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81

她是中国“居里夫人”,为国弃家“消失”30年,与丈夫皆享年82岁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5:52:000

(说历史的女人——第978期)

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女性,为国为民做出巨大贡献,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而闻名于世,比如搞科研的居里夫人,比如著名作家冰心等,他们生前就因功成名就而获得鲜花与掌声,去世后仍令人敬仰。但中国却有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中国“居里夫人”,但一生默默无闻,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甚至为了国家利益,“抛弃”了自己的小家,“消失”了30年,与丈夫皆享年82岁。因为她的长期“消失”,导致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但中国人必须记住她!那么她是谁?有何令人感动的事迹?本期分解。

(一)才华横溢的娇弱小姐

这位杰出的女性就是,中国参与研究原子弹的极少数的女性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王承书先生。

王承书,祖籍湖北武昌,1912年6月26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殷实的家庭,是位标准的名门闺秀。王家以上4代人中就出了两位进士、两位博士。她的父亲就是晚清进士,后来留学日本,回国后担任警官高等学校教授和警政司司长;她的母亲也是出身扬州名门,被誉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便是王承书的外祖父家。

王承书是家中的二女儿,生长在书香世家的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虽相貌端庄,但算不上美丽,不过她从小就显现出非凡的才气,尤其是在数学上,天赋异禀。但她自幼体弱多病,小学和中学时曾两次因病休学一年。

但相貌、性格和身体都比较“弱势”的王承书,学习成绩却出类拔萃,她18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所在班级的13个入学新生中,她是唯一的女生,也是物理系上、下两个年级中唯一的女生。

1934年,王承书从燕京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该班13人仅毕业了4名学生,她名列榜首,并获得斐托斐金钥匙奖。这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术团体设立的,用以奖励杰出的学术研究者的金钥匙奖。此后,王承书继续在燕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36年取得硕士学位。

(二)刚刚相爱就“分手”

王承书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不久与她的导师,也是燕大教授张文裕坠入爱河。他们互相欣赏,生活中互相关爱,学术上也十分默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承书同张文裕离开北京,辗转漂泊于南京、武昌、桂林、贵阳等地。两人在大学里相爱,又在战乱中经受了考验,并于1939年,在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结成夫妻。然后王承书就跟着丈夫去了昆明西南联大。

在联大,丈夫在物理系教书,王承书暂时没有工作,陡然感到失落。就在这时,她得知美国密歇根大学有一笔奖学金,专门提供给亚洲有志留学的女青年,她决定赴美深造。但当时美国有个规定,名额不给已婚妇女。王承书不服气,她给奖学金委员会写了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也表明自己要搞学问的坚定信念,于是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基金会最终接受了她的申请,她被录取了。

当时就有朋友质问王承书:“张文裕又不是养不起你!你怎么一个人跑到美国去?”王承书生气地回答:“我为什么要他养?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念书,自己工作?”

(三)在大洋彼岸的辉煌岁月

1941年,王承书“绝情”地抛下丈夫,毅然决然地独自去了美国。但她刚到美国时,生活却是很苦的,也颇遭歧视,但她从容面对,从未被困难击倒,从未弯过脊梁。

那时,她为了省钱,无论去哪儿,都是步行。她走得很快,只要看到美国人走到她前头,她就一定要超过他。正因为有这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才使王承书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

在密歇根大学,她受到导师乌伦贝克教授的赏识。乌伦贝克是电子自旋的发现者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理论物理学方面的权威。王承书和其导师一起进行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48年王承书发现了查普曼的力学经典著作,《非均匀气体的数学理论》一书中关于伯纳特结果的重要错误,之后她发表了多篇当时处于这一领域世界前沿的重要论文。她还和他的导师创建了一个由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方程,即“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是一个足以影响整个物理学界的学术成就,一经发表便轰动了世界。

王承书对自己的才学十分自信。后来在一次博士论文答辩时,她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导师认为不对,连说3次“No”,但王承书却镇定地回答了3次“Yes”,接着做了详细的阐述,最终让美国人折服。

后来,丈夫张文裕也“眼馋”了,也步妻子后尘,受普林斯顿大学之邀,去了美国。他们夫妻终于团圆,还在美国生了一个儿子。丈夫在美国的学术也做得很出色。有人说,他们夫妻二人如果留在美国,就像居里夫妇一样,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可当他们二人在美国学界成就非凡,正名声鹊起时,跟当时的所有留美学者一样,面临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

新中国诞生了。是去是留?这个话题,笔者已经在多篇文章里重复过出现,没的说,做为一名爱国的知识分子,就一个字:走!

但说着容易,实现起来很难。那个时候,回国的著名科学家,比如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等等,他们的归国之路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道理很简单,人家培养你那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人家给你那么优厚的生活和科研条件,让你住洋房,坐小车,你说走就走?

所以,当时美国政府下了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国学理、工、农、医的科学家都不允许回中国。尤其是,像钱学森和钱三强,美国人说宁愿把他们枪毙了,也不想放行。王承书和丈夫都在被禁之列。没办法,王承书只有偷偷先做着回去的准备。为了避免美国人的检查,在回国前她就将有关书刊和资料分成300多个邮包,陆续寄往北京。她一边把书刊悄悄邮寄回国,一边锲而不舍地向美国政府递交回国申请。

直到1954年,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谴责了美方的行为,美国政府才在国际舆论的强压之下,不得不逐步解除禁令。美国人答应他们回国了,但却设置了一道障碍:同意王承书夫妇回国,但他们的孩子不能回国,因为孩子生在美国,应该是美国人,他们不给一个美国公民批准到中国的通行证。

于是王承书和丈夫毫不犹豫,放弃了儿子的美国护照,慨然回国。

(四)服从国家,人生从46岁开始

多年以后,在为庆祝自己回国30年而举行的家宴上,王承书依然平和地说:“当初,我回国的唯一原因,不是我不爱美国优厚的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她的这番话,可真是羞杀当今那些为了去美国享受,而不惜一切代价往美国跑,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生在美国的那些腐败分子们。

王承书夫妇于1956年历尽艰辛,回国后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建设新中国的洪流之中了。

他们放弃了美国住洋房、坐小车的生活(他们夫妇在美国时,家里已经拥有两辆小车),一回国就成了普通人,上班时,跟大家一样挤公交车。她先是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

可后来,国家希望她能去搞热核聚变技术,聚变能被认为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也称人造太阳。而这项尖端技术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片空白。而对王承书来说,如果接受这个任务,就意味着她要放弃自己的气体动力学的研究,进行改行,进入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此时的王承书已经46岁,为了国家的需要,她放弃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开始了新的征程,她的人生从46岁,重新开始了。1958年王承书答应了钱三强的要求,服从组织安排,参与原子能研究所热核聚变研究室的筹建,从事热核聚变理论工作,并任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热核聚变研究室副主任。

1959年,王承书被派往苏联原子能研究所进修3个月。她回国时得到一本介绍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书,如获至宝。当时没有高铁,她也没有坐飞机,回国时坐了整整七天火车!搁一般人,自然坐车都烦死了,可王承书不,她没有浪费这7天时间,在火车上的七天七夜,她将这本介绍控热核聚变的资料译成了中文,这是怎样的一种献身精神!

回国后,她不仅弄清了世界上热核聚变的理论和方法,还参与了我国最初三个等离子体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建造,成为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顶尖专家,并且她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科学人才。当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尤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为了弥补办公费用的不足,她把自己外出办事的出差补助费、各种奖励和稿费,全部捐献给单位购买书籍和文具用品。

(五)为国弃家,慨然消失30年

当王承书已成为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领军人物时,她又面对了一次人生的选择。

当时国家原子弹的研制进入攻坚期。关键时刻,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所有专家和大多数设备,使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陷入极大被动:中国第一个分离铀同位素用的气体扩散工厂面临停工的严峻形势。

中国在原子弹的核心燃料,即高浓铀研究方面进展很缓慢。原子弹爆炸是用“铀-235”产生原子裂变而来的,但铀矿石中“铀-235”的含量只有0.7%,要通过几千台机器,进行非常复杂的浓缩,才能得到可使用的浓度达90%以上的“铀-235”。这是一项极其艰深的技术,当时只有美国、苏联和英国掌握了。我们虽有一些苏联没搬走的设备,但我们的专家却不知道设备运行的原理,根本不会用。

在这个危难关头,王承书又一次站了出来。1961年3月,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负责当时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高浓铀研制。

年近50岁的王承书来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幕:钱三强表情严肃而庄重,问她:“承书同志,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愿不愿意去搞气体扩散?”

王承书知道,搞气体扩散就是把从天然矿石中炼出来的“铀-235”浓缩成高浓度铀,为原子弹提供燃料。这个是制造原子弹最关键、最核心的尖端技术。她没有任何迟疑,立即回答:“我愿意。”

钱三强提醒她说,“你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已有重大建树,现在要你去搞专业性很强的实际工作,这就等于让你再次改行了。”

“那我就再次从零开始吧。”王承书笑着说。她又一次从零开始,再次转行了。

这次与钱三强的会面之后,王承书从国内和国际物理学界悄然消失了。人们再也看不到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再也看不到她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再也看不到她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了。除了有人知道她在这一年入党之外,连不少老朋友都不知道她去干什么了。

自此,王承书常年住在集体宿舍,一日三餐吃在食堂,顾不上丈夫和孩子的生活了。她每星期只回家一次,在家呆一天。在每个星期一的清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漫天,中关村马路边总有一个清瘦的、并不美丽的、但自有一股卓尔不群的气质的中年妇女在等班车……

为了中国的核事业,王承书“抛弃”了家庭,消失了30年!

在这30年里,王承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研究工作。因为这可不是在美国,有很好的科研环境。当时中国没有电子计算机,也没有计算器,海量的数据,王承书都是用一台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完成的。别人用的时候都是左手敲键,右手列算式,她因为力气小,左手敲不动键,只能用右手中指压在左手食指上,一下一下敲键,然后再拿起笔,记下计算出的结果,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另外,她还要找时间指导几个大学生工作,因为没有多余的房间,他们只能在露天的地方,搭个帐篷当教室,给他们上课。

1963年底,高浓铀投入生产,这是决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否成功的关键。

1964年1月14日,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终于成功取得,为原子弹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高浓铀研制技术的国家,王承书带领团队交付产品的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保证了原子弹的装料。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可王承书还没有喘一口气,钱三强便向她发出了又一次邀请。当时国家下达了研制大型扩散机的任务,总设计师的位置还没有确定。钱三强找到她问她是否同意继续留下工作,她说,我愿意。又问她有什么困难吗?她说没有。

于是52岁的王承书,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

在王承书为了国家拼命工作时,丈夫张文裕也在努力工作,他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1959年至1964年,他被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曾担任中国组组长。为了祖国,他们夫妻二人天各一方,他们的孩子,只能在北京上寄宿学校,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由于长期操劳,晚年的王承书患上了眼病,但她却拒绝用昂贵的进口药治疗,不愿让国家为她花钱。她看论文,或者给学生们改论文时看不清,就拿出那个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个长条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改。

(六)她不美丽,却是个大写的人

在这30年里,王承书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整天钻进科研领域,对物质生活失去了概念,她生活异常简朴,家里只有旧沙发、旧柜子、硬板床等。她在开始进行原子弹研究那年,即1961年入党的,从那一天开始,她就从280多元的工资里拿出200元交党费,剩下的80多元,还要拿出一部分去资助学术活动和生活困难的人。别人不理解,问她为何这么艰苦,她却回答:“我用不了这么多钱,国家也不用发给我那么多钱。”想想也是,她在隐姓埋名的30年间,可以说完全变成了一个国家所需要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其实她要钱也没处花,已经是视金钱如粪土了。

由于长年不倦的工作,王承书夫妇二人都积劳成疾,但他们却很少去医院治疗,因为他们既怕影响工作,也不愿多花国家一分钱。张文裕先生于1992年去世,享年82岁。两年后,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先生在北京病逝,跟丈夫一样,享年82岁,夫妻俩可谓好人长寿,善始善终。

王承书临终前留下遗嘱:将存款、国库券及现金等,除留8000元给未婚的大姐王承诗补贴生活费用外,零存整取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其余全捐给“希望工程”。他们夫妻二人前后为希望工程共捐款达10万元。

如今,在西藏萨迦县,还能找到以王承书丈夫名字命名的文裕小学。

王承书先生,做为一名女性,她没有像民国时她同时代的才女,比如林徽因、杨绛、蒋英等人那样美丽的容貌,但做为一个人,她是大写的人!她生前没有名气,但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记住她!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永恒的人生:王承书传》《王承书,隐于时代的先生》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