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遗体为何3次入棺?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怎么样?
(说历史的女人——第1044期)
在大清享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有两个传奇女性人物,一个是令康熙皇帝敬重有加的祖母孝庄太后,另一个人物则是清朝晚期最重要的女人慈禧太后。巧合的是,这两个女人生前传奇,就连死后也极其传奇。孝庄太后在死后,37年都没有入土安葬,原因是康熙对祖母之爱太深,一直迟迟不愿潦草安葬,想用最好的陵寝安葬,当然最后也基本算是如愿,在公元1725年,雍正皇帝按照康熙生前的意愿把孝庄太后安葬在一座独特的昭西陵地宫之中,可谓享尽尊荣。

反看慈禧太后,却没有那么幸运。实际上,对于清朝末期的历史,慈禧太后还是有一定的贡献的。在晚清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慈禧无论如何,至少勉强努力保证了国家的一统状态。有人或许不以为然,这全是不明晚清的国情和世界的情况。以清朝当时之情况,就算换了古代史上最能干的武则天,也未必能有更好的表现。
慈禧之功过且不细论,单看晚清陷入危亡之危局,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慈禧之死。不过跟孝庄太后不同的是,前者享尽尊荣,后者则是生前被各种非议、甚至批判,而在死后,也未能真正实现入土为安。那么慈禧太后死后遗体为何3次入棺?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怎么样?
公元1908年,10月22日,74岁的慈禧太后去世。
有关慈禧太后的死,其中也颇多值得说道的事。

首先是停灵之地,按照清朝的制度规定,像慈禧太后这样的身份之人,一般都要遵从祖制,比如她生前所居之地为慈宁宫,那么慈禧太后死后的停灵之处也应在慈宁宫。可是慈禧太后的灵柩没有停放于慈宁宫,而是停放在了皇极殿。这皇极殿可不是一般之地,乃是乾隆皇帝退位后住的地方,建筑规模堪比乾清宫。
其次是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习惯,要为逝者设置灵堂,点灯日夜通明。不过这灯,依照清朝的情况,也应该按照传统的方式点燃灯火,如蜡烛之类。从某种传统概念上来看,如此显得庄重。可是慈禧太后的灵堂却很新潮,它专门安置了电灯——这可是大清朝皇家在灵堂之上第一次使用电灯。并且慈禧太后灵堂的电灯一直使用了第二年的9月27日才撤除,挂了近一年。
第三是慈禧太后死后,外国对慈禧太后之死进行的各种表示哀悼方式。比如日本方面得知慈禧太后去世,立即下令从当年的10月28日到11月18日这一段时间,全国为慈禧太后服丧,并且制定了有关服丧的衣服,皇室及高级官员入宫奏事要穿丧服,日本军队的将领要左腕缠黑纱。
除了日本,其它各国对慈禧之死也格外重视,在当年的10月28日,各国驻京外交使馆的官员在清廷的安排下,来到皇极殿对慈禧太后的灵柩致哀行礼。到了次年9月27日,慈禧太后的灵柩移入东陵的时候,各国官员更是在街上道旁列队肃立鞠躬致敬以表恭送。
死后得享如此待遇,整个中国古代史上,仅慈禧太后一人。
第四是慈禧太后的追谥。中国古人,对谥号是非常讲究的。因为谥号代表对一个人的定论性评价,这个谥号是要进入史册的。尤其是历代帝王将相,更是对谥号格外看重。在清一朝,对于皇帝谥号也是有着严格要求的。比如皇帝的谥号在定的时候,对字数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第一次定的谥号是20字,那么在第二次追加的时候,最多只能加2个字,22字是范围。而仅此皇帝的皇太后的谥号,第一次定为12字,第二次和第三次加的时候,最多加4字,也就是说皇太后的谥号数字限定在16个字。
但在此事上,慈禧太后又创新高,她的谥号一次就定了22个字: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之谥号,不仅超过了清一朝皇太后的谥号字数标准,而且超过了清一朝皇帝的谥号字数标准。这是明显违背了清朝祖制的,因此在当时也是遭到了部分清朝老臣的反对的,但因当时之特殊情势,最终反对也没有下文,慈禧太后的22字谥号遂定,刻于陵寝之碑。
慈禧太后灵柩入慈禧陵之后,有关慈禧太后的事并未真正尘埃落定。原因主要是慈禧太后的陵寝非常宏大,前后耗费数十年、花费白银无数方建成。慈禧太后本人一生又多爱财物,贪占无数,因此在其死后,陪葬品十分惊人,金银珠宝无数,尤其是慈禧太后嘴中那颗稀世之宝夜明珠。

陪葬品过于奢华,难免会引发盗匪之辈的贪念。此事,自古有之。比如汉朝时期崇尚厚葬,陪葬品不仅引发盗匪偷盗,甚至那些割地诸侯也不惜代价掘墓取宝,要么用以军费开支,要么据为己有,比如东汉末期的董卓,在离开洛阳的时候,就挖掘了汉朝诸多皇帝之墓,取宝带走。再比如曹操,为了军费开支,也曾掘墓取金。大约知道墓藏品过多是遗祸,所以曹操遗言墓中什么金银也不放。
可是到了清一朝,丧葬的奢靡之风更甚,到了慈禧太后这里,恐怕早已忘了远古历史教训。可是遗忘归遗忘,现实总归是残酷的。在慈禧太后死后76年之内,她的遗体曾先后3次入棺,这么频繁,恐怕也是开创了历史之最的。
第一次当然是她死后的第一次入棺,具体时间是公元1908年10月23日8点5分,在隆裕太后等人的安排下,高规格地安全入棺。
第二次是20年后,这一次,慈禧太后的待遇已经今非昔比,可以说她遭受了最为严重的可怕对待。当然,发生此事,也因当时的世局已非慈禧太后死亡之时了。清廷不存,军阀割据,乱世矣!在1928年,7月4日,粗暴的大军阀孙殿英贪婪慈禧太后墓中令人眼馋的陪葬品,率领军队野蛮地用炸弹炸开慈禧太后的陵墓,把墓中珍宝成箱成箱搬走。因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是稀世珍宝,他们粗暴地把慈禧太后的嘴巴撬开,取走夜明珠。
孙殿英掘墓40天后,溥仪得知此事,非常震惊和痛心,立即安排载泽、宝熙等人去处理此事,对慈禧太后进行重新安葬。根据载泽等人的回忆,他们进入慈禧陵地宫之后,见到的情景令人不忍目睹:慈禧太后的遗体所穿衣服除了内裤之外,皆被剥光,因遗体在外时间比较长,长了许多斑点和白色之毛;其面色灰白,嘴巴部位有伤痕,明显是孙殿英取夜明珠时翘嘴所伤。
载泽见此情景,非常伤感。他让人用黄绸把慈禧太后的遗体盖上,用黄缎褥子铺在遗体下面,接着把慈禧太后的遗体重新装入未被毁坏的内棺之中,盖上棺盖,以漆封棺。
第三次入棺,距离第二次,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在1983年12月,清东陵的文物管理部门要对清东陵进行清理,本年本月6日,慈禧陵被清理时,慈禧的棺木被再次打开。不过这一回,文物专家看到的样子还算让人安心,慈禧太后的遗体保留着载泽重新入殓时的样子,身体盖着黄绸布。不过清东陵文物管理部门,并没有在当时立即开展工作,而是暂封,上报国家文物部门之后,后又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专家小组,在第二年的月初,对慈禧陵进行了仔细的清理,对慈禧太后的遗骸进行了特殊保存处理之后,重新把这具155厘米长的遗骸放入棺内——这算是慈禧太后的第三次入棺,虽没有第一次的奢华,但至少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至此,慈禧太后在死后,3次入棺之后,现在在国家文物部门的管理和保护下,终于彻底安静了下来,得享死者的平静。(文/说历史的女人·风满楼)
参考资料:《慈禧太后》《清朝皇陵探奇》。
2018财神生日是哪一天,9月1日/农历7月22日(拜财神禁忌解析)
财神爷是每个人的心灵寄托,大家都希望财神爷能保佑自己升官发财,关于2018佛祖生日是哪一天、2018财神生日是哪一天一直都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据了解财神爷生日在每年农历7月22日,拜财神有许多的禁忌,跟小编一起来看看2018财神生日是哪一天以及禁忌解析。每年农历7月22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20:210002孙尚香是谁?她为什么嫁给了刘备(孙权妹妹)
读过三国的人肯定知道一个故事,那就是孙尚香出嫁,出嫁排场那是相当气派,赶得上公主出嫁规格,刘备还亲自去迎接孙尚香,孙尚香家里是什么背景呢,竟然会嫁给蜀国主公刘备,刘备死后孙尚香结果怎么样?一起来看一下,孙尚香是谁?一、孙尚香是孙权妹妹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17:590000元朝末帝元顺帝的曲折命运:从沦为孤儿被流放,到成为元朝皇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主导下的大一统王朝。不过这个王朝的存续时间可谓昙花一现:从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到元顺帝逃到长城北方维持北元王朝,前后一共不足百年时间。同时由于文学和教育方面对元朝的宣传题材较少,所以元朝历史一直让多数人感到陌生。其实元朝末帝元顺帝的个人命运是十分坎坷、传奇、曲折的。身世元顺帝的本名叫妥懽帖睦尔。他的身世,还要从他的祖父元武宗时期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6-30 19:21:130001哈里·S·杜鲁门:杜鲁门政治经验丰富,从小接受良好
杜鲁门算属于政治家族,因此受家里人的影响,小时候的哈里·S·杜鲁门便有了从政的想法。由于家境特殊,因此杜鲁门的父亲和祖父要求杜鲁门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并且需要接受大量的政治培训。那时候,杜鲁门认为自己注定将来要在美国政界搞出一番风雨。杜鲁门家族对美国政界的影响非常大,而杜鲁门也算是根红苗正,继承了家族的衣钵,成为了美国总统。一、杜鲁门主义十分有名我要新鲜事2023-05-11 21:13:290000赤壁之战中曹操被打败的原因是什么(骄傲自满)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决定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不仅是三国鼎立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军事策略和心理战术运用的典范。曹操在这场战役中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骄傲自满导致的轻敌冒进,以及对敌方实力估计不足,内部团结和情报分析上的失误。1、骄傲自满我要新鲜事2024-03-08 15:02: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