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73

中古刺客文化的三层境界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9:17:590

(说历史的女人——第1203期)

作为人类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刺客,因其隐蔽性、成本低、效果好受到青睐,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刺客者的职业范畴主要为两大部分:分为私人事务和政治事务。然刺客者的职业范畴虽然为这两部分,没有大的改变,但刺客者的个体性质在历史的演变中,还是发生了变化——他们从最原始的冰冷杀人工具,逐步变为有情怀、有个体诉求,甚至上升到了部落、邦国、天下的层面。究其原因是刺客的行为出发点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为了利益而绝对受雇于人,演变为有选择的受雇于人,也就是说刺客有了自己的情感或理想诉求后,刺客不再是单纯的刺杀工具,而是兼具了侠、士的特色,即既具侠客的本领、又有士的理想追求。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古的刺客就具有了文化属性,总的来看,中国古代刺客文化的三层境界,每一层都代表了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刺客列传3.jpg

第一层境界:士为知己者死,乃为义。

刺客者,一种精神的体现和象征,或个人义气、或臣属忠孝、或家国大义。

为此,司马迁在写作严肃史书《史记》的时候,专门为其列传为《刺客列传》,从古代的刺客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几位。其中体现“义气”之精髓的刺客当属豫让。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士,一生的职业履历为三家家臣:

先是给范氏做家臣,但不受重用;

接着他跳槽到中行氏家,继续做家臣,但是就业前景依然不明朗;

最后,他来到了智伯家,但这一回,他证明了“是金子终会发光的”。

智伯对豫让的能力很看重,对豫让的为人很敬重。两人除了公务关系很好之外,在个人的私交上,也格外亲密,待之如挚友。豫让对于自己人生的这个转机格外珍惜,一方面是他作为一个士,必须通过为自己服务的对象建立功勋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是他找到了如知己的领导,这就更利于他发光发热。

但问题是他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刚刚遇到的明主和知己智伯,却遭遇不测。当时晋国大权旁落四大夫之手,而四大夫中又以上卿智伯为最。智伯为了削弱其他三家大夫的实力,在公元前455年,以晋侯之命,向实力仅次于智伯的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大夫索邑一万户。

有关这个事情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智伯为了削弱其他三家大夫实力,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另一种是智伯为了削弱其他三家大夫的力量,来强化或恢复晋侯的力量。

不管目的如何,最终智伯以晋侯之尊发出的这道命令,并没有得到满足。原因是赵襄子选择了武力对抗,并且在退守晋阳的时候,又暗中联合韩庚子和魏桓子两家,结为同盟,共同对付智伯。结果智伯惨败,身死,其领地、子民被三家瓜分。从此,晋国的形势也从四卿治国变为三卿鼎力。

晋国纷争大事,暂且搁下不说,且说智伯在赵襄子的运作之下彻底败亡后,最受打击的是豫让,当然最伤心的也是豫让。打击的原因是豫让的用武之地被毁掉了,伤心是知己一样的主公被杀害了。按说舞台毁了,还可以再找。但在豫让看来,有一样东西却是可遇不可求的,那就是知己。所以,豫让认为自己要为知己复仇。

《豫让传》载: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豫让1.jpg

豫让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自残了两次,进行了两次刺杀行动。

第一次行刺前,先“变名姓为刑人”,在这里所谓的“刑人”是指受过刑的罪人。豫让变更名姓,扮作一个厕所清扫工,来到豫让家应聘成功后,准备趁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行刺。但是很遗憾,豫让的这次行动失败了,原因是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个厕所工作人员有点异样,结果豫让被当场抓获。

赵襄子的侍卫要就地处死豫让,但赵襄子得知豫让是为了给智伯复仇后,不仅没有杀豫让,反而对豫让的行为夸赞不已,他说:

“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豫让被释放。但豫让令人敬佩之处在于,尽管赵襄子夸他是义士,是天下的贤人,但他为知己智伯复仇的决心并未改变。于是就有了第二次行刺。

第二次为了增加行刺的成功率,豫让进行了更为残酷的自残,史载为:“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如此操作之后,他还在街上行乞进行试验,结果连他的老婆、朋友难以辨认。这次豫让认为伪装已经很成功了,就打探消息,得知赵襄子要从豫让桥(此桥原无名,因豫让在此行刺后得名)路过。于是,豫让体现埋伏在豫让桥下,计划在赵襄子路过之时,一剑毙其命。岂料,赵襄子的马一上桥,就警觉跳动不安。赵襄子和随从立即感到危险,命人搜查桥身,结果发现了刺客豫让。

赵襄子原本敬重豫让乃义士,不料豫让不肯放过他,遂责问豫让:

“你也曾经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供职,而他们被智伯所灭,你为何无动于衷?”

豫让的回答令人眼前一亮:“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赵襄子听罢,深受感动。可是感动归感动,也不能再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万一某日被豫让得手,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当然豫让也知道,两次行刺失败,必是再无机会了。

于是,为了在死前还能象征性地完成任务,以便死后见到智伯有所交代,就向赵襄子求其袍衣一件,以对其行刺。赵襄子一方面敬重豫让的义士之风,一方面为了彻底解决这件事情,就答应了豫让。

豫让遂对赵襄子之袍衣连刺三剑,是为知己智伯复仇。

当然刺罢,豫让也自杀而死。

在这里,有一点我们要正确理解。有人认为豫让最后的行为很荒唐,刺其衣如何算是复仇成功了呢?但是在豫让这个行刺事件里,我们要清楚一点,那就是行刺不再单纯是一种刺杀行为,而是一种忠义的仪式。在一个严肃的仪式里,仪式比现实更可贵和重要。也就是说,豫让行刺的出发点和立场,是大于行刺的结果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容易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刘关之情义,关羽被孙权杀害后,刘备倾举国之兵讨伐孙权为关羽复仇,虽然在夷陵惨败,但是刘备为关羽复仇的这个义气,即出发点和行为,却得到了读者的尊重。关羽与刘备,名为君臣,却情同兄弟。豫让和智伯,大概也是如此。故此,才能让豫让有此动力为其不计代价来复仇。古之义气,至此地步也算是极致了。

第二层境界:士为服务对象死,乃为忠。

古之刺客,除了个体的“士为知己者死”,还有一种叫“士为效忠者死”,此乃为忠。如此论说,是以中古时期的普通理念或价值观来为依据的。在中古时期,从帝王到各层的长官,甚至到平头百姓,最看重一个人的品质还是忠诚度。忠之后,方为义。而忠的最高级别,为死忠。在这方面,也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案例:

其一是春秋时期的专诸。

专诸0.jpg

专诸与豫让,都是同时代的人。但因春秋时期,中国大地上列国并立,豫让是晋国义士,而专诸是吴国壮士。专诸为今南京壮士,气力勇壮,被逃往吴国的伍子胥半路遇见。伍子胥见专诸“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一员罕见的勇士,必有大用,便主动结交。

从楚国逃到吴国的伍子胥原本想献计吴王攻打楚国,但遭到拒绝。伍子胥后来发现吴国的公子光大有可为,便把半路遇见的专诸推荐给他,想助他成就大事。

公子光见到专诸后,见是难得勇士,格外看重,待之深厚,如同贵宾。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吴国认为伐楚机会来了,便出兵攻打。

吴国大兵在外,原本该继承王位的公子光认为这是夺取王位的好机会,便对专诸说出自己的心思。专诸说:

“王僚可杀也!”

并分析了可杀的依据。

公子光很感动,跪而曰:

“光之身,子之身也。”

贵为公子,如此屈身,当然专诸也不负所托。

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之下,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公子光向吴王僚献鱼,由专诸端上。

但此鱼腹之中,早已藏好了利剑。

专诸献鱼至吴王僚近前,从鱼腹中快速取出利剑,一剑便使吴王僚当场毙命。这场行刺,干净利索,堪称行刺之典范。(后世流传甚广的鱼肠剑,乃是因此事而得名)

当然这场公开的行刺,其风险性就在于很难全身而退,吴王僚被刺杀的当场,其大批侍卫也一拥而上刺杀了专诸。但就在这个混乱时刻,公子光率领早已埋伏好的精兵冲入,将吴王僚的卫队等人全部杀死,顺利夺取了王位,他便是以后将名在史册的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得位后,不忘专诸之恩,尊其遗愿,以极高规格将其安葬于泰伯皇坟旁。又提拔其子专毅为上卿。

专诸行刺事件的核心,就是一个死忠。为了主公的需要,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毫不退缩。

其二是三国时期的许贡三门客。

如说效忠于一个活着的主公令人感动,但三国时期这三位刺客对其主之忠,已经超越了生死。生也死忠,死也死忠——能有此荣幸的便是许贡。许贡原是吴郡的太守,孙策崛起时,许贡效忠的对象是曹操,故此多次上书谏言小心孙策。后来孙策在江东壮大,攻下吴郡后,因嫉恨许贡,乃杀之。

许贡生前也曾养壮士在家,其中有三位,待之极厚。

所以许贡被孙策杀后,这三位壮士便逃入山中,密谋为许贡复仇,后来果然遇到机会,便不顾生死行刺了孙策,孙策后也因重伤不治而亡。

许贡三门客之举,与豫让的不同之处在于,豫让与智伯的关系当如刘关,所以行刺是为义的表现。而许贡三门客与许贡的关系为臣仆,所以其行刺是为忠的表现。

第三层境界:士为天下死,乃为仁。

秦有吞并天下之心,并有吞并天下之举。以后看,统一六国,似乎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当时,秦之吞并行为莫过于虎狼。因此,当时的主流思想是,能够阻止秦之虎狼之举才是天下之仁事。然而,历史走到战国时期的时候,礼崩乐坏,周天子名存实亡,列国吞并之势熊熊,全是靠拳头说话。

在此危局之下,怎么办呢?

燕国太子丹经田光介绍,结识了剑客荆轲。

论刺客名声之高,自古莫出荆轲其右者。

荆轲者,卫人,历经多地,后至燕国。

燕国太子丹对荆轲礼遇有加,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荆轲到秦国走一遭,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单纯为利,借机挟持秦王,归还侵吞列国的土地;

其二是若挟持不成,干脆借机杀掉秦王,这样秦国主将带兵在外,内部又出现大乱子,列国联合举兵,则秦国必败,这样就算是挽救了天下。

荆轲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虑之后,最终答应了燕国太子丹,在临行之前,太子丹到易水边为荆轲送行,荆轲临场发挥唱出了一句千古绝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后,借着进献燕督亢之地图的名义,荆轲得以入朝见秦王。并且事情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地图卷中藏着荆轲行刺的匕首。至秦王近前,荆轲也顺利抽出了匕首,刺向秦王。可是荆轲的运气没有专诸那么好,或者说秦王不是吴王僚。秦王很警觉,见匕首后,立即跳起仓皇逃窜。荆轲持匕首在后面追杀,秦王身配长剑,仓皇之间,难以拔出。后经大臣们提醒,方从后拔出。秦王以长剑对荆轲之短匕首,荆轲自然不敌,被秦王砍中腿,倒地。荆轲又刺,但是没刺中。后被秦王连砍数剑,接着秦王“左右既前杀轲”。

荆轲刺秦.jpg

荆轲行刺失败,但依然名垂青史,受人赞誉,盖因其初衷之伟大。豫让为个人之义、专诸、许贡三门客皆为尽忠,唯独荆轲之举,不为义,也不为忠,乃为天下,此是仁也。故此,豫让、专诸等虽然行刺有成效,但终不及荆轲。(文/说历史的女人·不胜寒)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