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娶3妻,为何最爱是润之?原因点透爱情之所以美好的真谛
(说历史的女人——第1393期)
苏轼生命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心心相印的妻子王弗,一个是知冷知热的第二任妻子王润之,还有一个是懂他敬他的侍妾朝云。

可以说苏轼是幸福的,妻子王弗是人生路上的陪伴和指引,知已朝云是灵魂上的契合与追随,而王润之,这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女人,恰恰给予苏轼的是柴米油盐的日子,细数流年的庸常。
梳理苏轼的诗词,年青时,一腔济世救国的豪情,他写《刑赏忠厚之至论》、《留侯论》、《教战守策》,写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忧国忧民,针砭时弊,希望宋仁宗能“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他和杜甫一样,有“致君尧舜上”的壮志雄心。
后来王安石推行变法,宋神宗是最大的支持者。而苏轼反对新法,站到朝廷的对立面,从此开启了人生一贬再贬的贬谪模式。
被贬密州时,苏轼对朝廷还抱有希望,慨然写下“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样踌躇满志的诗句。
及至经历了“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被贬黄州之后,苏轼心境已无比凄凉,看那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鸿,谁人想不到苏轼傲岸孤独的背影呢。但同时,他也是惴惴不安的,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 一场生死劫难,苏轼已看到了大宋政坛的深度和黑暗。
黄州四年,苏轼的人生模式逐渐从追求向上到追求向外打开,当他的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山川风物的吸引,州郡长官的礼遇,当然,还有妻子王润之不离不弃的照顾,终于使他拔开阴霾,直面人生,而又超然物外。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他“回首向看萧瑟处”之后,给他的人生做得总结。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黄州的最后时光,苏轼已从容如斯。

后来,苏轼又被贬到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颗小小的荔枝,便是他安心的理由,他已学会从苦难里淘到的快乐,这种随遇而安,以苦为乐的生活态度,再也没有什么人生险境能困扰到他了。
也是在这种人生厉炼、升华,滤尽滓渣的过程中,苏轼渐渐体会到日常生活的可贵,而陪在他身边经历繁华和落寞,低谷和巅峰,一直不离不弃,默默无闻的王润之,终于也显出她的可贵和美好。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在黄州,苏轼任团练副使,官位极低,微薄的俸禄不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为了生计,润之和他一起采摘野菜,耕种稻田,割草盖雪堂,尽管“日炙风吹面如墨”,她也甘之若饴,无怨无悔。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在给友人章子厚的书信中,苏轼兴致勃勃的记载了一件事情:一头耕牛发病,气息奄奄,精于医术的牛医不知所措,朝夕相处的老妻却懂行,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其实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苏轼却郑重其事大书特书,他分明是在向友人倾吐自己和妻子乡间生活的愉悦,轻逸。
“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一顿夹杂着大麦、小豆的粗杂粮饭,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润之还大笑着称它为“新样二红饭”,苏轼他们一家人,真的是吃出生活的另一番滋味了。
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话:客曰:“今者薄暮,举纲的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那位说“我有斗酒”的妇人便是王润之了。
苏轼有诗,润之有酒,润之知道自己的丈夫才华横溢,他的天才需要“诗酒趁年华”的自我放飞。

但润之也知道自已的丈夫是俗世里一个普通的男人,所以就为他备下了日子里的那份寻常,等丈夫看透世间风景,转身,好和她一起看细水长流。
这首《蝶恋花》,是苏轼写给润之的,全词如下: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润之生于闰正月初五,在初春这个江柳微黄万千缕的美好季节,苏轼特意买鱼放生,为润之祈福。只是此时,苏轼已是六十一岁的老人,而润之已经亡故三年了。
斯人已逝,过往却历历在目。苏轼回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苏迈、苏迨、苏过,润之疼爱的不分彼此,虽然苏迈是前妻王弗的孩子,这是最让苏轼感念的地方。温柔,贤惠,善良,在苏轼眼里,最美丽的女人就是润之的样子了。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男人一生在心思和精神上有那么奇特难言的惊险变化,所以女人只要聪明解事,规矩正常,由她身上时时使男人联想到美丽、健康、善良,也就足够了。”
王润之是最平凡的一个,却也是苏轼最依恋最放不下的那一个。
苏轼死后,留下遗言,和润之葬在一起。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爱情最美的样子,大约就是柴米油盐,长久为伴的平凡和日常吧。
(文/华之,女作家,电视台总编)
尤姓起源和来历:沈姓为避讳王姓改姓(去掉三点水变尤)
根据尤氏族谱来看,尤姓始祖是一位叫做沈城的人,当时他为了避免和贵族的名字发生谐音冲突,于是将沈的三点水去掉改为了“尤”,最终他的后代也就因此为姓了。当然也部分尤姓分支认为尤姓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因为在沈城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尤氏崇礼、崇仁和崇义兄弟,所以他们大多是以尤崇义为尤姓始祖。尤姓起源和来历尤姓起源和来历目前有三种说法:1.源自沈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29:160000蜀国:文有智圣诸葛亮,武有五虎上将,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呢?
三国历史是我国古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段历史。魏、蜀、吴三国,他们三者之间的尔虞我诈、恩怨情仇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三个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上演的一幕幕战争,给今人增加了无数百无聊赖之后的精神食粮。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更是把《三国演义》当成了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甚至阴谋诡计的教科书。我要新鲜事2023-08-09 20:28:490000而立之年是多少岁,男人三十而立(表示该成家立业了)
不同年龄段的称呼都是有讲究的,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而立之年是多少岁,那么你知道为什么30岁的男人被称为而立之年吗?男人到了30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已经能够自立自强,该成家立业的时间段了。而立之年指30岁的男人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02:020003叶卡捷琳娜女皇一生:俄罗斯唯一称大帝的女皇(中风去世)
叶卡捷琳娜女皇通常指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父亲被封为安哈尔特-采尔勃斯特公国的公爵。索菲娅幼年时父亲在外服役,而母亲常年住在巴黎,因此她常常与同龄的孩子玩耍,后来她被伊丽莎白女皇看重,于是跟母亲前往俄罗斯做客。叶卡捷琳娜女皇的一生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2:01:1300013曹操一直被都称为丞相 他为何有这个称号(曹丞相)
曹操在公元208年被汉献帝任命丞相。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有一个称号一直伴随着他,那就是“丞相”。在古代中国,丞相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最高官员,负责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只有具有极高政治地位和才能的人,才有资格担任丞相之职。天下大乱我要新鲜事2024-01-24 21:13: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