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亨利大帝的凶手 为何宁肯遭受“木靴”之刑 也不愿供出同伙?
(说历史的女人——第1314期)
人类历史是一个逐步蜕变的过程,也即从野蛮逐步蜕变向文明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在其发展中却经历了极其残酷的种种。也可以说,文明是在更野蛮的行径中催生或发展起来。正如学者堡子所说,善哺育了恶,而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以西方为例,在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就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转变过程,狂热、野蛮、痴迷、暴力、冷酷,以信仰为目标,却行了诸多违反人性的事。(当然,这在其后都经过了成功的纠正,才发展成为今天的状态,并且在其中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在当时,一个人,无论身份如何,如何胆敢挑战宗教信仰,就会遭到疯狂地对待,比如著名的亨利四世。
在法国历史上,作为法兰西波旁王朝的创建者和第一任国王,亨利四世对于法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其特殊的历史贡献,被称之为亨利大帝。
然而问题是:亨利大帝或亨利四世尽管身份如此显赫、地位如此高贵、执政如此贤明、人民如此爱戴,他依然没有逃脱自己生命的厄运——被暗杀。
而他被暗杀的原因,跟宗教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亨利四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仅解决了让法国深陷其中的宗教争端,即持续长达30余年的胡格诺战争;还积极推行新政,复苏了经济,使得法兰西重新展现出了新的勃勃生机。
在亨利四世安内之后,他开始筹划一场对西班牙的战争。但是问题又来了,依然是宗教问题:当初为了政治需要,亨利四世本人改变了自己所信仰的教派,从胡格诺派,改为天主教。
虽然胡格诺派和天主教都属于基督教,但是这两个教派却有一定的区别,天主教派属于基督教三大派之一(另外两个教派为东正教和新教),是最早的基督教教派,教徒众多,遍及世界各地。而胡格诺派则是一支创立于法国的基督教新教派,教徒有限。也正因此,原为胡格诺派教徒的亨利四世为了王位,改信主流教派天主教,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民众支持。
可是天主教不是某一国之教,在当时的欧洲诸国,教众极多,尤其是西班牙——西班牙的天主教势力非常强大。所以,当已经改信天主教的亨利四世决定向西班牙发动战争的时候,首先在天主教徒中先引发了巨大的骚乱。
在一些比较狂热的天主教徒看来,天主教徒为一家,而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就是对颇具威望的西班牙天主教的不敬之举。在这其中,有一位叫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的天主教徒,表现最为激进。
在他看来,必须要阻止国王亨利四世对西班牙的战争,而阻止的唯一办法,就是杀掉亨利四世。于是,经过一番准备,在1610年的5月13日,在法国的巴黎,他成功得手,行刺了国王亨利四世。
因伤势过重,亨利四世仅仅熬了一夜,第二天,即1610年的5月14日便驾崩了。
当然,刺杀国王亨利四世的凶手的弗朗索瓦·拉瓦亚克也被当局抓捕归案。不过问题是作为谋杀亨利大帝的凶手,他为何宁肯遭受“木靴”之刑的痛苦,也不愿供出同伙?这里面有三点值得说道:
第一点是判决的时机问题。
一般而言,想要从罪犯口中获取情报或信息,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期待或甜点,以诱惑之,使其有一种将功赎罪之侥幸心理。即便并不能真的达到某种宽恕目的,也要通过手段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再做处理。
但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的罪太过严重,毕竟谋杀对象并非一般凡夫俗子,乃是一国之国王,身份不同。所以,当局几乎没有给其任何回旋的余地,尚未审问,就直接对其宣判,判处死刑。
但问题在于,弗朗索瓦·拉瓦亚克被判死刑之后,当局认为谋杀国王应该不是弗朗索瓦·拉瓦亚克一人所为,乃应该是团伙密谋作案。于是,当局对弗朗索瓦·拉瓦亚克并未立即采取执行死刑,而是关进监牢进行审讯。
于是问题来了,倘若说在审讯弗朗索瓦·拉瓦亚克之前并未判其死刑,那么对于弗朗索瓦·拉瓦亚克而言,从理论上而言,至少还有死刑之外的转机,于是想从弗朗索瓦·拉瓦亚克口中得到同伙的信息,还有一定的几率。可是,当局首先已对弗朗索瓦·拉瓦亚克宣判,这样在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看来,不管是否供出同伙,都是一个死,那我又何必供出同伙呢?
为此,当局为了得到其同伙信息,也只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加大对他的酷刑力度。采取对其肉体进行残酷折磨,以实现其精神的妥协。可是当局的手段有效吗?下面我们就看看当局采取的是什么酷刑。
第二点是木靴之刑的残酷性问题。
当局为了从弗朗索瓦·拉瓦亚克嘴里得到同谋作案人的信息,一般的刑讯已经无效,于是审讯人员采取了更残酷的手段,即木靴。
所谓木靴之刑,就是把木楔钉进腿部的肌肉之中。
如此之刑,听来都令人肌肉发紧、神经紧张。
刑讯人员在专门实施刑罚的酷刑室内,用大锤把第一根木楔钉进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的腿部之中时,弗朗索瓦·拉瓦亚克本能地发出了惨绝人寰的惨叫声。当刑讯人员把第二根木楔也钉入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的体内时,弗朗索瓦·拉瓦亚克在痛苦地尖叫中祈祷起来:
“我是一个罪人……请法官不要使我的灵魂陷入绝望……”
但审讯人员不要听绝望的祈祷,他们只要答案——同伙是谁。但弗朗索瓦·拉瓦亚克在祈祷中获得更大的力量,使得他的承受能力变得更强大。
刑讯人员只好不断往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的腿里钉入木楔,直到把弗朗索瓦·拉瓦亚克的腿彻底搞残废。
审讯人员没有从弗朗索瓦·拉瓦亚克这里得到任何信息,原因可能跟酷刑本身也有关。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一个人一旦开始决心承受酷刑,如果其意志还特别坚定的话,酷刑越残酷,反而会增加其精神的对抗力,甚至会使其精神更加亢奋,产生类似受虐狂般的快感。对于弗朗索瓦·拉瓦亚克来说,他原本就知道自己的结果是死,进而木靴之酷刑不但没有令他屈服,反而可能使其精神更加兴奋,所以他就更不可能供出同伙了。
第三点是信仰的狂热问题。
对于弗朗索瓦·拉瓦亚克而言,过早的宣判和酷刑只能是他拒绝透露同伙的因素之一。我们要知道,弗朗索瓦·拉瓦亚克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天主教徒,而且不是一般的信徒,而是十分狂热的那种。在中世纪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见。他们对于信仰的赤诚,已经超越了生死,所以为了保护伟大的西班牙天主教之尊严,为了阻止亨利四世带着法国大军对西班牙开战,弗朗索瓦·拉瓦亚克是早已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在这样的信仰之条件下,审讯人员在首先判其死刑之后,再以酷刑相逼,想从他口中套出同伙,这简直就是难于上青天。
结果这个刺杀案,最后法庭只能以弗朗索瓦·拉瓦亚克一人杀害亨利四世判其死刑,后因其受木靴之刑太过严重已经不能站在邢台之上接受处死,只好换方式将其处死。(文/说历史的女人·案先生)
参考资料:《中世纪历史》。
“性相近,习相远也” 到底是什么意思?多数人可能只理解表面!
(说历史的女人——第847期)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估计大多数人可能只理解表面!其深层意思,很少有人去思考和探究。这句话的意思本身很简单,就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的不同影响才相距甚远了。孔子这一段话,对吗?对。但孔子不知道对在啥地方。孔子这一段话,错吗?错。但孔子不知道错在啥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25:240000匈牙利国家的议会问题是什么?以及议会起始的原因?
#历史开讲#讲到宪法政务问题就不可能不提及议会和议会中阶层的产生,它是宪法政务制度的表象或者说特征之一。之所以在这里讨论匈牙利的议会问题,主要在于安茹王朝是议会制度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8:520000清朝后妃年过50便不能再侍寝,不只是因为年老色衰,原因太现实
众所周知,在古代,女子地位真的很低!哪怕位份尊贵的嫔妃,同样要看人脸色生活。那些生不出孩子的嫔妃,更是晚景凄凉、无人可依。而纵观历朝历代,嫔妃的地位通常和生育能力挂钩,越能生孩子地位越高。由此可见,“能否侍寝”对嫔妃们实在太重要!一旦身怀子嗣,便能一步登天、改变命运!既然子嗣这么重要,为什么清朝后宫嫔妃年过50岁便不能侍寝呢?原因一:后宫势力盘根错节,以防外戚篡权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51:300001曹丕阻止曹操刺杀17岁神童,曹操:“我死后你镇不住他”
说到汉末三国时期的神童,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曹操的儿子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可是家喻户晓;曹操对自己这个儿子曹冲十分满意且骄傲,他经常跟群臣夸赞曹冲的聪明才智,甚至还有立曹冲为嗣的打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汉末年不止有曹冲这样一位神童,另一位神童也可与曹冲比肩,他还是曹冲最好的玩伴,名叫周不疑;这两位在当世都被人们称作神童,曹操也对他们都十分喜爱。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0:47:0300001999年,一日本富商在北京被捕,大喊冤枉,警察:你写句日文看看
1999年4月,武汉公安接到通知称,正在追捕的1.8亿诈骗犯毕立君疑似出现在北京,接到通知的武汉公安,马不停蹄的赶到北京,经过多方确认,基本上断定:一位来自日本的商人龙音立德就是毕立君本人,于是,立刻直奔龙音立德所在的酒店进行抓铺。“我是日本人,你们不能这样对待一个外商!”之前和毕立君打过交道的武汉公安紧紧盯着他:“你叫龙音立德?”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9:21: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