
今天要讲到的这幅圣旨即是如此。它是宋徽宗手书,曾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带出紫禁城收藏,差点被日寇抢走,后被估价1亿元,堪称古代最值钱的圣旨。那么这份被估价1亿、被溥仪带出紫禁城、被日寇觊觎的圣旨,究竟牛在何处?本期解读。

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退位后,还是一个6岁顽童的他仍住在皇宫里享清福。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率兵杀入紫禁城,最终把溥仪赶出了北京。溥仪逃走时带走了不少国宝级文物,由于时间仓促,他当然是挑最值钱的带,其中有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就是本文要说的这一幅圣旨,它是由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手书的《蔡行敕卷》。
当时溥仪带着这些文物到了天津,他为了保持奢侈的生活,曾经卖掉一批文物换钱,但最珍贵最值钱的他还是没有舍得卖,其中就包括这幅圣旨。后来日本人扶持他当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他就把这批文物藏在长春临时皇宫的小白楼里。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人撤离时,准备把溥仪收藏的文物抢走,幸好被截获。后来这批幸存的文物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就包括《蔡行敕卷》。经过一番劫难后,它更是身价倍增,曾被估价1亿元。那么它究竟价值何在?
首先得从宋徽宗赵佶说起。老赵这人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是位不折不扣的亡国之君。但他不像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那样,基本废物一枚,除了吃喝玩乐,对其他事一窍不通,比如刘备的宝贝儿子刘阿斗。赵佶这人不一般,他之所以亡了国,是因为他太有才了,但有才没有使到正经地方。“成功学”有云:选择大于努力;或者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赵佶是入错行了。也就是说,他不适合搞政治,不会治国。他的才华是纯粹艺术上的。
史载宋徽宗赵佶这人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声色犬马样样皆精,甚至会踢足球(蹴鞠),跟“超级球星”高俅关系很铁。如果宋朝举办足球世界杯,指不定中国足球早拿世界杯冠军了。如果一国老大喜欢踢足球,你想想啥概念,“国足”想不称霸世界足坛都难。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赵佶在艺术上是个全能手,他首先是个画家,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他尤工花鸟画,留下不少名作,比如《芙蓉锦鸡图》等。他在位时对绘画非常重视,曾创造宣和画院,培养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作者)、李唐等杰出的画家。

不过赵佶在艺术上成就最高的还是书法,他的书法师承唐代著名书法家薛曜、褚遂良等,是宋代著名的“瘦金体”书法的创造者。传统书法是讲究“藏锋”的,而他的书法却采用“露锋”模式,运笔“锋芒毕露”,字迹瘦挺爽利,锋如兰竹,既刚劲有力,又不乏阴柔之美,在宋代书坛独树一帜。他的传世书法作品很多,楷书、草书、行书都有佳作。
在明代书法史学著作《书史会要》中,对赵佶的书法作品有如此评价:“意度天成,非可以行迹求也。”尽管中国历史上书法成就比较高的皇帝也颇有几位,比如南北朝的梁武帝,武则天,宋高宗赵构,清朝的康熙、乾隆等,但真正的高手还要首推赵佶。
赵佶做为一个皇帝,他说的话自然也是金口玉言,所以他下的圣旨自然也是一字千金。如果再配上千古无二的帝王级书法家的字,那简直是无价之宝了。这便是那副叫《蔡行敕卷》的圣旨。
此圣旨内容是,宋徽宗不允许蔡行(此人书法造诣也应该不低)辞去领殿中省事一职而下的命令。这份圣旨是书写在当时最为珍贵的,且仅有皇家御用的金笺纸上,圣旨幅面相当大,长214.6厘米,宽35.5厘米。通篇共127个字,用行书写就,其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秀,如侠客舞剑,呼呼带风,极具艺术魅力。
但是,古代书法名作多了,它为何能被估出上亿元高价呢?这当然是有根据的,评估专家也绝不会空口胡说。首先它不是一般的书法作品,而是圣旨,这就提升了它的文物价值;其二是它本身具有的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有一个因素,宋徽宗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楷书和草书,行书是比较罕见的,这幅《蔡行敕卷》圣旨也是赵佶存世极少的行书作品之一,物以稀为贵,价钱当然要很高了。

当然这个估价也是有参照的。宋徽宗曾有一副作品《楷书千字文》,此作曾被拍出1.2亿元天价,而这幅《蔡行敕卷》在艺术价值上不低于《楷书千字文》,并且因为是圣旨,它的用纸极为珍贵,是真金描红的皇家御用重宝,制作工艺巧夺天工,几已失传,所以在文物价值上要超过对方。还有赵佶的行书在稀缺度上的因素,所以被估价1个亿并不为过。
还有,赵佶的这幅圣旨一直收藏于历代的皇宫中,直到清朝末年,还经历了被溥仪带出皇宫,差点被日本人抢走的沧桑磨难,它的身价更是上涨了不少。
宋徽宗赵佶,尽管对北宋的亡国负有第一重责,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也是罪有应得;但他做为一名亡国之君,似乎也颇有点悲壮色彩,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是不白活一回。而他留下的圣旨《蔡行敕卷》,其亿元身价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想必赵佶在九泉之下,听到评估专家的话后,也会冷笑几声:呵呵呵,我老赵也有两把刷子吧,没有我,你们喝西北风去!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宋史》《蔡行敕卷》《千字文》《书史会要》等。
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车胤和孙康(比喻刻苦好学)
解答:囊萤映雪的主人公分别是车胤和孙康,他们都是出生在贫苦人家,但是从小就对学习孜孜不倦,家中没有煤油灯,车胤就利用萤火虫的光学习,而孙康则通过雪地的反光读书,常用来比喻刻苦好学,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45:440000宋江最后的楚州安抚史 到底是多大的官(宋江当官)
宋江最后的官职也只不过是相当于七品官员。对于《水浒传》当中的一些情节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当时作为整个梁山最高领导人的宋江在后期一心想要招安,并且他最后也确实招安成功,宋江和许多兄弟评定了方腊之后,也终于让他当上了楚州安抚史。不过这个官职是宋江牺牲了其实多个兄弟才换来的一个官职,那这个官职放到现在大概相当于什么职位。阴险的宋江我要新鲜事2023-11-16 21:06:200003刘邦四十八岁才起兵,但他48岁以前做的事,颠覆你对历史的认知
刘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上有两个哥哥,是家中的老幺,其父刘太公一直务农为生。由于生得晚,刘邦从小就格外调皮捣蛋,也不喜欢帮着家里干农活,整天跟着一群朋友在村里闲逛惹事。一、朋友眼中看混混,自身却不自知在邻里眼里,刘邦不学无术,将来只会占便宜吃软饭。刘太公更是对这个儿子颇有微词,每每看到刘邦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一股酒气就来气不打一处来。我要新鲜事2023-10-14 19:34:2200001991年浦安修病重,嘱托杨尚昆: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1991年,73岁的浦安修重病缠身,可她却不肯休息,因为她还有一件心事未了。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同志来家里慰问浦安修,让她注意身体,安心养病。浦安修让人把一封提前写好的信交到杨尚昆主席手里,并对杨尚昆说:“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原来,在浦安修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她一直在致力于为“前夫”彭德怀编写一本传记,现在传记已经基本完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8:52:030001朱元璋问少女 天下什么最大 少女仅回4字 便成为朱元璋儿媳
忠孝最大。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都出生于高门大族,他们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中,继承了父辈的权力,登上皇位。然而,真正的“布衣天子”——那些从底层百姓阶层逐步攀升至人生巅峰的人,却少之又少。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朱元璋的一生堪称一个奇迹,他的经历闪耀着千古不衰的精神光辉。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创业史诗,还是一个关于用人之道和在人生巅峰之时的睿智退隐的典范。我要新鲜事2023-10-14 20:10: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