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萨蒂制有多恐怖?用“残忍”一词都不足以形容
(说历史的女人——第1375期)
村里人支持把寡妇带向河岸,并把她压缚在火葬用的柴堆上。
——警察主管沃尔特·厄尔
印度的萨蒂制有多恐怖?为何说用“残忍”一词都不足以形容?如此之说,绝非信口妄言。本篇将通过印度历史史料进行粗略证实,以帮助各位朋友更加深入了解印度的历史、风俗和文化。
其一:何为萨蒂?
在印度历史上,所谓萨蒂,就是指丈夫去世之后,其妻子不管是出于被迫还是自愿,用丈夫所用的遗物点燃准备好的柴堆,进行自焚,以实现殉夫之目的。该陋习日久,遂成一种可怕的制度。

有关萨蒂制度的历史,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于原始的西赛亚风俗,但是该风俗经过雅利安人修改之后,变成了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行为,原本自焚殉夫是一种是极其残忍的行为,但是在雅利安人的原始信仰中,因雅利安人的火崇拜,就把自杀殉夫演变为在火中净化和重生。
该习俗在印度,主要在拉其普特人、婆罗门、刹帝利种姓集团流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印度的低种姓家族也开始实行自焚殉夫,不过这些低种姓种姓家族采取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族的地位。(拿着女性的生命来作为一种筹码,实在是惨不忍睹。)根据史料统计,单单在1823年一年,在印度婆罗门集团发生的萨蒂事件有234件,在刹帝利种姓集团发生的萨蒂事件有35起,发生在首陀罗种姓集团的萨蒂事件有292起。
第二种说法来自印度神话,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所谓萨蒂是人名,即梵天的儿子塔克沙的女儿。这个女儿到了结婚的年龄,塔克沙就邀请众神来参加一个叫斯瓦亚马拉的宴会。该宴会目的,主要是从众多求婚者中为心爱的女儿选择一个中意的配偶做丈夫。
但是塔克沙组织的这次招婿活动出现了意外:塔克沙瞧不上湿婆,所以没有邀请他,但是他的爱女却芳心早已许给湿婆,所以到了塔克沙的爱女丢花环的时候,她没有把花环丢给宴会上的众神们,而是丢在了宴会之外的空中湿婆那里。
此种方式类似中国古代的抛绣球招亲,都是公开举行的,自然要接受最后的结果。因此既然湿婆得到了花环,尽管塔克沙不喜欢湿婆,也不得不接受这门婚事。就这样,湿婆和塔克沙之爱女萨蒂皆为夫妻。
按说已经成为一家人,本该更加亲密才对,但是结果却并非如此,往后湿婆和塔克沙的矛盾日渐加深,甚至导致了萨蒂之死。
后来的矛盾起因是梵天召开众神大会,湿婆先到,在其岳父塔克沙来到的时候,湿婆没有站起表示尊重,让塔克沙很恼火。因此后来塔克沙召开家族重大祭奠活动的时候,也拒绝湿婆参加。湿婆当然也不开心,可是作为塔克沙家族一员的萨蒂为了表达对家人的感情,她不顾丈夫湿婆之劝回去参加了活动。这事激怒了湿婆,萨蒂从此遭受冷遇和羞辱。萨蒂回来后,为了向丈夫表达自己对他的忠诚之心,纵身如火自焚而死。
该神话对印度人影响深刻,所以女人为了表达对丈夫的忠诚,就要选择萨蒂之法自焚名节。

第三种说法也是一个传说。
该传说的主角是一位美丽的女神,叫娜拉亚尼·萨蒂玛塔。
她出生于公元949年,在公元957年出嫁卡拉赛恩吉为妻。
公元959年,她追随丈夫,前往丈夫的故乡居住。
可是很不幸的是,在途中发生了意外,他们再也没能走到丈夫之家。
因为酷热,他们在一棵大榕树下休息,卡拉赛恩吉在熟睡中竟然被一条毒蛇咬死。
娜拉亚尼见丈夫去世,非常伤心。
她就找到附近的牧人,请求牧人帮忙,准备了火葬的柴堆。
接着,自己抱着丈夫坐在柴堆上,请牧人点火,就这样追随丈夫而去。
因为娜拉亚尼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忠诚,从而得到人们的爱戴和赞颂,被称之为女神。
结语:
对于这三个说法,不管是处于古老习俗,还是古印度神话传说,它们最终都实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对女人命运的束缚,把女性命运紧紧捆绑在了男人身上。女人不再单纯是丈夫的妻子,更多的时候充当的是丈夫的奴隶,甚至附属品。
也就是说,离开了丈夫,妻子将无法独立存在。不仅不具备独立的人格,连个体的肉体也不能存在。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束缚不仅在活着,连死后也存在。
而且妻子必须通过自焚,烧掉自己的肉体,和丈夫的尸体一起毁灭消失,才能实现自己的完整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如此之法,比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更为可怕。

中国古代之殉葬,一般仅限皇帝,而古印度之萨蒂制度,则渗透于整个社会。
更为令人后背发冷的是,在古印度为丈夫自焚殉夫的女性,很有可能会被人们奉为女神,加以颂扬。
这种极端鼓吹和支持女性献身的惨无人道的现象,对于女性而言,简直就是巨大的噩梦。
到19世纪的时候,在印度萨蒂还非常普遍。根据社会历史学家威廉·克思曾经针对该现象做过一项调查:
其一在1803年到1804年一年时间之内,在加尔各答30英里范围之内,竟发生了438起萨蒂事件,即438名妇女被迫或自愿走上柴堆,献出了生命。
其二在1815年到1824年,在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发生萨蒂事件6632起。
其三在1815年到1828年,仅孟加拉发生萨蒂事件8134起。
萨蒂如此残忍,但是直到1829年才因为孟加拉总督威廉·本迪克的努力,颁布了《孟加拉萨蒂法规XⅦ》,禁止焚烧寡妇。虽然该事件被列入法律,但是民间依然屡禁不止,印度女性的噩梦依然没有停止。
正如德国诗人卡洛琳的这首描述萨蒂的诗,其中这样写道:
“妇女走向印度河岸,
走向烈火中的死亡。
她们在青春里,与自己的丈夫一同逝去,
没有犹豫,没有歌声,
身着华丽的服饰
……”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小妖)
参考资料:《加尔各答公报》《印度史》《卡洛琳诗选》等。
古人使用金银作为货币 那他们做买卖时如何找零呢 有哪些方法
使用碎银子找零、使用铜钱进行找零。古代使用金银作为货币时,人们在买卖中需要找零。为了解决找零的问题,古人采用了这些方法。1.他们可以使用碎银子找零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1:07:570000风云帝释天怎么死的,长生不死却落得个身首异处
帝释天是《风云2》中的超级大反派,在帝释天的身份被揭开后确实是让人们感到惊讶,因为他竟然就是当年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在世间活了那么多年,帝释天凭着长生不老,早认为自己是神了,但最后帝释天怎么死的呢?甚至还是身首异处……揭秘风云帝释天之死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3:29:540003武则天后来权势很大,唐高宗李治为何不废掉武则天?
其实,李治并不是没有废掉武则天的打算,而是武则天太懂拿捏李治的办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看下李治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武则天又是如何“臭味相投”赢得李治的宠幸。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李治被武则天拿捏得死死地?这离不开武则天对李治“对症下药”式的拿捏。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45:060000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故事背景是真的(结局并不理想)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讲述的是秦淮河十三位风流女子牺牲自己拯救女学生的故事,这部剧在上映之后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据说这在当时是真实发生的,那么关于金陵十三钗的真实历史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3:52:010000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毒害民众/制约科学发展)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在太阳系,太阳是中心,地球等行星都围绕它运转。不过在过去,地心说传承了几百年,当时的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不动的,宇宙中的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那么,地心说是谁提出的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9: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