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2岁男童坠井,仇家不顾危险冒死相救,如今世仇成干爹
1987年,河北沧州市任丘县西袁庄村的庄家和王家因一人的离世,结下了血仇。
此后27年里,原本关系熟络的两家人形同陌路,偶尔还会发生冲突。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庄、王两家的恩怨纠葛,每次村里的人要摆宴席,都会特别注意两家人的座次。
村里的长者也曾找来两家人,希望他们能放下仇怨,但两家人积怨已深,均没有答应。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两家人这样的状态,认为这两家的关系是无解的。
但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发生的一起意外,却让两家人彻底放下了往日的恩怨,甚至还有成为世交的发展趋势。
原来,在2014年时,王家的一名2岁男童不慎掉入了深井之中,庄家一人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将男童救了出来。
后来,这名男童还拜救命恩人为干爹,庄、王两家也因此事化解了往昔的恩恩怨怨,逢年过节双方都会互相携礼拜访。
那么,这件事的具体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庄伟达出生于1983年,在他4岁那年,他的家族和同村的王家大打出手。
事情的缘由出在他的四叔身上,他的四叔有着严重的精神疾病,时常会表现出暴躁的一面,且带有很强的攻击性。
同村的人大都知道此事,大家见到了他也都会绕着路走,尽量不去招惹他。
尽管如此,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那天,王家的一名孩童不知怎么的招惹到了他,被他打进了医院。
事情发生后,王家自然不会就此罢休,马上召来了亲朋好友到庄家讨要说法。
庄家自知理亏,同意今后会严加看管庄伟达的四叔,不让他轻易跑出去伤人。
不过,在谈及赔偿问题时,两家人却没有达成一致,庄家认为王家狮子大开口,欺人太甚。
王家则认为庄家没有丝毫赔偿的诚意,非常不满,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谁也说服不了谁,在场的大多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也不知谁先动了手,很快舌战就变成了群战。

随着双方不断呼朋唤友,卷入战局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且后来的人还带上了器械,眼看冲突愈演愈烈,村里面的长者也坐不住了,纷纷赶来劝架。
最终,在大家伙的劝说下,两方人马才暂时罢战。
事情演变到这样的地步,已经不是赔偿的问题了,还涉及到两个家族的脸面,于是赔偿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但双方的仇怨已经结下。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两家人倒也不会在今后的27年里老死不相往来,但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庄伟达的四叔在不久后去世了。
原来,这件事发生后,庄家人虽然没有给王家赔偿,但之前答应王家的事,他们却是做到了。
经过庄家老一辈的商议,他们决定把张伟达的四叔关进小黑屋,不准他再出来,只每天定时定点给他送饭。

庄伟达的四叔本就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被关进小黑屋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庄家人认为,自家人的死亡与王家脱不了干系,是王家间接害死了自家人。
于是,庄、王两家的这起冲突,也变了性质。
四叔死后,庄伟达和其他庄家子弟一样,都被长辈的告诫过,无论如何也不准和王家的人一起玩耍。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王家小一辈的身上,有着双方长辈的监管,两家的年轻人都与彼此切割了所有关系。
也是从那时起,村里面每逢红白之事,都会尽量让两家人错开时间过来,实在无法错开的,也会提前为两家人安排好座次。
村里的人,也会默契的将两家人隔开。
可以说,从那以后,庄、王两家虽然都还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但却形如活在一个彼此交错的世界里一样。

王见方与庄伟达是同一辈的人,在两家还未发生冲突时,两人还曾一起玩闹过。
如果没有那件事,或许两人会成为铁哥们儿,但自从庄伟达的四叔去世后,两人虽不至于见面起冲突,但也形如陌路,再也没了交集。
成家立业后,两人见面也不会互相打招呼,只当对方是空气,视若不见。
王见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会与对方尽释前嫌,还让自己的儿子认了对方为干爹。
这一切的转变,发生在2014年,那天正是农忙时节,王见方的妻子带着两岁大的儿子去田里劳作。
做农活期间自然无法照看孩子,她对儿子千叮万嘱不要跑太远,但两岁的孩子忘性大,哪里记得住这些嘱咐。
不一会儿撒开脚丫子就跑得没了人影,王见方的妻子则忙着劳作,也没注意到儿子的去向。
还没等她忙完今天的工作,一个娇小的身影就哭喊着朝她跑了过来。

跑过来的人是隔壁田地里的孩子,她正奇怪为什么自家的孩子没有和他一起过来时,就从对方的嘴里收到了一个噩耗。
“阿姨,明明掉井里了。”
听到自己孩子掉进井里时,她还奇怪这里哪有什么井,但马上她又想到了一处废弃的机井,一时间面无血色。
这是一处位于农田里的废弃机井,深度达到15米。
当王见方的妻子跑过来时,井口已经围满了人,这些人都是附近做农活的同村人,井里明明的求救声时断时续,听得让人揪心不已。
围在旁边的人纷纷出谋划策,但谁也拿不出一个救人的章程,最终还是打电话向消防队求助,一边还派人回村里通知明明的父亲。
明明的母亲早已哭成了一个泪人,她徒劳的用双手不断刨井口周围的土地。
王见方到来后,看到的是双手满是鲜血的妻子,听到的是儿子微弱的哭喊声。

他一边劝慰妻子,一边给儿子打气,焦急得等着消防队的到来,消防队的人来得很快,但到了现场后,却也陷入了不知该如何下手的窘境。
由于井口非常狭窄,直径只有40公分,根本无法让一个成年人下去营救,他们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井里的管道全部挖掘出来。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办法,谁也不知道井里的孩子能不能坚持到他们将管道挖出来。
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大家只能争分夺秒地开始挖掘。
旁边的人也没有干看着,有力的出力,有工具的出工具,还有一些妇孺则回到家里给大家准备茶水和吃食,虽然大家都已经拼尽了全力,但进度依旧非常缓慢。
高强度的挖掘了两个小时,众人也才挖掘出了3根管道,还剩下13根管道还埋在土里,而此时井里的孩子已经很久没传出声音了。

救援队员急忙拿手电筒查看孩子的情况,可以看到孩子身体上有多出擦伤,气息也非常微弱。
显然孩子的情况是没办法坚持到大家把管道拆完的,必须想办法尽快将孩子救出来,但如果真有办法,大家早拿出来了,又怎会等到现在。
想到这里,王见方再也忍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就在大家对救援工作感到绝望时,人群中一个瘦弱的身影站了出来,“我来吧”。
站出来的人,正是庄伟达,庄伟达身形非常瘦弱,肩膀一缩,理论上确实可以下井救人。
看到庄伟达要下井救人,围观的人表情都非常微妙,都是一个村的自然很清楚庄、王两家的恩恩怨怨。
要知道下井救人是非常危险的,搞不好还会把自己搭进去,王见方看着站出来的庄伟达,神情也非常复杂,
他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是家族的世仇挺身而出。

与自家孩子的生命相比,往昔的仇怨自然不足为道,他向庄伟达表示了感激。
负责救援工作的消防队长,一开始还担心庄伟达没有救援经验,会不会徒增危险性,不过从其他村民口中得知庄伟达自幼习武后,便放下了这层担忧,答应让他下井参与营救。
庄伟达不是一个犹犹豫豫的人,既然决定救人,他就争分夺秒的做起了准备工作。
将消防队长说的注意事项记在心里后,他便套上了救援绳索,拿着对讲机便向井下爬去,但刚下井没多久,他就对着对讲机说道,让外面的人把自己拉上去。
众人还以为庄伟达退缩了,不过也能够理解,毕竟自己的生命要自己负责。
显然他们看轻了庄伟达,他之所以让人先把他拉上来,是因为右边的救援绳有些松动,他担心把孩子抱起来时,绳索承受不了重量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听完庄伟达的反映后,消防队长亲自过来替他重新系了一道绳索。
第二次下井,庄伟达熟练了很多,一鼓作气就来到了井底,他将孩子牢牢抱进怀里。
为了抱紧孩子,他只能扔掉对讲机,与孩子的安全相比,对讲机自然无足轻重,他让上面的人倒数3个数,就一起把他和孩子拉上去。
最终经过众人的努力,庄伟达和孩子都成功被拉了上来,孩子在第一时间就被送往了医院,身体上出了一些擦伤外,并没有其他伤势,只需要在医院里休养几天就好了。
庄伟达救完人后,并没有在现场多留,默默回到了家中,颇有古之侠士的风采。
庄伟达回到家后,他的父亲早已等在了门外,对于庄伟达救“仇人”孩子的事,他的父亲对他表达了赞赏之意。
毕竟一码归一码,人命比天重,而庄伟达下井救人的事,也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最为震动的自然是王家族人,他们纷纷表示,无论两家过去的恩怨怎么样,至少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庄伟达。
更有人觉得,可以趁这个机会化解掉两家这不正常的关系,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王家有威望的长辈亲自来到庄家,表达了重归于好的意愿。
之后,庄、王两家约定好了日期,一同齐聚庄伟达的家里,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不适应,两家人都非常热情,尤其酒菜上桌后,双方端起酒杯的手就没停下来。
随着一杯杯烈酒下肚,往昔的恩怨也一一消散于无形之中,一直到月上柳梢头,两家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别。
此后,每到逢年过节,庄、王两家都会互相串门,隐隐有发展成世交的趋势,明明出院后,也经常会跑到庄伟达家里,很快就和庄伟达的孩子成了玩伴。

不仅如此,他还缠着庄伟达教他习武,庄伟达也没藏着捏着,在征求王见方夫妇的同意后,就认真的教了起来。
明明虽然年幼,但却肯吃苦,基本功都练得非常专注。
有一次在饭桌上,王见方貌似开玩笑的对庄伟达说,明明这孩子与你很合得来,要不然让他认你做干爹吧。
庄伟达是个直性子,简单思考了一下就脱口道:“好”。
王见方看庄伟达答应了,也非常高兴,他连忙拉着明明的手,让他叫庄伟达“干爹”。
就这样,两家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两家人的重归于好,一时间在当地传为美谈,其中作为两家桥梁的庄伟达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庄伟达显得非常低调,他说这没有什么,自己只是利用了身体优势而已。
之后,庄伟达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被当地的消防队录用了。
7年后,他再一次凭借着自己的身体优势,成功将一名4岁的孩童从机井里救了出来。
正如歌词里写的那样“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编辑:暗里着迷
责编:林画
束姓起源和来历:齐国疏广为避祸改姓(可追溯到舜帝)
束姓虽然人口稀少,但属于典型的纯正汉族姓氏,追溯到源头就是从妫姓而来,是舜帝的后代,经过妫姓、陈姓、田姓、疏姓的演化变更之后才形成束姓,得名始祖是战国时的齐国疏广,他为了避开王莽之难,于是迁到了沙鹿山,改为束姓。束姓起源和来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34:030000巡盐御史 盐运使 盐法道是几品官 其具体工作职能又是什么
巡盐御史、盐运使、盐法道是清代盐业系统中的几个官职,每个官职都有其具体的工作职能和关系。巡盐御史,其官名源于明代的巡按,但巡盐御史专门负责盐务。他们是国家最高级别的盐政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尽管巡盐御史的品级较低,一般为五至六品官,但他们的权力却非常重要。巡盐御史由都察院各道御史或六部司官、内务府司员出任,品级不定。巡盐御史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重大,负责管理盐务并监督盐政。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54:020001康有为流落海外十多年 为啥生活如此奢靡(康有为生活)
康有为在逃亡过程中能够生活很奢靡,是因为它有着赚钱的好点子。康有为在我国的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重要人物,我们在历史书上都学过他所坐的公车上书,虽然说最后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在近代康有为还有着很多的粉丝以及追捧者。在他的变法失败之后,康有为就去到了国外,开始了自己16年之久的流落生涯。但是据说康有为在海外逃亡的时候居然生活相当的奢靡。逃亡海外我要新鲜事2023-11-07 21:11:220000苏联当年陈兵百万为何不敢南下打中国(友好互助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某个时刻,特别是在1968年,中国新疆与苏联接壤的边境线上,曾发生一场陈兵百万的苏联军队集结的壮丽景象。然而,虽然苏联如虎添翼,但却在南下打中国的问题上犹豫不前。这一段历史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复杂性。背后涉及同盟友好、物资补给、国际压力、核威慑等多重因素。一、中苏友好历程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2:00:220000被朱镕基点名,“一问动京城”的女主持人吴小莉,是什么来头?
1998年,在朱镕基总理任职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600名国内外记者来到人民大会堂,他们想通过这位新总理透露的信息,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以及对香港回归后的规划。朱镕基总理说话铿锵有力,简单明了,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记者招待会的氛围也相对严肃。不过当轮到一名女记者提问时,朱镕基总理一改铿锵有力的措辞,微笑着说:“你们注意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给她一个机会,我很喜欢看她的节目。”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1: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