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八十犹好色不衰”的纪晓岚究竟有多少妻妾?此墓发掘真相大白
(说历史的女人——第1162期)
古代的才子文人的名字,至今仍能在老百姓中达到家喻户晓的并不多,那必须是才华无敌曾为一世之雄者,留下不少经典作品的,比如李白、苏东坡等大诗人。清朝有一大才子如今也仍在中国老百姓中间“大红大紫”,但并非因为他有多么厉害的才华,有多么惊世的作品,却是因为一部电视剧。他就是纪晓岚。
从2000年直到2009年的10年里,电视连续《铁齿铜牙纪晓岚》连续拍摄上演了四部,长达160多集,把纪晓岚彻底从历史的尘埃中“激活”,成为中国的一个话题。这一系列长剧中,纪晓岚成了一个才华盖世、幽默诙谐、大智大勇、英俊潇洒的正人君子,他敢跟大奸臣和珅斗,也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和器重。
电视剧里的纪晓岚简直是一个完人,甚至在爱情上也可圈可点。然,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果真如此吗?有人说纪晓岚“年八十犹好色不衰”,是真的吗?他究竟有多少妻妾,此墓发掘后,真相大白!今天咱们就从他的仕途、才学、情路等方面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

(一)略有坎坷的仕途
有清一朝,纪晓岚也算是一位有盖世才学之人了,但他的仕途却并不十分顺利。
纪晓岚,名纪昀,字晓岚,号石云、孤石老人,祖籍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清雍正二年(1724年)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尔庄(今河北沧县)。他出身于标准的官宦世家,祖上数辈都有功名。其父纪荣舒是康熙年间举人,历任四川,山东二司员外郎,刑部江苏郎中,云南姚安军民府知府等职。他不仅“为政有贤声”,还是一位大学士,“道德文章,皆名一时”。
生在这样家庭里的纪晓岚,三岁就开始跟着私塾先生读书了,而且天赋异禀,书读得好,早早就开始向仕途进军了。
纪晓岚6岁便参加了童子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博得“神童”之誉。他11岁时随父亲到京城读书;14岁参加科试,并获第一名;但他次年参加乡试,只考了个四等。23岁时,纪晓岚又应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中举。于是他24岁继续以不可一世之姿态参加会试,但由于太过自负而遗憾出局。直达乾隆十九年,他参加正科会试,才中得第22名,然后在殿试中,中二甲第四,终于踏入龙门。此时他30岁,尽管风华正茂,但也并不算顺利。
(二)才学盖世的纪晓岚
纪晓岚一生为官,尽管职位很高,曾官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但他虽为官比较清廉,其实并没有多少政绩(还曾因儿子犯罪,因为株连而被发配过),最被人称道的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夏,北京附近遭受水灾,大量饥民拥入京师流浪。纪晓岚及时向皇帝上疏,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然后他到灾区建粥厂赈灾,使京师饥民不驱自退,恢复了社会秩序,受到朝廷和饥民的好评。
至于他在朝廷中,如何同奸臣和珅的争斗,大都是后人虚构的。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二人不在一个“档次”,不可能互相长期争斗。
他们二人倒是一对忘年交。年轻气盛的和珅处世泼辣霸道;年老的纪晓岚则内敛圆融。两人长期同朝为官,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上,官位在纪晓岚之上的和珅对他多有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他对和珅的嚣张跋扈虽有看不惯的对方,但也没有什么尖利的批判,只有善意的提醒。同时,纪晓岚也很有自知之明,在学问上,他尽管可以摔和珅18条街,但在政治上手腕上,则远不如和珅。做为一个御用文人,纪晓岚不可能同和珅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他无论权势和地位都无法与和珅相提并论,也根本无法与和珅为敌。
纪晓岚倒是跟他几乎同龄的刘墉有着不解之缘。刘墉的父亲即刘统勋,是他参加乡试的主考官,对纪晓岚有知遇之恩。后来纪晓岚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刘统勋举荐他的。刘墉是刘统勋长子。和珅专权数十年,朝廷诸臣,无不对之巴结逢迎,唯刘墉、纪晓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始终不曾依附他,保持清廉。他们二人一个善文,一个工书,又都有收藏砚台等癖好,相互之间倒有惺惺相惜之意。
纪晓岚的才学在当时的标准下也是不折不扣的,他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但他在文学上也不是很突出,诗文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算不上极品。有《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阅微草堂笔记》,共38万余字,二十四卷。内容类似在他百年前蒲松龄所做的《聊斋志异》,主要记述鬼狐神怪故事,其文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也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其中也不乏些精品,但相比《聊斋》尚有差距。《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昀的一部诗文总集,含诗赋、策问、铭文等,共计文300多篇,诗1000多首。但经典传世之作并不多。
也就是说,纪晓岚为官政绩不明显,为学作品也不够经典,他的成就究竟是什么?编书。他的一生在朝廷曾任各个修书机构的总纂。纪晓岚的父亲纪荣舒病逝后,他回家守孝三年,服丧期满回朝后,被乾隆留在身边,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八年,“四库馆”开馆,纪晓岚奉命纂修《四库全书》,此后一直到乾隆五十二年《四库全书》纂修完成,纪晓岚一直担任“四库馆”的总纂一职。
纪晓岚的仕宦生涯和学术活动主要在十八世纪中后期,那时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枢纽”时期,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相对于正在崛起的西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或者停顿。在这个时期,中华文化似乎已经到了巅峰,很难再发展,于是“总结”已经成了一种必然。
纪晓岚以他的盖世之才正好迎合了那个时代,确切地说,他只是一位“御用文人”,并不曾像历史上的杜甫、苏东坡那样,有很强的民间意识,他大多时间在宫廷就职,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朝廷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而且深受皇帝重视,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了多部重要典籍编修。因此,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当然他最大的功绩就是领导编篡了工程庞大的《四库全书》。
纪晓岚是在乾隆一朝文化专制最残酷的时期入主“四库馆”的,乾隆帝虽然向来被认为是一位明君,但他统治清朝的半个多世纪也是历史上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之一,文字狱的株连,也远远超过了“大清律”的规定。《四库全书》开馆期间,发生了50多起文字狱案,和纪晓岚一起担任编纂的官员,或被吓死、或被罚光了家产,几乎无一人得到善终。纪晓岚本人也曾几次被牵连进相关的文字狱中,颇有几番险象丛生,也多次被朝廷处分。所以他成功编篡《四库全书》是有一定胆略的,其历史功绩不可否认。
纪晓岚被后人称道的还有,他对传统宋儒理学的批判或者叛逆。他向来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曾就烈女的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当时的有司规定,妇女以守节为由被杀的是烈女,官方予以表彰;而对“捆绑受侮辱而不屈被杀”的人,不以烈女对待,例不表彰。纪晓岚却认为这纯属于道学家的“无情”的理论,他公然郑重地上表朝廷称:“捍刀捐弃生命,其志向与节操没有区别,像忠臣烈士,发誓不从贼,虽然捆绑迫使其跪拜,又怎能说他屈膝予贼有悖朝廷呢?”
但就是这位对维护妇女权益,或者对女权有所贡献的人,却被人认为是一个很重女色的人,说他一生拥有许多妻妾,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清高,面对美女可以“坐怀不乱”,是真的吗?

(三)纪晓岚究竟有多少妻妾?
关于纪晓岚重女色方面,在后来的文献中多有记载,比如史学家昭梿所著的《啸亭杂录》中就曾这样说纪晓岚:公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此书说纪晓岚到了80岁仍很好色,而且特能吃,尤其是只吃肉,不吃素,每天能吃肉几十斤。这显然有点夸张,但也绝不会无中生有。《啸亭杂录》并非一般的野史,他是一部颇具影响的清代史料笔记。作者昭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之后,其性嗜学,善接交文士,能言他人不知或不敢言之事,此书具有很高史料价值。后来魏源的《圣武记》、赵尔巽的《清史稿》便大量引用了书中资料。
关于他如何能吃,在著名的《清朝野史大观》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公(指纪晓岚)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对纪晓岚的好色更有其他记载的,比如著名清朝学者采蘅之的《虫鸣漫录》里就这样描绘:纪文达公(即纪晓岚)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这形容的也太形象了。这究竟是夸张的说法呢,还是纪晓岚在情色方面果真天赋异禀?这从他一生娶妻纳妾上似乎可窥见一斑。传说纪晓岚有多位妻妾。据《清史稿》所载:纪晓岚十七岁时就与邻县二十岁的马月芳成婚,马月芳比他大三岁,同时也是位才华横溢的女子。
除去妻子马氏外,纪晓岚至少还有六个小妾,史上留下名字的就有三位:文鸾、郭彩符和沈明轩。
其中文鸾在纪晓岚还没有中进士之前就去世了。郭氏在13岁便嫁给了纪晓岚,30岁病逝,纪晓岚十分疼爱她,还为她写了很多缅怀的诗章。而沈氏比纪晓岚小了30岁,也备受恩宠。其他几名小妾,现存的史料并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只是寥寥数笔带过而已。
纪晓岚这么多妻妾,在那个时代倒也是正常的,但他对于女色很是执着,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力不从心,倒是令人震惊。
不过这也许是后人传说的,他究竟有没有这么多妻妾?随着他的幕被发掘,一切真相大白。

纪晓岚于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一岁,嘉庆帝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他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晓岚一生有四大嗜好,即抽烟、喝浓茶、爱吃肉、色欲强。他抽烟就很有名,号称纪大烟袋。
纪晓岚去世后葬在河北老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沧县镇北村的村民发现了一座古墓,专家闻讯赶来,立即进行保护性发掘。墓穴开启后,首先发现了七具坐着的白骨,周围还有各色各样的陪葬品。专家根据发现的墓志铭等物确认这便是纪晓岚的墓葬。但令人吃惊的是,墓里并没有纪晓岚的尸骨。那七具白骨都是女尸,专家分析肯定是纪晓岚的妻妾。
这个墓穴的结构设计十分精密,有主墓,有分支的小墓,按说,纪晓岚和夫人马月芳应合葬在主墓里,但主墓里却是空的。显然这个墓是被盗过的,也许纪晓岚和原配夫人马月芳的尸骨被盗走了。
据此,专家推测,那七个女人其实都是纪晓岚的小妾。再加上结发妻马月芳,纪晓岚至少有八个老婆。
不过关于纪晓岚墓室里的七具女子枯坐的尸骨,专家还有说法,她们也可能是七个没有名分的陪房丫头之类的女子。这与历史上纪晓岚“无肉不食,无女不欢”的行为是相符合的。如此看来,纪晓岚不仅有7个或者8个有名分的妻妾,还很可能有7个没有名分的“小妾”。老纪可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了。
(文/说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参考资料:《清史稿》《啸亭杂录》《纪晓岚传》等。
爱娃·布劳恩是谁?纳粹元首的妻子(长相美艳)
爱娃·布劳恩单独说出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不过加上一个前缀纳粹元首希特勒的妻子,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爱娃·布劳恩跟希特勒岁数相差很大,而且在希特勒没有成为元首之前就跟其恋爱,不管希特勒是什么模样的人,爱娃·布劳恩只是一个爱着丈夫的女人。爱娃·布劳恩生平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8:32:190000明朝最先进的火枪:火枪是骑兵标配(火枪重威力小)
明朝的火枪是将步兵和火器结合在一起,当时这种火枪已经非常先进,从国外一直流传,到达中国之后配备军队,成为战场上最强的武器。在16世纪的时候,欧洲对这种火枪进行了改造,其实最开始火枪来自于中国,当时不想流出国外,所以将一些资料销毁,可是辗转反侧还是出现在国外,在清朝时就已经广泛使用这种武器。一、明代火枪的威力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3:05:090000英国对也门殖民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方面有什么变化?
#历史开讲#南也门独立前的经济,是殖民地封建混合型经济。自古以来,也门经济基本依靠单薄的农业生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依靠农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只起着辅助作用。在外来侵略的情况下,商业被严重摧般,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帝国公司的原料倾销和廉价商品的冲击,也门原本脆弱的手工业遭受了更严重的打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2:2500001936年,毛主席警卫员吴吉清活着被推进太平间,主席下令揪出真凶
1936年,在红军的队伍里发生了一件令毛主席极为暴怒的一件事,那就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吴吉清在病重但还活着的时候,就被抬进了太平间。好在谢觉哉及时发现,这才拯救了吴吉清的性命。这件事情发生的极为蹊跷,要知道红军战士之间的革命友谊极为深厚,能有拯救战友们性命的机会,就断然不会放过。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出现了草菅人命的事情,这怎么能不令人怀疑呢?事后毛主席亲自下令调查此事,终于揪出了幕后黑手。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7:41:540004汉朝名将霍去病简介:却匈奴八百余里,24岁英年早逝
对于霍去病,大家肯定不陌生,他是汉朝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就有关于他的介绍,其中“却匈奴八百余里”相信很多人至今都记得。霍去病17岁就率军深入大漠,19岁就歼灭匈奴近十万,22岁就官拜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军政,可惜年仅24岁就病逝,给世人留下了许多遗憾!一、汉朝名将霍去病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8:27: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