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05

“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盘古开天辟地暗藏华夏文化密码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5:58:520

(说历史的女人——第996期)

说历史的女人编者按:所有历史的源头都是神话,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神话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都听说过那些故事,陌生是因为神话故事背后都潜藏着一个民族的源头秘史,但因历史久远,如何破解这些遥远的源头秘史,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不过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想破解神话背后的密码,还是要回到神话或跟神话有关的地方去寻找。近期,“说历史的女人”将陆续推出学者堡子先生的《通解华夏文明的密码》系列文史类随笔文章。

文中诸多观点,不一定是绝对答案,但其目的是抛砖引玉,以引发和启迪读者朋友思考。因此,若有不同看法,尽可理性留言探讨。最后非常感谢读者朋友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和阅读,顺祝各位安好!

神话传说的重要,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古代有言“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那么盘古开天辟地暗藏着什么样的华夏文化密码?

今天,我们试着破解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密码,或许能证明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的神话,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方向和质量。

首先,让我们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什么样子?神话是这样说的:“天地浑沌如鸡子。”(见三国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鸡子者,鸡蛋也。

就是说,之前的天地不分,浑如一个鸡蛋,所有东西被包在包壳里,黑暗一片。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先民是根据蛋生仔的卵生现象,想像世界之前的世界。这就叫经验,不像犹太人的《创世纪》,第一句就是“神造天地”,先有神,神再造天地。这叫超验,超出经验的想像。这是两种文化思维。

比如,我们民族会争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犹太人会答:先有神!我们会问:神是什么?犹太人会说:上帝。到了这一步,我们就不问或不屑一问了,因为我们不信上帝。我们不玩超验。

我们是经验主义民族。

接下来的大问题是:盘古在“鸡子”的哪儿?神话里说:“盘古生在其中”。盘古就在鸡蛋里面。各位看官,至此,我们又碰见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思维,神话重要到什么地步:一句(有时甚至一字)定乾坤!所以对待神话,一个字都不敢马虎。

盘古在鸡蛋里面,这就决定了所有华夏文化内涵都包在蛋壳里。而蛋壳,就是下一步的天地。从此,我们民族就逃不出天地观思维。准确地说,我们文化的边界就是天和地,所有东西都在天地之间活动。而犹太人的上帝在蛋壳之外,在天地之外。在天地之外,就叫无边无沿的宇宙观。宇宙观改变了西方,所以犹太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母鸡。人类文化发源地主要在东方。

宇宙观属于超验,它没法凭人去经验。

天地观属于经验,我们眼目能经验到。

蛋壳里面的东西得孕育,一万八千年后,盘古孕成。一万八千年呢,力大无穷是至少的啦。盘古睁开眼,看见的是黑暗,有点生气。据有人加盐调醋地翻译说,盘古拿起斧子,怒喊着朝四周乱砍,砍出个天地来。这种带脾气的说法,有点男权主义,中国男人有点猛,这里就看见了端倪,因此古代华夏男人老爱朝女人发脾气。我觉着华夏第一个男人不会这么由性子,因为天地不是乱砍出来的,是有目的地设计且有计划地“开”出来的,否则应该叫盘古砍天地。

神话就这么悖理:它由人创造,所以反映着人、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痕迹,比如盘古的中国猛男(男权)性格;反过来,神话又决定着本民族文化的方向和质量。用个不恰当的事例类比一下:人类发明了手机,手机反过来“操控”了人类。

凭着眼见到的天地这个视角经验,我们想像的神话人物——盘古,便开了天地。又因为天比地高、天比地明朗,神话写到:“天清为阳,地浊为阴”。从此,华夏人的思维一定是天地二维思维,再加上阴阳思维,华夏人的思维最终确定为阴阳二维思维。男阳女阴、右阳左阴、中医的阴阳理论……普遍于我们的思维惯性中。

这种思维对华夏人的影响,首先是天地观思维。就是说,华夏人的思维极限就是天与地。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不对,道家走出了天地观,具有多维的宇宙观。持这种观点的人,依据的是《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是,我们要问的是,既然道生了万物,为什么道还要“模仿"自然(“道法自然”)?这足以说明,老子的道跟盘古一样,也是被造物,不是造物主。不是造物主的盘古,只能开天地,不能“造”天地;不是造物主的“道”,只能是生万物的母,它也是被造者。多神教里的任何一个神,包括道,都没有成为造物主的绝对功能。其实,模糊的“道”,相当于“无”。“道生一”,就是“无”中生“有”。而“无”,也是看不见的被造物。除了犹太人,没有哪个民族追寻绝对的造物主。华夏人只想盘古开天,从不想盘古从哪儿来,造人的女娲从哪儿来。包括佛教,从不追问佛祖从哪儿来,梵天从哪儿来。佛教的梵天观,其实就是华夏的天地观。

希腊神话一样,从不追寻诸神从哪里来,只是后来因为船海和海上贸易的需要,希腊人才有了朴素的宇宙观,才发现地球是个球。但因为缺少造物主思维,他们的自然哲学追寻宇宙的源头,全部错误,比如宇宙由“数”组成,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

那就是说,发现了天地之外的造物主的犹太人,是唯一一个最早拥有三维(帝、天、地)思维的民族。三为多,走进三维,是走向宇宙观的第一步。可以说,没有犹太人的上帝观启示,牛顿探寻不到宇宙的运行规律,当然也就没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造物主的发现,其重要,不仅在于信仰,也在于人类思维。

在天地观思维的笼罩下,华夏人运行的最主要的思维是阴阳二维思维。“天行健,君子以自然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运行的主要就是阴阳二维思维。《道德经》的辩证法,也是如此。有人问孔子咋有哪么多知识,孔子说:我只是从事物的两方面认识事物(“叩其两端而竭焉”)。诸葛亮为什么比一般人聪明,就是因为一般人连二维思维都不常备,而诸葛亮不但要从正面想问题,更从反面想问题。具备了完整的二维思维,在华夏就是智者。

开初,华夏人重视的是“阳”一极,于是,先民们充满了朗然的阳刚之气,连补天的女娲、填海的精卫这些女祖,也充满了盘古般的阳刚。春秋之前的华夏人,几乎不讲阴谋。从《道德经》开始,老子发现了“阴”极的重要,讲究以柔克刚的处世哲学等。老子无错,错在鬼谷子,鬼谷子从《道德经》中生出谋略之学,并培养了两学生——苏秦、张仪,战国充满阴谋,《孙子兵法》集其大成。《三国演义》,男人的阴谋,《红楼梦》,女人的阴谋……阴阳思维变成阴阳处世哲学。

盘古开天地,开出天地观,天地观生出阴阳观。

话说盘古醒来之后,发现周围浑沌至黑暗一片,便操起斧子奋力砍将起来,于是,黑暗分为两层,上层为天,下层为地,天地从此分开(顺带插一句,华夏人做事、看事习惯一分为二,正反对比,与盘古把黑暗一分为天地不无关系)。

然而,被分开的天地好像不愿意,老想重新合而为一,有点缠绵。不能啊,分则有世有界,合则无天无下,这开天辟地的头一工程必须完成。这下可苦了盘古,但见“在其中”的盘古,脚蹬大地,手擎上天,用自己的躯体撑开天地,就像一个巨型的千斤顶。天的所有重量压在盘古身上,谁知道有多重呢。

盘古不仅要使出跟天重量对等的反作用力撑住天,还要使出更多的力气继续把天推得更高。这天下第一工程落在盘古一人肩上,作为盘古的后人,心情跟天一样沉重。沉重之余,我们应该生出肃敬之情。敬重神话,是虔诚的开端。这方面,我们应像犹太人学习。他们在公教堂一语不说,唯有祈祷。如果这样,或许我们会像他们一样,拥有一颗虔诚之心,至少会养成公共场所不会大声喧哗的良好习惯。

推啊,推啊,“天一日九变”,天在变,盘古亦在变。于是,盘古之神跟天一般高,盘古之圣跟地一般阔。每天,天长高一丈,地长厚一丈,而盘古,随着长高一丈。这一长,整整长了一万八千年,其成长时间之长,成长之艰难,我们满于现状的普通人无法体验。之后,天数极高,地数极厚,天与地的距离九万里。从此,天地彻底分开,工程完成。

盘古是用身体完成了这项工程,这种外部身体行为,其实演示的是华夏人内心的修炼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心的开天辟地,儒家称之为“修身”,并把这种人叫“躬行”君子。

《易辞下传·第六章》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刚柔有体,已成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名虽杂,而不越也。"意思是:乾是阳的标志,坤是阴的标志。阴与阳配合得完美,所以刚柔就有了规则,就可以用来体现天地万物的著述了,就可以用来叙述最高的道德了。

修炼内心的阴阳,合于道德,达于天地,多么类于盘古开天辟地。

即便是武界的练内外之功,也自然受到了盘古开天地的启示。毫不夸张地说,盘古才是武林界的祖师爷。

相比于盘古开天地,犹太人的上帝创世,就容易得多了。上帝只说了几句话,七天内就有了宇宙,就有了万物,顺带连人都捎着造了。“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这速度,赶上了光速。上帝“说”了个宇宙,而生长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又用了一万八千年才拼死拼活地开了天地。他们的上帝耍嘴皮子,我们的神一语不言闷头苦干。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神都活的很累。他们的行动能力大于语言能力,就像华夏人一样:勤劳,勇敢。

有什么样的神,就有什么样的人。犹太人用嘴皮子经商有一套,我们华夏人不屑于这么空嘴套白狼,干,就是了。撸起袖子,加油干!

终于,盘古累倒了,再也没有站起来(“垂死化身”)。

盘古用生命不仅为一个种族辟出生存空间,而且为一个种族开了一条文化之路:为了集体,为了民族,个体完全可以献出生命。“朝闻道,夕可死也”,就是这种精神的宣言。屈原、文天祥、岳飞等一大批仁人志士走的就是盘古铺开的文化轨道。

接下来,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那就是说,天地之间的万物,皆为盘古化身而为!

于此,首先让我们向伟大的盘古致以最高的崇敬之情。盘古用自己的躯体养育了一个种族!热爱华夏山河,应该是每个子民的文化本能、道德自觉。

盘古再次用自己的血肉为华夏滋生了一道灿烂的文化盛景:自然和华夏人永远合而为一(天人合一)。用哲学语言说就是:人化的自然。意思是自然中渗透着人的情感、精神、灵魂。庄子的物我两忘、陶渊明的魂系田园……都是“天人合一”的一路风景。水就是人的忧愁、月就是人的思念、山就是人的品格……这种物我交融遍见华夏诗文。

而犹太人设计的创世中,上帝让人和自然分开,并让人统领万物。当犹太教和希腊哲学混合后,彻底形成了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西方人的焦虑遍见于他们的哲学和文学作品中。

一个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就开辟出了这么多的华夏文化内涵,各位看官,密码有可能解错,敬请各位新解。

最后,纠缠一个问题。汉之前,书上不见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是汉人徐整整理在《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中。汉之前民间有无盘古之说,无法证明。鄙人认为应该存在。

附原文及译文:

原文——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译文——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盘古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文/说历史的女人·堡子)

参考资料:《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山海经》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