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一言,惊醒刘邦,果断杀掉此人,消除最大后患
(说历史的女人——第1123期)
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登基帝位,不久迁都长安,大汉帝业基本定矣。
但西汉与其后的诸多朝代不同,西汉之后,皇帝集权基本稳固,而西汉之前的政治体制仍在摸索之中,秦之前为诸侯、战国,秦虽一统,建立了集权制,但正因诸侯国的根深蒂固,并未实现脱胎换骨的一统,才导致了秦末起义的烽火一起,诸侯国多半以故国之名全部复活。后经十数年之战乱,又被刘邦一统,但此时的政局依然风云变幻。
各战将功臣,都渴望被封国,做一方老大。刘邦为了满足功臣之心愿,只能遵从。但他内心是不情愿的,他可不想秦亡的模式在他手里上演。所以他表面封王封诸侯,其内心的不安却是时刻都存在。故此,先封王满足功臣心愿,实则也是有安抚和麻痹的用意。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刘邦就开始了自己的诛杀功臣之举,结果此风一开,各异姓王皆敬惧不安,要么主动造反,要么被动造反,要么没造反,也被“莫须有”之罪名处死。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淮阴侯韩信,根据史载的情况来看,韩信并未造反之意,甚至在幕僚蒯通谏言造反的时候,他也没有造反,结果被吕后骗进长乐宫秘密处死。究其原因,无非是韩信功高震主,让刘邦吕后夫妻感到不安,不除之不足以睡安稳而已。
然在解决异姓王、稳固江山一事上,可以说刘邦和吕后的功劳各一半。直接造反的,由刘邦带兵去平叛,尚未来得及造反或者必须除掉的异姓王,基本都由吕后给收拾了。所以,可见吕后的手段,甚至比刘邦更高一筹。在处理彭越一事上,就足见高低。
韩信等被收拾后,彭越确实是感到了“兔死狐悲”之不安,但是不安归不安,彭越还是没有什么不轨的行为,甚至在比较亲近的武将扈辄劝他起兵造反的时候,彭越也没有采取行动。
可是这个情况,却很快被刘邦知道,原本就对功臣提心吊胆的刘邦,哪里有时间考虑,立即就带兵围剿了过去。结果彭越等于没有任何行动反抗,就被抓捕。
刘邦把彭越的官爵废除,降为庶人,发配蜀地。

就这样,战功赫赫的功臣彭越,就踏上赴蜀之路,彭越内心的委屈肯定特大,毕竟功劳很大,也没有造反举动,却落个如此结局。
如果事情如此发展,结果一定是未知的。
但事情的发展,因为吕后出现了另外的变化。
在吕后回城的路上,恰逢被流放的彭越。
彭越见吕后,大倒苦水,诉说委屈,最后他请求吕后,是否可以把他流放到老家山东昌邑。
吕后听完,满口答应彭越,并且还把彭越带回了京城。
回来之后,吕后立即去见刘邦,问起有关彭越之事。
吕后:“我回城路遇彭越,就把彭越和他的家人都给带回来了。”
刘邦不解:“为什么啊?”
吕后反问:“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刘邦说:“我把他流放蜀地,让他死在那里,这样就可以除掉后顾之忧了嘛。”
吕后轻轻一笑:“你知道什么叫放虎归山吗?彭越可不是一般囚徒,他战功赫赫,近似韩信,因为无论他在哪里,其才干和功劳,都有着足够强大的号召力,如今你把他流放蜀地,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则鞭长莫及,而对于四方对我们不满的人或心怀野心的人,则必然是一面旗帜,他们必然前去追随归附。再加上,蜀地原本就是一块宝地,有自立之本,加上易守难攻,一旦彭越聚众自立,到时候恐怕想除掉都没那么容易了。”
吕后一言,一下惊醒刘邦,赶紧果断杀掉此人,算是消除了最大后患。

吕后这一席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非常有见地,因为以彭越的勇武和影响,真是到了川蜀之地,想闹出点事情,还是很容易的。刘邦比谁都清楚,所以他在佩服老婆高见之余,干脆让吕后处理彭越一事。
吕后办理这种事,轻车熟路,前有收拾韩信之经验,如今收拾待宰之彭越岂不容易?无非是找一个理由,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而已。所以,吕后安排人找到彭越之门客,以利诱谈判之,结果彭越门客见老板都倒了,还拥护个什么啊,立即就按照吕后方面的意思举报彭越图谋造反已久。
如此,罪名坐实。古今,无论何时,造反都是死罪。
有了罪名,也有了人证,那么就安排廷尉王恬对此事上奏并说出(已定)处理意见,表面上看是奏给朝廷,实际上不过是把这个事摆到明处,让朝臣看:大家眼睛都擦亮点,杀彭越,是因为彭越造反了!
这样做,有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堵住议论的口;
第二个作用是杀鸡儆猴、警钟长鸣。
聪明的朝臣,都会会意的,然后就要学会放下功臣身段、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可怜彭越还在狱中傻傻等着吕后的改判诏书,希望能够在老家服刑、甚至舒服一点老死,然结果等来的却是“诛三族”之结局。
《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载曰:
“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彭越被杀,其族被诛,封王已死,又无后人继承,封国自然撤除。

结语:彭越,这位中国史上游击战战术的鼻祖人物,一生劳苦功高,尤其是在刘邦建立大汉的过程中,其战功极高——比如楚汉之战,后来史家发现如果没有彭越在后方打游击,毁掉了项羽的粮草补给线,同时不断骚扰项羽后方以保护汉军的正面力量,造成项羽两面受敌,正面的韩信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垓下消灭战神项羽。
所以有一句话对彭越评价极其公平:论军事才干,彭越不如韩信,但论实际功绩,彭越不输韩信。
难怪后来准备造反的英布说:“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由此可见,彭越仅次于韩信的地位和影响力。
只是一代悍将,落得如此惨局,着实令人唏嘘。
(文/说历史的女人·不胜寒)
参考资料:《史记·彭越列传》
胡亥与子婴是什么关系?说法众多(叔侄关系最可靠)
在胡亥去世后,子婴即位。那么你知道胡亥与子婴是什么关系呢?关于他们的记载并不多,之间的关系也让人捉摸不透,在胡亥杀了诸多的宗室后,唯独没有杀害子婴。那么子婴究竟是谁?秦二世胡亥和子婴是什么关系呢?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胡亥与子婴是什么关系关于子婴的身世,在历史上记载的非常模糊。说法有如下几种: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3:56:290001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前言孟获为何无法救援已命在旦夕的蜀汉?263年冬,西晋军队发动了灭蜀战争,蜀汉王朝在这场战火中灰飞烟灭。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七次擒获南中领袖孟获,使其臣服于蜀。那么,孟获为何没有在蜀汉危难之际率军前来援呢?对这一历史疑问,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当时的种种内在及外在因素。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长期调查与分析思考,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委。一、战火缠身的蜀汉王朝我要新鲜事2023-12-06 19:31:470000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孙敬苏秦勤奋好学发愤图强的故事
说起勤奋好学,就会想起很多关于勤奋好学的历史典故,比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等。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悬梁刺股,也是一个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至于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一个是东汉时期的孙敬,另一个是战国时期的苏琴。一、悬梁刺股的故事1、孙敬悬梁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16:510004康熙用30名宫女秘密进行“人体试验”,4人死亡,却造福千秋万代
提到康熙皇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感觉很熟悉,因为关于这位皇帝的影视剧非常多,其中最火热的莫过于《康熙王朝》。其实,除了影视剧中饰演的情节,康熙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迹。据清史记载,康熙皇帝曾在皇宫内,用30名宫女进行秘密的“人体试验”。在这次实验的过程中,有4名宫女不幸身亡,而实验的成果却造福了万千百姓。那么,康熙为何要用这些年轻的宫女做实验?为什么说,这一成果造福了百姓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4:35:220003世界第一脱衣舞娘:身价10亿,拒绝英王室热情相邀,到底多大魅力
2006年,蒂塔·万提斯在一众媒体的惊叹中,面容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诋毁谩骂。在与摇滚乐队主唱玛丽莲·曼森的婚姻里,蒂塔·万提斯体面的退场了。他们相处的七年时间,足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一个是小镇乡村走出来的励志姑娘,一个是鬼魅黑暗丑闻满身的乐队主唱,两个人的结合,一开始便不受祝福。但蒂塔·万提斯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1:00:4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