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满与情人偷偷通奸,竟毒死丈夫,结果因他人盗尸引发此案
(说历史的女人——第1459期)
公元1552年,即嘉靖三十一年,在高邮州宝应县发生了一起案件。
该起案件不由令人想起《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毒杀武大郎之事件。
虽都是通奸之案,不过相比水浒传潘金莲杀夫,该案要略微复杂一些。
该案的主要案情,分为两个部分:
先说第一部分,该案的主人公不姓潘,而姓王。

王氏比潘金莲要幸福,她自小生活在一个虽然不富有、但至少衣食无忧的家庭里,更为幸福的是,她还有一个从小一块儿玩到大的小伙伴,便是她的邻家男孩,叫柳逢春。
王氏和柳逢春因为自小一起玩耍,所以说两人堪称是青梅竹马,感情极其深厚。
但是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
王氏的父母最终给女儿安排了另外的归宿,把她嫁到了邻县宝应县李禄。
可是王氏和柳逢春爱得死去活来,原本想私奔,但是碍于当时的户籍制度,私奔之设想无望,王氏便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心中爱人柳逢春,然后在被迫无奈中前往夫家。
可是,王氏和柳逢春这种爱情依然无法因距离和结婚而割断,所以王氏经常借故回娘家看望父母之机和柳逢春继续私会。
此事发生多了,人们便多闲言碎语,李禄又不傻,心里便犯疑,所以妻子王氏再想回家,他就拒绝了。
王氏也不敢违背丈夫,所以只得忍受相思,不再回家。

可是,柳逢春却忍受不了,来到了宝应县找王氏。
王氏见情人柳逢春突然出现,对丈夫谎称是老家的表哥,父母让他来看望她。
丈夫李禄心里不开心,但是还是接待了柳逢春,可是接待归接待,脸上的表情总是不好看。
柳逢春见李禄脸色难看,以为李禄已经知道他们的奸情,便寻机和王氏商量,王氏也知道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反正也受够了李禄。两人若想长久在一起,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丈夫李禄消失。
可是怎么才能让丈夫李禄不再成为她和柳逢春之间的阻隔呢?
一旦恶从心头起,什么可怕的事就都能做得出来了。

王氏便和柳逢春合计,在饭菜中放上麻沸散,先把丈夫李禄麻倒、捆绑,然后又在铁锅煎炒铅坠、使其融为铅水,灌入李禄之口。不久之后,李禄便结束了生命。
然后王氏和柳逢春便解开绳索,把李禄安放在床上,把现场收拾干净后,王氏便大放悲声,嚎哭起来。
村人邻舍听闻哭声,纷纷赶来,王氏哭诉丈夫得了绞肠痧。经保长验看,也没看出别的异样,便确认就如王氏所说。遂,不追究,并与村人帮助安葬。
却说王氏她,不满与情人柳逢春偷偷通奸,竟设法毒死丈夫,如此这对身负人命的有情人算是终于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但是结果却因他人盗尸引发此案,那么到底是谁盗尸?且继续细看。
在古代,经常有乞讨之人,或无主之人,这些人常会因饥饿或寒冷、疾病而死亡。这些人死后,总不能就陈尸路边,一方面不卫生,一方面看起来也不吉利,所以明代政府就规定由官府出钱进行收敛。
但是这种人死在谁的地盘,谁就得向官府禀报。所以,这个禀报的工作就基本常由地方保长来做。在嘉靖三十一年,宝应县城东的保长来报案,说在他的辖区路边发现了一具无主死尸。
当时担任宝应县知县的是岳东升,该知县能够担任知县,也是不易,因为他并未考中进士,只是一个举人出身,所以就任后,工作就比较卖力,希望通过政绩来积攒升官的砝码。
所以,接案后,也很重视。但因是傍晚,所以就没亲自去现场,但却对城东保长发出指示,令其保护现场,看护好尸体,明日就前去验看。
城东保长回去后,一路奔波劳累,身体吃不消,就安排了两个年轻人去看守尸体,自己回去休息了。
结果到了夜里,因是冬季,很冷。
两人受不了,就商量着不如点一堆火,再去村里打点酒,这样一边喝酒一边烤火,就不冷了。
可是两人在谁去打酒和谁留下看护尸体上发生了争执,因为谁也不愿意一个人留在野地里看护尸体,最终两人决定一块儿去打酒,然后一块儿回来。
可是两人走到村里的酒馆后,酒馆十分暖和,两人就想暖和一会儿再走。可在这暖和的间隙,两个年轻人便喝了起来。结果小酒穿肠过,暖意涌心头。两人话也多了起来,开始闲聊。如此这般,等想起看护尸体的事时,已经天色将亮。两人急忙离开酒馆,回到现场,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尸体不见了。
那怎么办?这可不是小事,两人赶紧跑回去如实向保长汇报。
保长一听,也急了。因为知县说今天来验尸,若尸体弄丢,根据《大明律·刑律·贼盗·发冢》之条,报验后丢失尸体,杖一百;尸体遭破坏,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两个年轻小子,觉得对不起保长,所以就想弥补。他们说在附近发现了一个新坟,不如把新坟尸体移到这里顶替。等知县验尸后,必会令进行安葬,我们就再埋回。如此,怎样?
如果掘坟搬尸,等同盗尸。可是,除了这个办法,又能如何呢?
保长就同意了,他们就照办。
白天的时候,知县岳东升果然来了,不但自己来,还带来了仵作。

可是仵作验尸后发现了异常:
第一是该具尸体身着新衣服、新鞋子,根本不像是无主的尸体;
第二是该尸体嘴中有黑色残留物,剖腹后,发现乃是中毒致死。
保长和两个年轻人一看,傻眼了。因为根据《大明律》规定,盗尸之罪比丢尸之罪更重。丢尸无非是打一顿,盗尸直接就是“杖一百、流三千里”。
知县岳东升立即令人把保长和两个年轻人锁拿,等候处理。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知县岳东升在仵作验尸完毕后,也知道了结果,却依然没有离开,反而在衙役搬来的椅子上坐下来休息,一下等到中午。众人也不知道岳东升知县意欲何为,也没人敢问,都跟着一块等。
结果很快就出现了,忽然从远处跑来一个女子,穿着孝服。
该女子正是开头所说的王氏,她来告状,说自己的丈夫尸体被盗。
原来知县岳东升看似空耗时间,实际是在等尸体的家人。
因为新坟尸体被盗的消息传到王氏的耳朵里,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王氏急慌慌赶到,也是因为做贼心虚。
不过知县岳东升倒是沉着,说你可知根据我朝律例,禁止妇女出面告状?
王氏说知道,只是丈夫是独生子,又无亲属。
但知县岳东升说,那也可以让你丈夫的朋友、近邻等人,都可。
王氏犹豫了一下说,那我邻家表哥,可否?
知县岳东升同意,柳逢春便从人群中走出来。
岳东升见柳逢春和王氏眉目交流的眼光,心里便察看出一些端倪,已知这二人必有问题。接着便是审问,柳逢春和王氏配合默契。岳东升也不急,慢慢问,慢慢引,直到亮出李禄胃里的铅物。两人表情、语气已经不再自信、从容,稍露慌意。
最终,知县岳东升对王氏和柳逢春说了三条:
其一是王氏和柳逢春,你们自小为邻,但王氏已出嫁外县,柳逢春为何不避讳男女授受不亲,还来此两人一起,想必是必有奸情。
其二是你们为了长相厮守,故而谋杀了本夫李禄。
其三是你们为了谋杀,先是麻烦李禄,又趁其昏迷,从口灌入铅水,使其毙命。
“如今,证据确凿,还有何抵赖?从实招来,免受大刑之苦。”
王氏和柳逢春见事已至此,抵赖无非是多受些皮肉之苦,乃招供认罪。

案情已明,接着便是拟罪,根据是《大明律·刑律·人命·杀死奸夫》之条:
“妻妾因奸同谋杀死亲夫者,凌迟处死,奸夫处斩。”
王氏,被拟凌迟处死。
柳逢春,被拟为斩监候。
结语:该案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从情感上说,王氏和柳逢春是相爱的一对爱人,他们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是可歌可泣的。但是从理性上来看,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就使用谋杀本夫的手段,却是超过了人性的底线,太过残忍了。
当然追根究底,祸根还是古代的婚姻制度。倘若,婚姻自由,王氏就能选择自己的幸福,这样,也就不用为了爱情,而杀人了!
(作者:案先生,女,80后,历史专栏作者)
参考资料:明史,大明律。
鲍姓起源和来历:姒敬叔受封于鲍地而来(鲍叔牙的后代)
鲍姓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源自姒姓,是夏禹的后裔鲍叔牙的子孙,鲍叔牙的父亲姒敬叔被赏赐了一块封地为鲍地,于是鲍叔牙便以邑为姓,传承给了后代。二是源自伏羲氏,伏羲氏当时交会了人们烹饪,所以也被称为庖牺氏,后裔有部分以谐音“鲍”为姓。三是源自芈姓,是春秋时楚国大夫申鲍胥的后裔。鲍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姒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27:4100001988年海军司令张连忠视察山东供应站,站上秤后大怒:撤掉站长
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开始服役。对于辽宁舰,如今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之前是前苏联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瓦良格号”。这艘瓦良格号能够来到中国,是一代又一代的海军将领不懈努力的结果,刘华清、徐增平等英雄的名字都镌刻在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之上!这些航母英雄中还有一位,就是刘华清的继任者,中国的第四任海军司令张连忠!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2:37:070005大奸臣秦桧作两句诗 现在竟然广泛流传 还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大奸臣秦桧,这个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竟然作了两句诗,而这两句诗居然在后来广泛流传,甚至成了老师们口头禅的一部分。这无疑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也引发了许多人的好奇心。一、秦桧历史人物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12-02 11:52:110000埃及历史造假是事实吗 古埃及的文明是否真实
埃及历史造假不是真实的,古埃及是世界上四大古国之一,古埃及文化也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埃及这个沙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能够形成这样十分古老的传统文化,十分不容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埃及的历史十分的伟大。但是世界上很多考古学家对于埃及的历史是否真实提出了很多的疑问。一、为什么许许多多的高学家说埃及历史是假的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08:430001廉颇简介: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老后入楚死于寿春)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将领,有过许多优秀的战绩,与李牧、白起、王翦等人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而廉颇最出名的应该是他与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的美谈了,而关于他负荆请罪的轶事也流传久远,那么廉颇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廉颇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12:5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