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韩信、岳飞三大名将被冤死,都因没读懂范蠡这句千古名言!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这样三位盖世名将,无论从个人谋略,还是从个人勇武,抑或从统军善战,他们都是军事史上当之无愧的翘楚俊杰。但是这三人都为当时之朝立下不世之功,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三个人,当时之朝很有可能是另一种结局。虽然如此重要,但是这三个名将却犯了一个共同错误,或有一个致命弱点,最终导致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结局。

先说白起。白起是秦国郿县人,具体就是今天的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白起极其善于用兵,被誉为孙武和吴起之后的第三大军事奇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最杰出的三大战绩:
第一战:白起成名之战。到秦昭襄王十四年,秦国强大,对于东方诸国都造成了威胁,于是最接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就联合起来控制住崤函险地,阻止秦军东进。但是秦国若想成就大业,必须东进才能以图天下,于是任用白起为主将带军出战。此次战役史称伊阙之战,秦军大胜,斩杀韩魏联军24万之众。白起也因此战一战成名。
第二战:伐楚之战。从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到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统帅的秦军展开伐楚战役,仅用两三年时间就将当时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楚国打得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与秦国相抗的能力,就等着秦国最后把他们收编。白起因此被封为武安君,所谓武安,即善养士兵,攻无不克,又善安抚百姓。白起也因此名动天下,白起之名更是令其他小国威风丧胆。

第三战:终结者之战。把此战成为终结者之战,是因为赵国作为最后一个相对来说还算硬气也有实力的国家,一旦被灭,秦国的统一之路基本就算大功告成。那白起在灭赵的过程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就是长平之战。话说秦国与赵国开战之初,并没占到便宜,而赵国大将廉颇防守有方,赵军固守丹河防线,与秦军对峙三年,秦军损兵折将,却没有打过去。此时秦军的主将是王龁。
接着秦赵之间的战争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调换主将。赵国换赵括以代廉颇,秦则换白起以代王龁。白起来到前线之后,秦赵之战,即长平之战才算正式开始。两军对峙三年都无力破解的局面被白起破解了。白起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对付赵军,自己亲自统领诱敌部队,一步步把赵军引入自己的埋伏圈,同时则另外派遣一直轻骑兵直接绕到赵军后方,奇袭了赵军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因此赵国前线的主力大军与赵国后方彻底被切断,一方面是信息切断,一方面是粮道切断。这简直要了赵军的命。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赵军彻底失去作战能力,被饥饿折磨得纷纷投降,但白起恐怕降兵过多,不好处理,于是采取40万降兵全被坑杀。赵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失去与秦对抗的力量。

总的来看白起一生,大小战役近百战,而无一败,真正的常胜将军。而白起所统领的重要战役,其实也都是秦国统一路上最重要的战绩。也就是说,白起对秦统一起到的作用可谓无可替代。在后来秦对赵进行最后的战役时,秦将连连失利,秦王派白起,白起赌气称病不去,于是秦王赐死白起。

接着我们来看看韩信。韩信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在韩信加入刘邦之前,刘邦几乎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对于他的死对头项羽而言,刘邦简直不堪一击。如果没有韩信,真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就是再懂帝王之术,但是也没机会展现,因为在武力上先被打残了。然而自得韩信之后,刘邦方面的情况就发生了惊天逆转。

刘邦被项羽赶到汉中,古时候去那鬼地方就等于等死了,交通闭塞,物产稀缺。刘邦自己也很悲观,认为没什么希望了。但是得韩信之后,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步步帮助刘邦不仅打出了汉中,而且一路打下来,平定魏国、代、赵、燕国、齐国、楚,把刘邦一生最恐惧的对手项羽逼迫自刎乌江。刘邦因此一统天下,建立大汉。但是刘邦担心韩信的才能,最后还是把他杀了。

最后再看看岳飞。岳飞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爱国名将的典范。在与金兵的交战中,一生大小战役数百战,收复失地,功劳卓著,在军中影响极大,但是最后却被莫须有之罪名杀害。

纵观以上三位古代名将之死,都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功劳太大,大到令皇帝都无法把控的地步。而这只是第一步,当皇帝无法把控他们的时候,率先给予警告,比如韩信,刘邦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贬官。但是韩信却不懂功成身退之理,至少学一学张良也行。但是他们不懂,当皇帝开始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干干净净的离开。一般而言,皇帝会念在功劳的份上留你一个活命。此时,我们得说到范蠡,范蠡可谓古今功劳之将相之典范,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按说功劳最大,但是其深知越王之人,其实历代帝王大凡如是。于是范蠡就选择离开归隐,其实张良学的就是范蠡。在范蠡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有这么几句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几句话堪称千古经典,能学而用之的,基本都有不错的结果。
唐朝75岁将军守土有功,拒绝封赏只要6个美人,4年后发现真高明
公元773年冬月,唐代宗的朝堂之上。端坐在上方的君王,一遍遍地向群臣强调着一位将军立下的汗马功劳,言辞间是止不住的喜悦之态。说至慷慨激昂之处,唐代宗甚至不顾君主威严,催促有关部门加快办事流程,他要让台下那位所立将军尽早成为尚书令。面对君王如此高的嘉奖,台下当事人郭子仪将军的脸上却不见半分得意。恰恰与之相反,在明白唐代宗旨意不容拒绝的情况下,郭子仪仍执着上疏,恳请皇帝收回成命。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0:15:10000064年周恩来接到蒋介石秘书一封来信,随即意识到:这是个良好契机
自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两岸都处于隔绝状态。但在1965年,周总理却派人大费周章在蒋介石老家浙江奉化找到了一个女人,还费尽心思将人送到了台湾。更令人惊讶地是,得知消息的蒋介石不仅同意了这个女人入台,还派了儿子蒋经国到香港接人,甚至亲临台湾机场迎接这个女人的到来。那么这个女人是谁,与蒋介石是何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0:15:430000刘骜简介: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和王政君之子)
刘骜是古代一个皇帝,其实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拥有飞燕合德两姐妹的皇帝,历史上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又许多,据说他还说过“吾将醉死在合德温柔乡矣”的话,历史传闻中经常将他描述成一个昏君,那么我们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刘骜吧!刘骜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41:290001秦孝文王嬴柱活了多少岁 秦孝文王登基三天就去世
秦孝文王赢柱又称安国君,他是战国时期秦国第35位君王,是秦昭襄王的一位次子,不过秦昭襄王死后,他登基仅仅只有三天便去世,那最终秦孝文王嬴柱活了多少岁,史料没有过于明确记载,不过最终还是由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出来。一、秦孝文王嬴柱活了多少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2:55:280000古代为什么先睡陪房丫头?测试男方是否有障碍(命运比较悲惨)
大家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度,据说在一些小姐出嫁之前,都是有陪房丫头先去和男主人同房的。在古代也叫做通房丫头,而且之后还要在房间待命。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古代是先和陪房的丫头睡。你知道通房丫头都要做什么吗?古代的通房丫头还可以嫁人吗?今天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古代为什么先睡陪房丫头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3:59: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