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通奸被发现羞愧自杀 儿媳为掩饰甘受死刑 知县破案为人做嫁衣
(说历史的女人——第1227期)
该案发生的时间:清,咸丰七年秋。
该案发生的地点:湖北省东湖县。
案件第一阶段:保长报案——李氏不孝,导致婆婆上吊自杀。
1857年秋,湖北东湖县一乡之保长到县衙报案。
所报之案为:李氏因对婆婆不善,导致婆婆上吊死了。
各位可能要问,又不是保长家里的事,保长来报什么案呢?原来根据《大清律例》之条例规定:在自己管辖的地方出现命案,地方的保长、甲长等都有连带责任。所以,李氏婆婆上吊自杀后,保长就和村人把李氏捆绑起来,送到县衙。
原本根据清朝的律例,女人是不能出现在公堂的。但是李氏的性质比较恶劣,原因是在清朝律例中,恶待婆婆造成人命都是十恶不赦之重罪。由此可见,在古代,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的首要标准。
知县接案后,见是人命官司,赶紧升堂问案。

知县以《大清律例·刑律·人命·威逼人致死》一规定,对年方20的李氏说道:
“‘妾妻威逼夫之祖父母、父母致死者,俱比拟依殴律斩。’,你可知罪?快从实招来。”
李氏跪在大堂,一直不说话。
知县很纳闷,但知县也没有深究。从这一点,可见这个知县,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县官。他就以此款条例,给李氏定了罪,并且呈报上去。
对于李氏而言,就剩下等着批文一到,被斩首奔赴黄泉了。
案件第二阶段:李氏一心求死疑点重重,新知县巧妙破解谜团。
且说原知县审完李氏案子后,便调走了。上面新派来的张知县翻阅案宗时,心里颇为疑惑,觉得此案疑点重重。于是,就重新提审人犯李氏,说:
“你若有难言之冤屈,可从实招来,本官或许能够为你申冤。”
李氏见张知县面善,语气和蔼,并无恶意,便说:
“我已背上不孝之名,活着已没脸见人,情愿尽快受死。”
张知县素以“能吏著称”,外人送绰号“办案神明”。因此,凭借他的经验,知道此案必有问题,但却不在公堂深究,而是以巧计逐步揭开了事情的真相。那么张知县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且看他的妙计。
第一步:经过调查,他得知衙门中的衙役队伍里,有一个衙役,他有一个老婆,人称“河东狮吼”,极其彪悍。不但邻舍怕她,就连自己的衙役丈夫也被打得满地找牙。人人都怕她,都不敢招惹她。张知县认为此“河东狮吼”可一用。
第二步:了解了“河东狮吼”的情况后,张知县找了一个理由,派遣“河东狮吼”的丈夫到外县出差,令他立即回家收拾一下到衙门来领取公文之物。那衙役受到知县重用,自然不敢怠慢,匆忙回家收拾一下就赶来领公文,岂料张知县大怒,说他故意延误了时间,耽误了公事,想来定是你的恶妇导致的。
说罢立即差人将衙役的老婆“河东狮吼”抓捕到堂,又不问原由,便打了500鞭,之后,便将她关进大牢。不过是和李氏关在一间牢房。
第三步:“河东狮吼”原非善类,如今又吃了一顿冤枉鞭子,到了牢房撒起泼来,把张知县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了出来。一连骂了三天,还不解气,还要天天骂。
这事让同牢房的李氏难以忍受,便劝解“河东狮吼”。
“河东狮吼”说:“你不吭声,那是你没有我这样的冤屈啊,老娘我无缘无故被这没心没肺的狗官打了一顿鞭子,我怎么能不骂他啊。”
李氏叹了口气说:“好姐姐啊,若说冤屈,你这不过是一顿鞭子,不出数日,就会放回家,继续过自己的日子,而我却替人身负不孝恶名被砍头,如此冤屈,我哪里说去呢?”
“河东狮吼”很好奇,问李氏有何冤屈,李氏便对“河东狮吼”讲了一遍。不料,隔壁牢房住着知县安排的耳目,听闻之后,立即报于张知县。张知县当即升堂,把“河东狮吼”和李氏全部带到大堂问案。
李氏见事情已被知县大人所知,无奈没法隐瞒,只好据实说出。
张知县这招苦肉计,虽然不算高明,但总算能够查出案情真相,也算是功过相抵了。
案件第三阶段:婆婆通奸被发现羞愧自杀,儿媳为掩饰甘受死刑,知县破案为人做嫁衣。
事情的原委:
李氏与丈夫结婚之后,三年来,丈夫常年外出经商谋生,家里只有李氏和婆婆相依为命。其婆婆丈夫早逝,所以守寡多年。李氏对寡居的婆婆甚为孝顺,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婆对这个儿媳也十分满意,两人互相照顾,极为和睦。

也可能食饱思淫欲,也或者婆婆守寡多年所致,40多岁的婆婆的私生活出了问题。一日李氏起床后,像往常一样,把烧好的热水端到婆婆房间。平时,她们已经习惯了进门不敲门,所以李氏自然是没敲门直接就进来了。结果李氏进屋,见床上的帷帐还闭着,不过床前却摆着两双鞋,其中一双是男人的鞋子。
如此情形,分明是婆婆行了通奸之事。
李氏见此,脸颊发热,赶紧悄悄退出房门,离开家下地做事去了。
媳妇进出房间,虽然动作很轻,但婆婆还是听到了。
她起来见地上的热水和早饭,就知道媳妇看到了一切,她急忙把通奸的男子打发走。作为一个长辈,通奸之事被媳妇看到,实在是太丢人了。她越想越羞愧,不知该如何面对孝顺的媳妇,竟然在羞愧无奈情急之下拉了一根绳子上吊自杀了。

如果按照《大清律例》的规定,通奸并非死罪,而李氏婆婆的行为仅是和奸,和奸之罪杖八十。而这种情况,还是被人当场抓获并告官,才会给予的惩罚。李氏婆婆通奸,并未被李氏捅出去,所以并不会受到清律的制裁,所谓民不告官不究。可是有时候,伦理对人的惩罚会大于法律。因此婆婆的自杀,严格来说是道德感促使了她的死。
李氏在外面故意拖延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直到中午才回去。可是她回去后,发现婆婆已经悬梁自尽了。李氏痛哭着,请来保长,也惊动了村邻。保长等质问李氏其婆婆为何自杀时,李氏说不出理由。当然,不是李氏说不出,是李氏没法说出,李氏为了保全婆婆的名节,只能什么也不说。
结果李氏说不出婆婆上吊的原因,就与众相邻怀疑是其逼死婆婆,将其押送到县衙。到了县衙,李氏为了掩饰婆婆的通奸行为保全夫家之名节,承担所有的不孝罪责,甘心接受死刑。
原本做好了赴死准备的李氏,却没想到遇上了一个明察秋毫善于断案的张知县。虽然,不是她所情愿的,但毕竟是还了她一个清白。

结语:虽然张知县断的这个案子,无非是细心之下,采取了一些手段,便澄清了案件背后的真相。但是却为张知县赢得了一个极好的名声,在官场之上,一时传为美谈,成为全省知县中的模范。
时任湖北巡抚的的胡林翼对张知县格外看重,说起这个胡林翼,可是个大人物,进士出身,后曾担任湘军要职。其人挥金如土,但是对人才却格外爱惜。比如我们熟悉的曾国藩、左宗棠等名臣,都曾经得到过胡林翼的大力举荐。因此,若能得到胡林翼的举荐,仕途应该是比较辉煌的。可惜的是,这个张知县是个给他人做嫁衣的命。为何呢?原因是胡林翼正要举荐张知县的时候,他却因病去世了。没办法,胡林翼只好把张知县的办案事迹搁在张知县的继任者张建基的名头下面,进行举荐。结果张建基的仕途是平步青云,仅数年便官拜湖北布政使。
真是人间多奇事,矛盾揪扯难说清。李氏有心保全婆婆名节,却没有实现。甘心受死多感人,却最终被洗了清白。张知县踏实做事有成绩,却没命享受果实,反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文/说历史的女人·案先生)
参考资料:大清律例。
花剌子模是现在哪个国家,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土地上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花剌子模,这是一个在很早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它甚至还一度很是繁荣,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但是最后却得罪成吉思汗,被他给灭了。那花剌子模是现在哪个国家呢?它位于现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的土地上。关于花剌子模地区的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8:03:360002三国时期的十大军师都有哪些人物(荀彧)
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等。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策士云集。在这个乱世之中,有那么一批人以其非凡的智慧和策略为各自的主公出谋划策,他们就是三国时期的军师。这些军师或谋士,在三国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智慧不仅决定了一场场战争的胜负,也影响着三国的命运。一、曹魏的智囊团我要新鲜事2024-03-13 15:42:200006宋高宗为什么让位给宋孝宗,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宋孝宗赵眘并不是宋高宗赵构的亲生儿子,从小六岁就被赵构选中养在宫里当养子,二十年后才被确立了皇太子的身份。宋高宗赵构能够还政于宋太祖的后代,让人十分佩服,宋孝宗也不负众望的成为了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一、宋高宗为什么让位给宋孝宗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6:25:560000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为何迅速衰落最终让韩国灭掉?
郑国迅速衰落没能成为大国,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郑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二是郑国内乱,三是四周大国崛起。接下来,津城沐雨带大家一起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第一,郑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郑国立国于中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这在古代人口较少的年代,谁掌握了人力,谁就掌握了发展的先机,这也是郑国在春秋初期能够迅速崛起、成为春秋小霸的主要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0:45:570001程伯休父简介:西周宣王人物重黎后代(曾率六军征徐国)
司马这个复姓是古代一个很常见的复姓,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姓司马,比如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还有著名的皇帝司马炎,而他们的祖先就是程伯休父,那么这个程伯休父到底是谁呢?接下来大家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程伯休父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25:2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