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估价1亿、被溥仪带出紫禁城、被日寇觊觎的圣旨,究竟牛在何处
(说历史的女人——第1475期)
古代的皇帝在公开场合是不能随便说话的,因为他的话被认为是金口玉言,具有一言九鼎之威势。假如说错了,是很难被纠正的。某种意义上,皇帝即便是一句错话,也很“值钱”。这个主要体现在皇帝的“圣旨”上。比如赵匡胤醉酒之后,错误下旨杀掉结拜兄弟三千岁郑子明,当对方人头落地之后,他知道自己办了错事,只是感叹一声:“悔不该酒醉错杀了郑贤弟……”然后便没什么事了,顶多自罚三杯,接着喝酒。
所以圣旨是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包括皇帝下的命令或者发表的言论,它当然不会随便写在一张纸上,一般都写在品质极好的丝织品上。古代的圣旨分两种,如果圣旨是以“诏曰”开头的,比如“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样的圣旨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如果以“制曰”开头的,则是皇帝亲手所写的。在皇帝权威的体现上,这两种圣旨是一样的,都对别人有生杀予夺大权,但在价值上,比如文物价值上是不同的。如果一份古代皇帝亲自手书的圣旨能流传下来,往往价值连城。
今天要讲到的这幅圣旨即是如此。它是宋徽宗手书,曾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带出紫禁城收藏,差点被日寇抢走,后被估价1亿元,堪称古代最值钱的圣旨。那么这份被估价1亿、被溥仪带出紫禁城、被日寇觊觎的圣旨,究竟牛在何处?本期解读。

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退位后,还是一个6岁顽童的他仍住在皇宫里享清福。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率兵杀入紫禁城,最终把溥仪赶出了北京。溥仪逃走时带走了不少国宝级文物,由于时间仓促,他当然是挑最值钱的带,其中有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就是本文要说的这一幅圣旨,它是由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手书的《蔡行敕卷》。
当时溥仪带着这些文物到了天津,他为了保持奢侈的生活,曾经卖掉一批文物换钱,但最珍贵最值钱的他还是没有舍得卖,其中就包括这幅圣旨。后来日本人扶持他当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他就把这批文物藏在长春临时皇宫的小白楼里。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人撤离时,准备把溥仪收藏的文物抢走,幸好被截获。后来这批幸存的文物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就包括《蔡行敕卷》。经过一番劫难后,它更是身价倍增,曾被估价1亿元。那么它究竟价值何在?
首先得从宋徽宗赵佶说起。老赵这人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是位不折不扣的亡国之君。但他不像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那样,基本废物一枚,除了吃喝玩乐,对其他事一窍不通,比如刘备的宝贝儿子刘阿斗。赵佶这人不一般,他之所以亡了国,是因为他太有才了,但有才没有使到正经地方。“成功学”有云:选择大于努力;或者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赵佶是入错行了。也就是说,他不适合搞政治,不会治国。他的才华是纯粹艺术上的。
史载宋徽宗赵佶这人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声色犬马样样皆精,甚至会踢足球(蹴鞠),跟“超级球星”高俅关系很铁。如果宋朝举办足球世界杯,指不定中国足球早拿世界杯冠军了。如果一国老大喜欢踢足球,你想想啥概念,“国足”想不称霸世界足坛都难。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赵佶在艺术上是个全能手,他首先是个画家,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他尤工花鸟画,留下不少名作,比如《芙蓉锦鸡图》等。他在位时对绘画非常重视,曾创造宣和画院,培养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作者)、李唐等杰出的画家。

不过赵佶在艺术上成就最高的还是书法,他的书法师承唐代著名书法家薛曜、褚遂良等,是宋代著名的“瘦金体”书法的创造者。传统书法是讲究“藏锋”的,而他的书法却采用“露锋”模式,运笔“锋芒毕露”,字迹瘦挺爽利,锋如兰竹,既刚劲有力,又不乏阴柔之美,在宋代书坛独树一帜。他的传世书法作品很多,楷书、草书、行书都有佳作。
在明代书法史学著作《书史会要》中,对赵佶的书法作品有如此评价:“意度天成,非可以行迹求也。”尽管中国历史上书法成就比较高的皇帝也颇有几位,比如南北朝的梁武帝,武则天,宋高宗赵构,清朝的康熙、乾隆等,但真正的高手还要首推赵佶。
赵佶做为一个皇帝,他说的话自然也是金口玉言,所以他下的圣旨自然也是一字千金。如果再配上千古无二的帝王级书法家的字,那简直是无价之宝了。这便是那副叫《蔡行敕卷》的圣旨。
此圣旨内容是,宋徽宗不允许蔡行(此人书法造诣也应该不低)辞去领殿中省事一职而下的命令。这份圣旨是书写在当时最为珍贵的,且仅有皇家御用的金笺纸上,圣旨幅面相当大,长214.6厘米,宽35.5厘米。通篇共127个字,用行书写就,其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秀,如侠客舞剑,呼呼带风,极具艺术魅力。
但是,古代书法名作多了,它为何能被估出上亿元高价呢?这当然是有根据的,评估专家也绝不会空口胡说。首先它不是一般的书法作品,而是圣旨,这就提升了它的文物价值;其二是它本身具有的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有一个因素,宋徽宗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楷书和草书,行书是比较罕见的,这幅《蔡行敕卷》圣旨也是赵佶存世极少的行书作品之一,物以稀为贵,价钱当然要很高了。

当然这个估价也是有参照的。宋徽宗曾有一副作品《楷书千字文》,此作曾被拍出1.2亿元天价,而这幅《蔡行敕卷》在艺术价值上不低于《楷书千字文》,并且因为是圣旨,它的用纸极为珍贵,是真金描红的皇家御用重宝,制作工艺巧夺天工,几已失传,所以在文物价值上要超过对方。还有赵佶的行书在稀缺度上的因素,所以被估价1个亿并不为过。
还有,赵佶的这幅圣旨一直收藏于历代的皇宫中,直到清朝末年,还经历了被溥仪带出皇宫,差点被日本人抢走的沧桑磨难,它的身价更是上涨了不少。
宋徽宗赵佶,尽管对北宋的亡国负有第一重责,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也是罪有应得;但他做为一名亡国之君,似乎也颇有点悲壮色彩,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是不白活一回。而他留下的圣旨《蔡行敕卷》,其亿元身价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想必赵佶在九泉之下,听到评估专家的话后,也会冷笑几声:呵呵呵,我老赵也有两把刷子吧,没有我,你们喝西北风去!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宋史》《蔡行敕卷》《千字文》《书史会要》等。
大臣为了夺取权力 生了70多个儿子(充实自己的政权)
古代有一大臣田常,为了能够夺取权力,充实自己的政权,生了70多个儿子。在古代的时候对于家人数量的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只有家族兴旺才能够代表繁荣,在一般情况之下,家里面最多只有一两个儿子,有的时候会有十几个也代表了人丁兴旺,但是在古代有一臣子后代数量达到70多个。田家田常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36:34000107前有朱高煦,后有朱祁钰,为何朱瞻基的9个弟弟却都不敢争皇位?
历史上兄弟之间为了争抢皇位反目成仇的事例数不胜数,能从一个皇位继承人成为皇帝,看似容易,实则要经历残酷的情感考验,因为他们的兄弟随时有可能变成敌人。比如,明仁宗朱高炽为了争夺皇位就没少和弟弟朱高煦明争暗斗,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弟弟朱祁钰登基称帝,后来朱祁镇又发动夺门之变夺位。我要新鲜事2023-11-29 19:19:270000历史上谁是最厉害武将:赵云为常胜将军(文武双全)
在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程中,尤其是战事纷飞的封建时期,产生了许多厉害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大多智勇双全,尤其是在战场上的战斗力极强,人们将这样的人称为极为厉害的武将。而在我国历史上堪称最为厉害的武将的人莫过于过三国时期的赵云了,赵云不仅作战强,并且其有着非常强的政治头脑,曾作出的许多战略决策让蜀国受益颇深。一、赵云为常胜将军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49:580000周邦彦简介:北宋文学家(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
古代有许多的诗人、词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些文学家,生命中有许多的作品诗集,还有些人非常厉害,不仅是诗词家,还会音乐、会书法,有的甚至武力值也很高,很多诗人还是一些诗词流派的代表人物,周邦彦就是其中一个,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周邦彦吧!周邦彦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0:37:250000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精华教材
解答:“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四书五经囊括了古代文化,政治,军事和孔孟思想等或各方面的内容,四书之称最早源于宋朝,五经则是开始于汉武帝。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结合称谓,基本在两汉后都是学习五经的,在两宋后都是学习四书:1.四书是儒家传道的基本教材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38: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