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李师师:多少世人爱慕她美丽的容颜,多少词人为她倾尽笔墨
文/华之
北宋名妓李师师有多美,当时有诗这样赞颂:
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
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即使诗写到这份上,最后一句“费尽丹青描不得”,似乎还有太多意犹未尽的遗憾。看来,美人之美,确实是超越语言局限的。
而在北宋皇帝宋徽宗的眼里,李师师简直就是一个国际超模,因为她长得太国际范了:眼睛又细又长,嘴唇又厚又肉,眼神若即若离,神态若水若冰,说话燕吲莺啼,纤腰盈盈一握。加上李师师又精通琴棋书画,“人风流,歌婉转”, 这样的美是兼具野性和侵略性的,宋徽宗一入眼,就再看不得那些时刻端着拘束着的后宫嫔妃,被一个李师师弄得神魂颠倒。
风流成性的宋徽宗,还专门用他独一无二的瘦金体,为李师师写了一首词,香艳至极,有点熟过了,这里就不再提了。
除了宋徽宗,北宋还有一大帮词人,也为李师师深深着迷。

著名词人张先,专门为李师师新创词牌《师师令》,词中这样写道: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粉色有,天然春意”,称赞李师师皮肤好;“唇一点,小于珠子”,夸的是樱桃小口;“纵乱云垂地”赞的是头发黑且直。文人有文人的好,虽然有时候有点酸腐,动不动就寄情千里,但写出的词却果真风雅,讨女子喜欢。
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晏几道与李师师也有交游,他在给李师师创作的词《生查子》里写道: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晏几道赞美李师师,不直接说她的容貌,只说她眉画得好,腰又细,长得比颍川的鲜花还美,一笑值千金。晏几道一生添词多为青楼女子,虽然他家世优越,即使身为落魄贵族,内心也总是端着,楼台高锁,但对于女子,他像贾宝玉一样,有天然的天真和深情。
另外还有著名词人秦观,也给李师师写过词,相较晏几道,秦观的伤感是骨子里的,他一生有无数段情感纠葛,每一段都用情颇深,所以,他写给李师师的词,除了增加风韵神采之外,又多了内在的哀怨和相思。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假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读这首词,尤其结句:“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觉得词人稍稍有点自做多情,只是不知道这份情意,师师是否在意。
其实,在和李师师交往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还是大才子周邦彦。周邦彦虽年过不惑,但他风流倜傥,而且很懂女人,来看他为李师师写的这首词:《洛阳春》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眉毛比春天的青山还要秀丽,可惜一直皱着。不要让清澈的眼泪沾湿盛开的花枝,否则恐怕花也要像人一样悲伤的消瘦。
虽有玉箫,却无心吹奏,让它闲置已久,因为知音太少。想知道她为什么天天倚着栏杆发愁吗,去问亭前的杨柳就知道。
李师师的美,多少人都已经赞美过了,李师师怕是早也听烦腻了,越是夸赞她的美,反而越是容易暴露男人的觊觎之心。而周邦彥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设身处地替李师师着想,想她的处境,她的困境,她的曲高和寡,她的万千心事。一个以色艺侍人的青楼女子,最恐惧年华流逝的利刃,时间一刀刀消切的,不只是红颜的碎片,还有日后越来越逼仄的生活道路,她的瘦,他惜,她的愁,他懂,见多了寻欢作乐从来只会轻贱自己的男人,李师师怎能不为这份绕开了情欲,放低了身份的懂得而芳心暗倾呢?
据《耆旧续闻》记载,李师师读罢此作“欲委身而未能也”,清真词于美人的体贴,于此可见一斑。

周邦彦的词华丽纤浓,柔宛清新,最适合秦楼楚馆里吟诗唱和,花前月下对酒小酌,而李师师最擅长的就是小唱。又因为这份惺惺相惜的懂得,周邦彥和李师师很快就成了亦师亦友的知己。有时候,就连周邦彥也会常常慨叹:“人生难得一知已,谁知知已在红尘。”如若不然,这般登对的才子佳人,或许还会有一段风流佳话流传千古呢。
在周邦彥写给李师师的词里,比这首《洛阳春》更有名的是那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剥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人们据此穿凿附会成李师师和周邦彥以及宋徽宗三个人之间的三角恋情:周邦彦居于京城时,与名妓李师师相好。宋徽宗赵佶听到李师师的艳名后,也来凑热闹,常微服私访到李师师家中。有一天,皇帝来时,恰好周邦彥也在,周邦彦只好躲在床下,大气都不敢出,却还要忍受心上人与皇帝戏谑调情、颠龙倒凤,心中痛苦可想而知。第二天,他将这段见闻,填了一首《少年游》。
至于这件事情的真假可以不去追究,毕竟已经事过千年,但就这首词来说,却真的是柔情款款,体贴入微,正如《清真词叙论》中说的:幽咽而不流于纤靡,富艳而不失之狂荡。正体现了周词“浑厚和雅”的特点。
除了这些闻名遐迩的大词人,除了更多叫不了名字依然如狂蜂浪蝶般慕名而至的狂浪子弟,《水浒传》里还记载了宋江对李师师的倾慕,以及李师师对浪子燕青的钟情,一个传奇的女子,背后自然会有许多男子来成就这段传奇。
但那爱慕她美貌的,总会在美貌的抛物线里渐行渐远,女人最终会把她的心泊在一个温暖向阳的地方,比如周邦彥的这首叫做《洛阳春》的词里。
陈世美的故事(铡美案)内幕,本是一名好官却被人诬陷为负心汉
陈世美负心汉的形象原来是一场阴谋。在民间流传了百年的关于陈世美的故事,戏曲《铡美案》原来是小人为诋毁陈世美特意杜撰的。陈世美原来是一名好官,并且与妻子举案齐眉,恩爱有加,根本谈不上负心汉一说。下面一起来了解这段故事的真相吧!一、陈世美是个大清官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17:050007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世界法医学鼻祖(被誉为法医之父)
提到宋慈我想应该很多但凡懂点历史的人听说过他吧?就算没听说过也应该看过《大宋提刑官》吧?他是我国历史上南宋时期著名的“法医专家”,那么你知道我国的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吗?它就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被人誉为“世界法医之父”,开创历“法医断案”的先河,下面我们便来一起看看他的历史介绍!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世界法医学鼻祖世界法医之父,宋慈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3:24:050000丈夫疑妻被奸杀去报案,但验尸后,案情逆转结局令人唏嘘
(说历史的女人——第1485期)万历六年,即公元1578年。在徽州府歙县(shexian),发生了一起案件,丈夫怀疑妻子被奸杀去县衙报案,但验尸后,案情逆转结局令人唏嘘。具体是怎么回事,且看本期细说。首告之人叫邓魁,他起诉之人叫张学礼。邓魁所控事件为:张学礼觊觎妻子俞氏姿色,趁他不在家的时候,私闯其家,奸杀其妻,又窃盗妻子首饰及财物。此事,有邻居章八为证。0004匈人是什么人:古代游牧民族(猜想与匈奴有关)
在古代中原地区的土地比较肥沃,山清水秀,因此也就发展出了许多的朝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要发展得比其他地方完善,而匈奴的条件比较恶劣,因此许多人都是靠抢劫为生,古代常常受到他们的侵扰,后来西方却有匈人的说法,他们会是同族吗?匈人是什么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1:53:130000三国时期四大毒士 促使天下苍生流血更多(诸葛亮也是毒士)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各为其主,贡献出了许多计策,让三国时代呈现出了诸多精彩。然而在三国时期有四个人虽然是谋士,但用毒士来称呼可能更贴切一些,因为他们的策略导致天下苍生流血更多。这四个人都是谁呢?三国时期四大毒士李儒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48:5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