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杀上香女子,埋于梨园之中,世人感叹:好一对恶毒淫僧!
(说历史的女人——第1453期)
史上多奇事,人间多奇案。
公元1595年,即万历二十三年。
在福建省南平府永安县发生了一起案件,该案件因为线索缺少,半年都没破,一度成为当地的疑案。那么这件奇案到底有何古怪,最后又是如何破解,且看本期细说。
案件的起因是永安县曾节,到永安县衙门递上诉状,所诉事情是:
他的妻子甘氏在一个月前接到其母生了重病的消息,恰好当时家里正忙,便想让妻子甘氏回去少呆时日早些回来。可是妻子甘氏回去了一个月有余,还是没有回来,于是他就到岳母家去叫妻子。岂料小舅子甘尚却说妻子甘氏在半月前已经回去了,可是妻子甘氏根本没有回来,定是甘尚谋害了妻子甘氏才有如此说辞。
永安县曹知县刚看了诉状,紧接着就又接到了甘尚的诉状。
甘尚在诉状里,称曾节谋害了他的姐姐甘氏。
明代时期,尤其是嘉靖之后,双方互控几乎成为一种风气。面对曾节和甘尚的互告,永安县曹知县只好升堂问案。双方各执一词,如诉状所说。曹知县只好提审双方村邻,以寻证据。
结果:曹知县提审曾节的村邻,人们都称看到甘氏离开村子,但并没有回来过。再提审甘尚的村邻,都称甘氏确实来过,但也确实看到在半个月前被甘尚送出了村子。
不过在这里面有一个细节:那就是甘尚把姐姐送到村外大路上后,就和姐姐甘氏告别,回了家。而那个大路口离甘氏之家,还有5里之地。
但是曹知县并没有看重这个细节,而是对曾节和甘尚施加刑罚,想从二人口中听到别样的结果,但是无论如何施加刑罚,二人都如上所述。曹知县无奈,只好把二人都关进监狱,把此案列为疑案,等着慢慢破。可是这对于曹知县来说,没什么,但对于案犯嫌疑人甘尚和曾节,却苦了。失去自由是小事,家里的活耽误下来,对于农人而言,那是损失可是不言而喻的。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朝廷派来的录囚官员。

这次到永安县录囚的是韩邦域,此人是万历十四年考中的进士,后历任各处,最后官拜监察御史。这次,韩邦域来永安县录囚的时候,其职位正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按福建。
监察御史翻阅卷宗时,见到该案被列为疑案,就很好奇,可是打开看了之后,认为此案的疑点十分明显,那就是甘氏的失踪,一方是其丈夫,一方是其亲弟弟,而且两人都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因此可见谋害甘氏者必然不是此二人,而是另有其人。
那么甘氏到底在哪里失踪呢?疑点自然就在其弟甘尚送她到大路后到家的那5里路。在这5里路上,甘氏到底遇到了什么呢?这是案件的关键所在。
监察御史韩邦域锁定该疑点后,就带了两个随从,换上便服前往调查。
韩邦域沿着甘氏所走的5里路走了一遍,发现那一段路上,并无疑点,只有一座寺院,名叫高仰寺,寺内有两个大和尚。
从表面看来,什么疑点也没发现。但是韩邦域认为,这5里路,除了高仰寺,别无它物,虽无疑点,也不能排除其嫌疑。破案就是要调查线索,所以韩邦域回到府衙后,就谋划了一个计策。
古代的官员为官各地,一般都有自己的亲随,监察御史韩邦域也不例外,他有一个心腹亲随叫唐华。
监察御史韩邦域叫来唐华,暗中交代一番,第二天一早,韩邦域找了一个借口,打唐华了一顿,把他赶出门去。
唐华怀着愤恨之情来到高仰寺,拜见寺内的寺主大和尚真聪,表达出家之意。寺主大和尚真聪见这后生面容英俊,生得乖巧,心里顿生好感,便心动答应,为其剃度。
却说唐华作为监察御史韩邦域的亲随,原本就是见多识广,眼明手快,聪明伶俐,极会办事。所以,伺候好两个老和尚真聪和真慧,对于他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不久之后,唐华和真聪、真慧两位大和尚便无话不谈,在吃肉喝酒的醉生梦死中,真聪和真慧一时酒醉开心,加上对唐华已经是无比信任,便把奸杀甘氏一事说了出来。
于是,唐华赶紧设法把这个秘密告诉了监察御史韩邦域。
韩邦域得到这个信息后,立即采取手段,带着一干人等,包括地方官员,突然出现在高仰寺。
高仰寺内的大和尚猝不及防,不知道这些官员到此有何贵干,正在疑惑间,二人已被衙役拿下。
此时的唐华早已脱了僧衣,换了自己的便服,带着帽子,跟在韩邦域身边。
在唐华的暗中提示下,监察御史来到寺院后面,只见一片偌大的梨园。
众人不知道监察御史韩邦域来梨园有何贵干,只见韩邦域在梨园中散步般走,走着走着在一棵梨树前站住了脚步,令衙役开挖。结果竟然挖出一具半腐的女尸。韩邦域令仵作检验,发现该女尸乃是被勒死。
接着,韩邦域对真聪、真慧和尚进行审讯,两人见证据已经出现,抵赖也无意义,便如实交代了罪行。

事情的原委:
当日甘氏被弟弟甘尚送到大路口后,两人分别,甘尚就回去照顾生病的母亲,而甘氏就独自回家。当时大路口离甘氏夫家仅5里之地,况且是大白天。
可是甘氏是个孝顺的女子,一路上都在惦念母亲的病情,恰好走了约摸三里左右,看见了那个高仰寺。甘氏就想去寺庙上个香,给母亲求个平安。
谁料甘氏进到寺庙进香时,寺内的大和尚真聪和真慧见甘氏生得貌美,又独身一人,便心生邪念。先是以计哄骗,说寺庙后院有一尊菩萨最为灵验。此时为母祈福心切的甘氏哪里会怀疑,所以就跟着到了寺庙后院。
甘氏到了后院,才忽然觉得异样。可是想退出,哪里还有机会呢!
真聪和真慧,两个胖和尚,从后面强架着甘氏,把她拉入禅房糟蹋。
甘氏是个烈性女子,被糟践后,说要回去禀告丈夫,把他们告到县衙去。

真聪真慧一听,害怕了。因为根据大明律和尚犯奸那是重罪。
真聪和真慧两人一合计,坚决不能放甘氏回去,可是留在寺内也不安全,因为寺内常有香客来往,被发现了还是麻烦。于是,两人就勒死了甘氏,把她草草埋在寺后的梨园之中。
直到被抓捕,两个淫僧才发现“奸细”是唐华。
既然案情已明,接着监察御史韩邦域就对此一对淫僧进行拟罪,法律依据有两条:
第一是《大明律·刑律·犯奸·居丧及僧道犯奸》:
“若僧尼、道士、女冠犯奸者,各加凡奸罪二等。”
第二是《大明律·刑律·人命、谋杀人》:
“凡谋杀人,造意者,斩。从而加功者,绞。”

此案两个淫僧,先是奸污甘氏,后又勒死甘氏。罪行深重,不分首从,被拟罪斩立决。
结语:真聪真慧奸杀上香女子,然后埋于梨园之中,当时世人纷纷感叹:好一对恶毒淫僧。当地百姓,得知此事,也毁掉了该寺庙。幸好,在韩邦域的巧妙设计下,破得此案,二人被判斩立决。不然,这一对恶僧,还不知道要逍遥多久!
该案的启示是,作为普通老百姓,防人之心不可无。甘氏作为一个独身女子,因——为母祈福心切,疏于对人的防备,导致了自己的厄运。
反之则是这一对和尚,原本出家人该慈悲为怀,四大皆空,而此二人却六根不净,心存魔障,不仅害了他人,更害了自己,最重要的是还玷污了佛门之名,实在是罪大恶极!

(作者:案先生,女,80后,历史专栏作者)
参考资料:明史、大明律。
三国水镜先生是谁,就是司马徽(魏蜀吴最后的收割者)
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三国时期是个最特殊的,导致这个时代存在的原因,自然不仅仅是天意,还有人为因素。经常有人说水镜先生就是三国的幕后boss,那么这个水镜先生是谁呢,其实就是司马徽了,史书上少有记载,但稍加分析,却觉得这个人真的太深藏不露了。揭秘三国水镜先生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5:40:470000一个英国女子,1981年来中国,拍到了未破损的“大唐十八陵”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莫过于汉唐,尤其是唐代。唐代彻底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年混乱的局面(隋代兴盛一时,但很快又乱了),接连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样的辉煌!从唐高祖初兴到末代唐哀帝,大唐全部帝王中,除昭宗李晔、哀帝李柷外,其他18位帝王陵墓,全部建在关中,号称“大唐十八陵”。目前,“大唐十八陵”进行过考古勘探的仅7座,为什么不全部挖出来呢?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4:33:0800042012年上海一小偷入狱不吃米饭,引狱警怀疑,查明后立马改判死刑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王洋洋编辑/SHI2012年上海监狱里,狱警看到一个犯人不吃米饭喜欢吃面食,心里非常疑惑,顺藤摸瓜查了下去,没想到居然查出来一桩连环杀人案并且在逃17年的凶手。这位不喜欢吃米饭的犯人名叫卫求。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41:490001邓尼茨为什么没有死刑,邓尼茨和山本五十六谁更厉害
有人好奇邓尼茨为什么没有死刑,因为其他的德国将领最后的判决都比邓尼茨要严重,像是雷德尔因为发动侵略战争被判无期,凯特尔因为反和平密谋罪、战争罪、反人类罪等直接被处以绞刑。但是邓尼茨不同,他只判了十年的监禁。邓尼茨为何不被判死刑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8:27:230002画圣是谁 吴道子为什么是画圣(吴道子)
中国古代文学方面有诗圣画圣的称号,诗圣是杜甫,画圣则是吴道子,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在古代画史上被称作为画圣,出生于公元前685年,从小便追随书法大家张旭和贺知章学习书法,后来开始转攻绘画领域,逐渐掌握了绘画的绝妙技巧,在未满弱冠之龄时,就已经成为了知名的画家,吴道子的绘画艺术在整个唐代时期对绘画领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正因如此他被后世尊称为画圣,后来他的徒弟也接替了画圣的称号。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06: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