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理解“唯女子和小人为难养也”的意思吗?尤其那个“养”字
(说历史的女人——第854期)子曰:“唯女子和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此话几乎人尽皆知,但你真的理解“唯女子和小人为难养也”的意思吗?尤其那个“养”字?

这一句话,代表了孔子对妇女的基本态度。文明社会的人们很反对孔子轻视人类的另一半天,揪住孔子把妇女和小人搁到一块的说法不放;而后来的古代统治者和思想者,依据这一层意思,把中国妇女打进了人间地狱。而实际上,他们都曲解了孔子。
若想真正理解孔子的这句话,我觉着应该抓住一个字:养。这是孔子对妇女的真正的基本态度。一个“养”字,看着很简单,但实际上表达了孔子怜悯妇女的慈悲情怀。
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生理,让女性具有男性绝不具备的“柔”的一面,世界因为女性的“柔”显得多么美丽;但因此也让女性具有男性不具备的“阴”的一面,脆弱、唠叨、怨恨、狭隘、搬弄是非……。也许是孔子家或者别人家的哪一个女性犯了以上毛病,干大事的孔子不愿意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搅和,就带着情绪说了上面一句批评妇女的话。
我们的很多妇女不是常常“近之则不逊,怨之则远”吗”?就从这一点讲,孔子说错了吗?再者,这里的“小人”,未必指阴险小人,也未必指地位低下的仆隶下人,很可能指一般没有知识、不通大理的“愚民”(这里没有轻视的意思),道德和地位应在孔子忽略的范围,说女子和这一类人见识一样,孔子说“过”了吗?
《论语》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真实的绝不会是完美的。为什么古代的统治者、尤其是思想者,要根据孔子一句带有情绪的话语,给中国妇女制定“紧箍咒”?他们给中国妇女穿上了小鞋,文明时代的人们就把这个帐记在了孔子的头上,至少他们引导文明时代的人们误解了孔子。
孔子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娘们,和愚蠢的人一样,真难相处,近了,就放肆,远了,就怨恨。
孔子这一句话,符合女性天性的欠缺,只是有情绪化之嫌,没有价值判断上的反动。

在这一句话的其它文字上纠缠,很容易误解孔子,我还是劝大家在“养”字上多逗留一会。女权主义者很反对在妇女面前提“养”字,以为这是性别歧视。女权主义者的反对,十分天真。思考人类的问题,永远不要离开人类的天性,忽视了人类的天性,所有思想都是虚假的。女性和男性在生理上和由生理而来的天性上的区别,这一简单事实,我们绝不可以忽视。
孔子的“养”道出了人类两性的真实。两性的区别,决定了人类社会注定是以男性为主,这不是强调男性的权利,而是强调男性的应有的责任,男性必须比女性要有更多的担当。
不可设想,动物世界里,让雌动物外出冒着生命危险觅食,而让雄动物守护孩子,即便有,我们不觉着这个雄动物有点逃避什么吗?一些少数民族女性主外,男性主内,我们不觉着有悖于人性吗?所谓“养”,是男性比女性应该多一点付出。女性和男性不可能平等,换句话说,女性在权力享受方面要多一些,在责任付出方面要少一些。在生存责任上,男性必须“养”女性。
孔子的“养”至少道出了人类社会的真实,道出了男性的责任。当然,要孔子道出女性和男性在权利上的平等,是强孔子之所难。这也是孔子对妇女带有情绪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是历史造成的,孔子是圣人,不是神,超不出历史。
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养”。
从妇女本身讲,妇女的优点在我们的社会上大放异彩,我们的社会因此而五彩缤纷;同时,妇女的缺点给我们的社会制造了不少价值上的颠倒。最大的颠倒是家庭的不和谐,中国的普通家庭,女性稍有性格的,家庭权利基本掌在她的手中。
心胸的狭窄和血缘关系,许多女性在“精神”上虐待着家里的异姓老人,甚至将老人赶出门外,进而“虐待”着夹在中间十分为难的丈夫,尽管她是这个家庭的后来者。(当然这是部分现象,不过却是十分突出的现象)
中国家庭暴力很多不是男性的粗暴,而是女性的对男性的精神折磨。为妇女说话者,再怎么替妇女辩护,这是不可忽视的严重事实,可惜,偏偏被他们忽视了。礼教社会,是上辈欺压下辈,尤其是妇女,如今,是小辈妇女“欺压”老辈。从这一点来看,孔子对此问题在千年之前已经看清:妇女是有天性欠缺的。套用孔子的话,就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放之,则不孙,压之则怨。”
孔子时代绝对意义上的“养”,强硬地剥夺了女性其他的基本权利,现代相对意义上的“不养”,同样也文明地剥夺了女性应有的权利。
女性和男性天生存在区别,不管是女权主义者还是同情妇女者,他们大喊的男女平等,其实是对妇女不公平。在权利方面,女士应该优先;在责任方面,女士应该“优后”。先天有区别,后天就得倾斜性地照顾,就得“养”。
孔子认为妇女应该“养”,这是他对妇女的基本态度,要保护女性;同时,他又发现妇女因天性的缺欠而“难养”,这是他的真实。此外,不要把孔子看的太坏。孔子给侄女找了一个有钱人家,给女儿找了一个曾经冤蹲监狱但人格高尚的女婿,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慈祥的父亲最大的关怀。

总的来说,理解了“养”字,也就理解了“唯女子和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的本身或真正意思。当然,再也不要拿着这句话来调侃女性或侮辱女性了,一方面是不道德的,一方面也是无知的暴露。作为男性,要对女性多保护,而作为女性,则要避免自己的“难养”之处。(文/堡子)
参考资料《论语》。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立为帝:扶持顺治(自己掌握大权)
多尔衮没有争夺皇位并且没有自立为帝,主要是因为多尔衮的内心中也非常的矛盾,因为多尔衮没有绝对的把握,如果多尔衮想要夺权篡位,那么也是有一定的失败性。莫不如将皇位给顺治,然后自己还可以在朝中掌管大权。当时的多尔衮其实是与豪格在争夺皇位,因为顺治帝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作为叔叔只能以扶持侄子为借口,然后去管理朝廷。一、多尔衮是否有谋逆之心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42:110000清朝灭亡应该怪谁(历史的必然结果)
清朝的覆灭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幕重要戏剧,而要探究其缘由,不可简单地归咎于某个人物或某些事件。然而,有人指出,若非一位名叫奕劻的人,清朝或许不会如此迅速地走向覆灭。奕劻,这个名字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的一生却对清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生于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的家庭,奕劻本应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之子。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波折与机缘。我要新鲜事2024-04-04 17:37:340000历史上最天真的太子 最后发现不能继承皇位(继承皇位)
历史上最蠢的太子别人登上了属于自己的皇位都还不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政权是世袭制的,这也就是意味着一个朝代的太子如果在前一个皇帝去世之后,那就肯定能够成为一朝的皇帝,但这也并不是完全确认的,毕竟在古代有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皇帝,都会趁着皇帝死亡,新皇还没有登机的时候叛乱或者是从中作梗,在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太子,他在皇帝去世之后就准备自己当皇帝,结果最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新皇。天真的太子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0:48:560000章邯手握40万秦军主力,为何怕赵高?他为何不扳倒赵高而投降项羽
巨鹿之战时,章邯命令王离率领20万秦军包围巨鹿城,章邯本人则率领20万秦军驻扎在巨鹿城西南的棘原,为王离军输送粮食,同时保护王离军的侧翼。章邯手中的40万秦军已经是大秦帝国最后的主力了,以至于秦朝在关中的兵力都极度空虚了,才让刘邦钻了空子,轻易打进关中,既然章邯手握40万秦军主力,为何会如此害怕赵高呢?章邯到底在怕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31:270000晚清豪侠大刀王五,奈何大刀敌不过洋枪(被一枪给打死)
在我国晚清时期有一个晚清十大高手谱,而大刀王五就是这其中之一,在当时可是和霍元甲、黄飞鸿、燕子李三等人其名的人物哦。大刀王五的本名叫做王正谊,因为在师门当中排行第五,刀法是如火纯轻,所以就有了这一称号。一生行侠仗义,乃一代豪侠。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迹。晚清豪侠大刀王五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3:48: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