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这座桥的建造技术比英国早600年,历经8次地震竟完好无损
说起中国古代的建筑,除了那些豪华的大型建筑之外,有一座桥,令人难以忘怀。这座桥被入选在小学教科书中,成为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建筑的一个独特窗口。这座桥就是赵州桥。

话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十分重视社会的各项建设发展。当时在河北省赵县有一条河叫洨河,洨河非常宽,有30多米。这样在洨河两岸的人们想到对岸去,就只能坐船。于是,当地政府为了让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就请当时著名的桥梁工匠李春来主持设计建造一座桥。

李春接下这个任务后,就开始了勘察和设计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量计算、设计,李春根据洨河的河流和两岸的地理形势,终于设计出了建造方案。然后就带着人们开始了建造工作,从公元595年开始,到公元605年竣工。一座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横卧在洨河之上,洨河两岸的人们终于可以不用坐船就能互相来往了。同时,也为两岸的贸易、以及军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第一座石拱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之一,另一座为小商桥。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赵州桥的桥梁建造技术比欧洲的石拱桥早600年,另有资料显示为700年。

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可见赵州桥的建造技术难度和奇迹不仅令后人惊叹,也更惊叹李春的创造。因此,人们编了一个关于赵州桥的传说,说赵州桥是木匠祖师鲁班所造,造好之后,八仙张果老骑着毛驴和柴荣来看,正好碰见鲁班。张果老问这桥能不能经得起他跟柴荣。鲁班说当然没问题。张果老的口袋里装着日月,而柴荣推着五岳,因此,他们一上桥,桥就摇晃起来,鲁班就急忙跳入水中,用手撑住大桥东侧。因鲁班用力过猛,大桥东侧便留下了手印。虽然这不过是一则故事传说,但是赵州桥的坚固度却有史为证:历经8次地震和8次战争,尤其是在近代,重型车辆经过无数次碾压,但赵州桥依然完好无损,真不愧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大奇迹。
2003年非典死了多少人,全球累计死亡人数达919人(中国占九成)
相信经历过2003年非典事件的人,对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记忆犹新吧!2003年非典死了多少人?据统计当年全球累积死亡人数919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死亡人数达829人,下面一起来回顾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一、2003年非典死亡人数919人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56:5200010六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六国联合能否打败秦国
六国无法打败秦国,主要是由于秦国的崛起很快,以及秦国自身的变革。秦国应该感谢商鞅,因为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再有一点就是由于秦国的人才济济,的确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同时秦王本身比较聪明,当时楚国就吃了秦国的亏。一、六国之中谁最弱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45:050000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如何处理他的老婆和女儿的?下场凄惨
年羹尧是清朝雍正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辅政大臣,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祖父年仲隆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父亲年遐龄是工部侍郎和湖广巡抚。年羹尧自幼聪明好学,30岁就考中了举人,后来捐了个副使的闲职。康熙五十年(1711年),他被任命为四川巡抚,开始了他在西部边疆的崛起之路。我要新鲜事2023-11-18 20:39:130001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源自三国志,主人公为吕蒙
手不释卷,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吕蒙。这个故事出自于三国志。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所讲述的意思是书本从来不会离手,并且非常的勤奋好学。经常用于比喻一些爱读书的人群。其实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喜欢读书,认为学海无涯。并且多读书能够增长自己的见识,尤其是在学习知识之后,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使家庭更加幸福。一、吕蒙和手不释卷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04:180000欧洲国王被判处死刑,200年后法国总统为其翻案:其实他是个好人
在十八世纪末期的法国,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年的波旁王朝迅速土崩瓦解,末代国王路易十六和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送上断头台处决,路易十六之死宣告着法国一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我要新鲜事2023-05-15 20:17: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