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历史意义?
(说历史的女人——第852期)提起大唐的和亲公主,我们总是会想到文成公主,而忽视金城公主的存在。比起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对大唐发展有更突出的贡献。她不被人想起,我觉得是因为金城公主没有文成公主嫁得好。因为不是每一个吐蕃王子都是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作为吐蕃最伟大的一个王子,作为神一般的存在,历任的王子都没有超过他,所以金城公主还是吃了没有嫁对人的亏,但这并不影响金城公主出嫁吐蕃所产生的历史意义。那么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历史意义?

以笔者之见,金城公主主要有四点特殊的历史作用,分别如下:
第一:金城公主是尖锐时刻战火的调停剂。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很受用。在松赞干布时期,大唐和吐蕃是互帮互助的好伙伴。但松赞干布去世以后,吐蕃与大唐的关系发展曲折。尤其是唐高宗之后,因为夺位事件的影响,整个朝廷都在大洗牌,朝局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边境自然受到了吐蕃的挑衅。
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利益区为西域,故大唐盛世时,对西域地区的绝对控制权不容侵犯,但在大唐动荡时,近水楼台的吐蕃岂能看着西域地区仍被大唐控制?因此可以说,西域由谁掌控,在大唐和吐蕃之间不是定论,而是靠实力来决定的。战争是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所以双方长期以来都是处于纷争状态,不过这个状态到公元702年得到了改变,唐将陈大慈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占领并控制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至此大唐对于吐蕃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从吐蕃方面来看,吐蕃争夺西域地盘的原因是因为松赞干布死后,其孙赤德祖赞还年幼,吐蕃大权被贵族噶尔·东赞域宋总揽。此人不顾大唐和吐蕃的友好历史,为了争夺新的土地、奴隶和财富,噶氏控制的吐蕃政权走上了侵犯吐谷浑的道路上,吐蕃对唐的政策也是由此发生改变的。但不变的是,他们始终没能战胜大唐。
后来,吐蕃方面担心惹恼大唐,被大唐反攻。吐蕃新的摄政太后没禄氏两次向大唐请求和亲,以实现和平共处,但大唐方面并没有立即答应,似乎是在试探和等待吐蕃的诚意到底有多大。在公元707年,吐蕃方面专门派遣使者带着千匹良马、二千两黄金作为求婚的诚意,来到长安,为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提亲。唐中宗一看这回吐蕃表现不错,就借坡骑驴答应了吐蕃的和亲请求。
金城公主,这个自幼生长在宫中的宗室之女也就成了吐蕃与大唐战争目前的调停剂。为了以示友好和诚意,金城公主离开长安时,携带了很多大唐的史书典籍、医学巨著、佛学经书、工农器具等。
第二:倡兴吐蕃佛学。
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就曾力促佛学,使得佛家在臧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了金城公主之时,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大兴佛学,佛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状态。金城公主正是是在那种文化熏陶下成长的,比起文成公主对佛学有更深的理解。
在金城公主嫁入吐蕃之前,吐蕃的佛教刚刚遭遇了一场灾难,在佛本斗争的过程中,赤德祖赞掌权初期的本教势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使原本影响甚微的佛教发展更是到了雪上加霜的地步。而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原供奉于小昭寺中的觉卧佛像也被迫在大昭寺藏匿起来,以免受到毁坏。金城公主为倡兴吐蕃佛学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觉卧佛像,然后继续供奉。这一段史实在《拔协》这本书中做了详细的记载。

接着,吐蕃之前没有为死去的人做祭奠的习惯,金城公主立马主张用佛法祭祀死者,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救赎。吐蕃由此也开始向天施焰食,摆设供养,以祭奠和悼念,这也是吐蕃“七日祭”的由来。最后金城公主还在吐蕃修建了一座名为“九顶正慧木寺”,增加了僧人的数量。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吐蕃佛教的兴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三:促进吐蕃与大唐文化、经济的交流。
和亲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和亲这个纽带促进两国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保持边境的稳定。金城公主贡献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金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应该算得上是很高的评价了,也达到了大唐文化输出的目的。
金城公主首先是资助了入蕃的汉人,让很多入蕃的汉人在当地成家立业,这无疑是加强了吐蕃与大唐民间之间的联系。此外还有汉地的一些僧人跟随金城公主来到吐蕃发展,在民间与吐蕃人交往密切,增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这些僧人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自然而然的将大唐文化传播到吐蕃的每一片土地。与此同时,金城公主入蕃也自然的将吐蕃的一些文化风俗传到了大唐。
大唐作为中国最鼎盛的一个王朝,其政治经济吸引力对当时的其他国家是不可言喻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提出和亲的要求。但每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政治制度体系,所以经济发展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在《旧唐书》中记载了双方交流的许多事件,互赠礼物等,而这种礼尚往来对促进经贸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促进了双方朝廷的政治交流,一方面促进了唐蕃之间的边境互市贸易,而这一形式的合法性也与金城公主的推动有很大的关系。
第四:推动吐蕃与唐朝达到甥舅盟好。
无论是尖锐时刻战火的调停剂还是促进文化、经济交流的友好大使,金城公主的这一贡献是什么都比不上的——甥舅盟好。
什么是甥舅盟好?因为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相继嫁入吐蕃,为了保持这种友好的关系,吐蕃自称为“甥”,尊称唐为“舅”。当时大唐和吐蕃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瓶颈期,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内部危机,双方都决定停战,互相协助,所以达成了甥舅盟约。
为什么会发生甥舅盟好?在金城公主出嫁时,吐蕃因为贿赂了唐朝官员杨炬,得到了青海东南部的九曲之地。此地物产资源丰富,非常适合马匹的生长。在迎娶公主后的几年,吐蕃与大唐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等到吐蕃的政权稳定开始,吐蕃开始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从他们刚开始索要九曲之地之时,他们应该就早有野心。但他们扩张的道路不并顺利,因为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登位不久,正是意气风华、大展宏图的时候,吐蕃兵败,并且被唐军斩杀数万人,还拆毁了吐蕃建立的城堡和桥梁。这场战役之后,大唐与吐蕃的关系恶化。
吐蕃开始联手突厥等国骚扰大唐的西部边境、甚至介入拔汗那国的王位继承斗争,都被大唐击败。贼心不死的吐蕃还进攻松洲,但再次兵败于大唐。这期间吐蕃曾几次请和于大唐,但大唐没有理会吐蕃的请和。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个原因,吐蕃才想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自己的实力,但都以失败告终。
大唐也深知持久打战不是什么好事,唐玄宗李隆基的威名已经建立,所以没有必要再把精力放在吐蕃的问题上,发展朝政才是大事。在开元十七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吐蕃再一次请和,双方才暂时停战,于开元十八年达成甥舅盟约。

金城公主是如何促成甥舅盟约的?在开元四年年八月的时候,吐蕃战败想要求和,金城公主以谢恩的名义向唐玄宗上《谢恩赐锦帛器物表》,开元五年,金城公主再次上表请和,唐玄宗看在金城公主的面子上接受了求和。之后虽又起战端波澜,但最终吐蕃还是归附了大唐,甥舅盟约也算正式达成。
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对大唐和吐蕃来说都是幸事,于吐蕃而言是一次成功的与大唐亲密结交的机会,也是与大唐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于大唐而言是成功输出大唐文化的文化代表,也是大唐吐蕃利益的捍卫者。
参考资料:《旧唐书》等。
初唐四杰是哪四杰: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咏鹅的作者骆宾王)
唐朝是一个文化十分繁盛的朝代,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当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物。而盛唐最有名的便是诗了,除开李白这种人尽皆知的名人外,在唐朝初期,有四个人因为骈文和赋而出名,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这四个人都是谁呢?初唐四杰是哪四杰王勃我要新鲜事2023-05-11 20:18:360000曹冲死亡之谜 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具体死因是什么
在他的众多儿子中,曹冲是最受宠爱的也是最不幸的,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去世之后曹操七天七夜没有进食,可想而知曹操对曹冲是多疼爱,那曹冲为何突然因病去世,是否有别的原因,曹冲怎么死的,一起来看一下。一、曹冲内心仁慈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12:420000蒙恬不死打得过项羽么:打不过(项羽力能抗鼎)
我们知道蒙恬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曾率兵攻破齐国,受到秦始皇的宠信,还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率兵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之地,但是却被赵高和胡亥害死,在这之后又出现了项羽这样的英雄人物,有人就想知道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厉害,那么蒙恬不死打得过项羽么?蒙恬不死打得过项羽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6:48:420000谷雨节气的含义是什么,雨量增多/气温回升(每年4月19-21号)
在中国有24节气,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它表示春天来了;而谷雨是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那谷雨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谷雨节气的含义是什么1、雨量增多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与雨水、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是下雨的意思,到了谷雨节气,降雨量会明显增多,不再像春雨一样缠绵了;“谷”是指布谷鸟开始“布谷布谷”的叫,来提醒农民赶紧播种。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44:430001吕布死后 最爱的三大宝贝下落如何 (曹操 关羽 赵云)
在吕布死后最爱的三大宝贝貂蝉,赤兔马,方天画戟,分别在曹操关羽赵云的手中。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出了这么多的英雄好汉,而吕布也正是出生在这个年代之中,在被曹操征战的时候一生戎马的,吕布则战败生死,可是吕布在生前的时候就有三个喜欢的宝贝被狮座珍宝,最后这三样东西去向了哪里呢?貂蝉我要新鲜事2023-04-06 18:42:3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