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假冒伪劣商品少?惩罚措施见分晓
(说历史的女人——第1308期)
在人类史上,自产生商业起,因为利益竞争等因素,假冒伪劣商品就不可避免地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不过区别在于这种商业行为的轻重程度不一而已,但令人不解的是,相比今天,古代为何假冒伪劣商品少?通过惩罚措施可见分晓。本期我们通过3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该问题。
(一)假冒伪劣商品出现的时代和原因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古代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少,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流通少,自然假冒伪劣要少一点了。比如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大家自给自足,自己种粮种菜自己吃,自己养猪养鸡自己吃,那自然不会出现假冒伪劣现象。所以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应该是有商品流通的社会才有的现象。如此,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假货了。
在中国的商朝之前,大概是没有什么商品流通的,但从商朝开始,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在商朝,除了农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比如青铜器、陶瓷等都登上了历史舞台,这自然就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因为你生产的这些器物不可能都是自己使用,生产的多了就开始进入交换渠道:我给你一个瓷瓶、陶罐,你给我二斤黄豆,这就形成了买卖。事实上,从商朝开始,就出现了许多赶着牛车和坐着船从事长途贩运的生意人。这些生意人因为最先在商朝出现,所以后来就叫“商人”,或者“商贾”。
到商代后期,都城朝歌里就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贩,比如大名鼎鼎的吕尚(姜子牙),就曾在朝歌做生意,《战国策·秦五》中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就是说姜子牙曾在朝歌当屠夫,杀牛杀猪卖肉。后来他又曾在孟津开饭店卖饭。战国时的兵书《尉缭子》就有记载:“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
一旦有了商品的出现,假冒伪劣的情况就会随之产生了。太史公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追求利益最大化,自古就是经商的不二法门,这就为假冒伪劣的滋生提供了可能。
比如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所述:“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其注云:“先见良物,价定而杂以恶物,以欺惑下土之士。”东汉学者王符也曾指出:“今工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以欺民取贿。虽于奸工有利,而国界愈病矣。”这就是对当时市场上假冒伪劣的反映和批评。
(二)历朝历代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管控和处罚措施
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取决于法制化的程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有规范这一行业的相应法律的诞生,当然也开始对假冒伪劣行为进行制裁。在商朝,商业刚开始出现,国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到西周时,就有明确的法律出现了。
据《礼记·王制》记载:“用器不中度,不粥(同“鬻”,卖)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粗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商品的要求很严,比如布帛的尺寸大小、数量、颜色等不符合标准的都不准上市出售。
如果是吃的东西,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商品,监管的更严。《礼记》有如此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即便是粮食或者水果没有长到成熟也是不能随便卖的,为防以次充优;“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连家养的牲畜、鱼类不到成熟期也不准杀掉销售。
春秋战国时齐国人编撰的《考工记》,书中记载了六门工艺的三十个工种的技术规则。其中还规定,用于交换的手工业制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残次品不能上市,“凡试梓饮器,乡衡而实不尽,而梓师罪之”,就是说,工师若检验梓人做的饮器不合格,工师就要处罚制器者,他的产品是不能随便上市的。
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方面的法律越来越详细。比如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唐代,那时颁发的《关市令》就有这样的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违者,杖七十。”
这个说的是无论官私的度量衡器具,每年八月必须送交有关的官府检验校正后方可使用,违者打七十大板。
对于在买卖中缺斤少两、弄虚作假的,《关市令》中也有规定:诸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即凡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者一律没收;缺斤少两者必须退货。
而在《唐律疏仪》中则有更严格的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八十。”此处,“行滥”是指“器用之物不牢不真,不牢谓之行,不真谓之滥”;“短狭”是指“绢皮不足四十尺,布端不满五十尺,幅宽不充一寸八尺”。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商品不合规定,即被定为假冒伪劣,你若出售了,就要打八十大板。
对于食品的管理更严,《唐律疏仪》中如此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
这一条是不是比较吓人?如果肉里有病毒,比如被传染病人接触过,必须立即焚毁,违者打九十大板;你若不把这样的肉焚毁掉,还故意卖给别人吃,让人生病了,那就不是只打板子的事了,还得叛一年徒刑;如果把人吃死了,则绞刑伺候!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更加发达,法律上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也更为严厉了。具体的律条上,宋代参考了唐代的法律,而又进一步深化了。比如《宋刑统》里也有和唐朝一样对出售有毒食品的非法商贩的处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另外,《宋刑统》里还规定,生产出“行滥”产品的,以所得利润“准盗论”,即把生产出售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视同“盗窃”,按盗窃罪论处,这定性就厉害了。因为,在任何历史时期,对于偷盗行为,人们都是切齿痛恨的,判刑坐牢甚至杀头都是可能的。你想搞点假货卖卖,一旦被举报,可不是闹着玩的。
到明清时期,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更加明确化,如明朝的《大明律》和清朝的《大清律例》都有相关规定。在《大清律例》中的《工律》篇中,还列出对非法营造、虚费工力,以及对采购的木料、石料质量低劣,建造的房子质量不可靠等方面的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违者追究刑事责任。
古代当然对监督市场的官员也有问责制,《唐律疏议》中规定市场管理人员或者州县有关主管官吏,若平定物价时有所营私舞弊、器衡检校不准确、纵容假冒伪劣商品入市,全部同造假售劣者同罪;即便不是故意为之,有监管不严疏忽的,也要减罪一等处罚,比如打八十大板的按七十大板打。
在立法方面,古人对商品的管控可谓很严格了,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制裁是毫不手软的。
(三)古代防范假冒伪劣商品的其他手段
古人在法律上对防治假冒伪劣商品规定的很详细,这当然是政府行为,另外,当时也跟现在一样,民间也有不少防范假冒伪劣的方法。据吴昆《古人也打假》一文记载,宋代有个叫任一郎的著名鞋匠,他做的鞋质量高,名气很大,上市后有不少人模仿造假,败坏“任家鞋”的名声。后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他做的鞋的内侧藏上一个小布条,布条上写着鞋子制作的时间和编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商品的防伪标志,有不少商品上都有编码或者产品的序列号,你手机“扫一扫”就能辨别真伪。
古代还有一个“物勒工名”制度,什么意思?就是工匠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造的器物上,比如你做的瓷器,茶壶啊,酒杯啊,下面都刻有工匠的名字,这个当然有做广告的作用,但开始它不是为了广告,而是为了确保你的产品的质量。如果你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被人举报,你不承认是不行的,因为上面有你的签名。你赖也赖不掉。当然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别人仿制你的产品,可以起到防盗版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签字总会有些独到之处,笔迹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
这个方法现在依然沿用,比如一些剪刀、切菜刀,一些陶瓷用品,上面往往还刻有工匠的名字。
这个方法还曾被官方强制使用。北宋王安石为相时就曾颁布《市易法》,其中规定药品专卖,药品由惠民局、和剂局制造,在药品上必须印上“药局印记”“和剂局记”字样,防止不法分子冒充官方制造假药。
在如今,你若不小心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了,你可以投诉,或者去商场退货。甚至有不少商场都有规定,你若对商品不满意,多少天内可以无条件退换;用支付宝在淘宝上买东西也可以这样。古代其实也有了这样的制度。在《唐律疏义》中就有规定,消费者买到的东西若在三天之内出现问题,到商家就可以无条件退换。不过退货时要有公证人验证,确实有质量问题时,可以退货,如果商户不给退货,消费者可以告官。
现在有消费者协会,古代也有类似的“行会”,这就是一种规范市场的民间组织。在北宋时就有规定,从事商业的商户必须在行会登记,行会的会长叫“行首”或者“行头”,负责检查商品的质量。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到行会投诉,行首就要处理这些问题。
宋朝时,曾经发生过假冒伪劣盛行的情景:“如贩米而加以水,卖盐而杂以灰,卖漆而和以油,卖药而易以他物,如此之类,不胜其多。”宋高宗赵构得知后,进行暗访。据魏天安《宋代行会制度史》记载,高宗“闻街市卖熟药之家往往图利,多用假药,至服者伤生,深为恻然。”然后他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
结语:总的来说,若想从根本上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只有建立严格的管控制度,并且能得以严格地执行,方可营造一个良好的商业市场。
(文/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战国策》《礼记》《宋代行会制度》等。
战国四将之首为何是李牧 全能型战神能攻能守(相当厉害)
战国四大战神大家都知道是李牧、白起、王翦以及廉颇。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四大名将中是有排序的,排在首位的是李牧却不是白起等人,这就让人困惑了。毕竟史书上白起一生未尝败绩且攻城70余座、杀敌近百万,如此战绩却排在李牧之后,那么李牧究竟是凭什么排在首位的呢?战国四将之首为何是李牧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35:100000古滇国献王真的存在吗是现在的哪里,真实存在(在云南昆明)
看过《鬼吹灯》的小伙伴对里面的一个国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古滇国,在这个国家有个统领人就是献王,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这个献王是个非常残忍的人。大多数人认为一般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是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但也有人会有不同的说法。那么古滇国献王真的存在吗是现在的哪里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解答一下吧。古滇国献王真的存在吗是现在的哪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2:09:540000古代女子问安图片,古代常用问安语大全
我们都知道,其实在古代男女地位是十分不平等的,因为太多的规章制度都在压制着女子,对于女子的待遇很明显的就是不公平的。古代女子每天还要向自己的丈夫或者是长辈们问安。古代女子问安图片是很多人们十分好奇的,古代常用问安语又有哪些呢?下面探秘志小编就来为你揭秘。一、古代女子问安图片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0:08:480001为何清朝能和太平军保持长达十四年的战争,却不敢长期和列强交战
在晚清历史上,清朝和列强的交战周期普遍不长。比如鸦片战争前后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庚子国变也是在两年内结束的。而在对内战争方面,晚清却能够坚持十四年的时间和太平军交战,这其中原因何在?1、谈判余地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4-30 20:11:170000西汉名将李陵事件,投敌后拖累司马迁受到宫刑
李陵曾是西汉的名将,但最后却投降了匈奴。而司马迁又与李陵事件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就是由于李陵投敌后,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辩白的话,结果触怒了皇帝,最终导致司马迁遭受牢狱之灾。一开始司马迁是被判了死刑,而最后改为宫刑才得以活命。李陵事件与司马迁有什么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2:06: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