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64

巨骗还是天才?罐头换苏联飞机,三度入狱,76岁坐拥北京264套房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9:02:090

1998年,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不见不散》里,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桥段——扮演者葛优在黑板前画大饼一般向众人介绍了:

“如果我们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道五十多米公里宽的口子,世界屋脊还留着,把印度洋的暖风引到我们这里来。

试想一下,那我们美丽的青藏高原从此摘掉落后的帽子不算,还得变出多少个鱼米之乡...”

由于这一疯狂的想法操作难度过大,以至于人们每每谈起这个场景都会将其当做一个笑谈,认为编剧“脑洞大开”。

或许当时银幕前的很多观众对此也只是笑过就罢了,但鲜有人知的是,冯导亲口承认过,这一段的灵感实际上来源于我国上世纪的一位首富,后来又沦为“首骗”的牟其中。

牟其中实实在在地提出过这个想法,除此之外,诸如“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这样的豪言壮志也同样出自他口中。

也正因他这般的能说会道,他的小学老师曾给他写下过这样一句评语:

“如果能改掉夸夸其谈的性格,今后定有大出息。”

这位老师可能也未能想到自己一语成谶,竟早早就看清了这孩子的缺陷与坎坷的发展道路。

正是这样一位留下诸多“空谈”的人物,今天在商界仍流传着他不可思议的个人传奇。

那么,牟其中是如何一步步白手起家的?

在早年成为“万元户”、“亿元户”的大陆首富后,他为何留下三次进狱的污点呢?

这就要从他一生的几次起落说起...

要说牟其中是如何发迹的,那确实不乏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

而牟其中本人曾总结过自己能够发迹的三大法宝,分别是:

一,强到盲目的乐观和自信;

二,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

三,超强的讲故事和包装能力。

可以说,牟其中把自己的这三大能力发挥到极致,从而铸就了自己在商界的辉煌成就。

上世纪40年代初,牟其中出生于四川省一个中等经济水平的商人家庭,这为他营造了一个富有商业气息的成长环境。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他很早就对商业知识有所了解,思维也非常活泛。

不过,当时着他怀揣着的,是成为一个记者的梦想。

可惜,后来高考的失败让他这个梦想早早夭折。

牟其中在高考后有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玻璃厂的锅炉工人。

但他目光却并不愿意仅仅停留在手头上这份普通工作上,他在工作闲暇里大量阅读了马列、毛泽东等思想著作,而后又广泛阅读各种法律、哲学类的人文书籍。

他就是在这样孜孜不倦的阅读过程中,燃起一腔的政治热情。

于是,他开始向周围的同龄人、青年人传播这方面的思想,不仅在县里积攒了一定的声誉,甚至写下并发表了《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由科学向空想的倒退》等文章。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他的文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过于激进敏感,他本人也被关入了监狱。

但挫折不能击溃他的意志,在监狱中,他反而愈发乐观,几乎是秉持着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定精神,觉得这是上天予以自己的考验。

因而,他更加肯定只要自己能够度过难关,必定会有所成就。

同时,他在狱中也鞭策着自己勤加锻炼,不断学习与阅读,并讲故事给狱友们听。

他像说书人一般,以故事换取监狱中少之又少的资源。

而在他目光掠过狱友们脸上,明显显露出的被故事打动的神态时,隐约发现了讲好故事似乎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故事能煽动人的情绪,甚至能起到某种号召的效果!

也许他的盲目自信真的得到命运的回馈:原本被内定为死刑的牟其中竟然逃过此劫。

1979年12月,牟其中刑满释放。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开始焕发生机的市场,而他的上升之路也是由此为起点。

牟其中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总结过自己商业操作理论模式:

“用很少的投入,利用现代信息制度一系列分散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就可以完成投资巨大的项目。”

他对一切信息与机遇都异常敏感,并凭借着这一套操作模式,早期以代购、代销、代组织、代托运等方式赚到了创业基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南德经济集团”。

此后,他利用制度的漏洞,从韩国进口冰箱后转售国内,从中就赚取了上万的差价,一跃成为当时的“万元户”,也为自己的公司积攒到又一笔资金与经验。

当然,要说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用500多车罐头换取苏联四架飞机的事迹。

罐头换飞机,今天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桩交易,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那时,正值中苏间交易来往频繁的时段,牟其中便在一番调查后,了解到,国内刚刚创立的四川航空因资金不够而迟迟未能购入一批飞机。

而苏联一方,其重工业生产能力不在话下,但轻工业方面属实有所欠缺。

当时面临解体危机的苏联,国内形势一片混乱,且急缺食物、轻工一类的产品。

敏锐嗅到商机的牟其中便与四川航空、苏联双方取得联系,凭借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迅速与另双方达成协议,找到了这场交易的买家与卖家。

但罐头又从何而来呢?

这说来也巧,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过热后的生产过剩阶段,大量轻工业食品在仓库积压、囤积,产家不得不降价出售。

然而,即使这样,牟其中当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购入所需要的全部罐头。

眼看着机会似乎就要错过,但他又转念一想:能不能以一种“货到付款”的方式达成交易呢?

让苏联先把飞机开过来,这样就有资产抵押银行,拿到银行贷款后不就可以买到罐头运给苏联吗?

而最终,这场交易的结果,也证实了他这番天马行空的想法,在那个时代的可行性。

牟其中就这样不费分文地通过500车的罐头交换飞机,并从中赚到上亿元的差价

正是这场飞机易货的交易不仅让他从此声名大噪,有了“第一倒爷”、“大陆首富”的名誉,还让牟其中对自己更有信心,燃起更加激昂的奋斗热情。

到目前为止,牟其中已经有三次入狱经历。

当然,第一次的入狱对他而言并不算打击,甚至让他焕发更强烈的野心与期望。

那么,第二次入狱与第三次又是因着何种缘由呢?

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坠入低谷的呢?

牟其中的第二次入狱罪名是“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偷税漏税”,这一次入狱在1983年,在他的“南德商店”发展前期。

当时,他所开展的代购代销业务让他在大赚差价的同时,也进入市场调查人员的眼中。

他在监狱中待过11个月,后又经过多方调查后因罪名不成立而获得释放。

这样看来,这一次入狱更像是命运对他投机取巧的小小警告。

牟其中吸取教训了吗?

自然是没有。

否则也不会有他后面进口冰箱,“罐头换飞机”等一系列事迹。

当然,他的几次成功令人感慨,但要说在“罐头换飞机”后,牟其中还做过什么赚钱的项目?又赚了多少钱?

那确实是大多南德员工自己都不知道的谜。

而牟其中原本奉为成功秘诀的“三大法宝”,也在他愈发膨胀的野心与自大下,变成加速他盛极而衰的催化剂。

在自身事迹积累起一定知名度后,牟其中爱说空话、不切实际的毛病愈发凸显...

有人亲眼见证过他把自己资产从3亿一路说到“6亿”、“20亿”甚至“50亿”,而这仅仅在几天之内。

牟其中还提出了一个“满洲里”计划,打算往内蒙古小城满洲里投入建设100亿,将其建成“北方香港”。

除此之外,诸如大厦投资,“邓小平广场”、“陕北革命老区投资”等空头支票更是数不胜数...

也正因如此,牟其中逐渐消耗掉他早期积累下的声誉。

由于他大多数计划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要实施时却根本拿不出资金,如此一步步透支了一个企业的诚信。渐渐地,“大陆首富”的光环也开始褪色。

但真正将他推进低谷的,是他对发射卫星的过分执着却有心无力,最终被超出自己能力的妄想所吞噬。

那还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处于资金紧张的时期,这时候想要发射卫星确实对当时其国内经济会造成过度负担。

而牟其中就是瞄准了这个机会,向俄罗斯方提出合作建议,表示愿意提供资金一同发射卫星。

当然,俄方没有原因拒绝这样的合作邀请。

1993年,卫星“航向一号”发射升空。作为国内首家与国外合作发射卫星的企业,牟其中一时风光无两,也尝到了参与卫星发射带来的甜头。

殊不知,耗资巨大的卫星项目正将他一步步拖入深渊。

并非每一次的卫星发射都能够顺利达到既定目标,而几次的发射失败已经耗费了牟其中大量资金。就在这时,澳大利亚X.G.I集团代表何君趁虚而入。

这位集团代表深深地了解牟其中的野心与当下期盼,表示愿意通过开立远期信用证获得资金,并借款给南德,以帮助南德“吸取境外资金”。

急于求财的牟其中就这样踏入陷阱,并不知道这种资金获取渠道已然涉嫌信用证诈骗罪。

据后来的案情披露,牟其中在这一时期为了融资,竟然虚构了进口货物使用信用证,向中国银行湖北分行融资了高达7507多万美元的数额。

伴随着他卫星梦碎裂的,是在1999年初,牟其中在上班路上被武汉、北京警方联合逮捕。

次年,随着这起信用证诈骗案件的侦破,牟其中也落下被判“无期徒刑”的结局。

而曾经的“大陆首富”,也终于在他不切实际的空想下沦为“大陆首骗”。

牟其中三次入狱,最后一次本是被判为无期徒刑,但在他多次上诉与奔走后,刑期改判为18年。

2016年,牟其中再一次走出监狱,这时的他已经是76岁高龄。

而纵观他的一生,他在监狱里竟总计待过23年,几乎长达他人生的三分之一。

然而,即使已经垂垂老矣,牟其中却仍是那个不知何为放弃的企业家。

他再一次回到已成一片“废墟”的南德,凭借他的个人能力召回原班人马,又组建起有关“南德职大筹备办”,打算再度开启他的航程。

而除此之外,他本人在北京仍拥有3栋楼房,共计有264处房产,这原是他早年购置来安顿手下员工及家属的员工房。

有人估算过,这笔房产现在应该能达到40亿左右的估价。

不仅如此,也曾有媒体前往牟其中的办公室对他进行采访,发现他办公室还挂着“驰骋西伯利亚,饮马贝加尔湖”的横幅,可见他的野心确实从未消失。

出狱后的牟其中正欲通过“南德职大筹备办”,大刀阔斧地开始他三个全新的计划——“万尾鲨鱼苗计划”、“长江计划”,以及一个尚未定名的“千亿级别的产业基金池计划”。

他不仅要借这些计划实现“吸引全世界的智慧,服务全世界的智慧”的目的。

还想要将一个俄罗斯港口,改造“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物流体系的重要支点。

还让这个港口,进一步向日本、东南亚甚至欧洲辐射。”

这一系列疯狂的想法颇有他年轻时的风范,他并不在意外界对他的评价与质疑,仍然踌躇满志、野心勃勃地期待着再造辉煌。

对于牟其中这个人的评价,至今各界都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态势。

这确实是人之常情,毕竟世界上不纯粹只有好与坏两种定义,更多的是像牟其中这种矛盾的、存在明显缺点的同时,又确实有着其积极一面的人。

牟其中这几十年来在从商之路上起起落落,很大程度上是他给自己定下过于庞大又界限模糊的目标,他因早期的偶然性成功而将偶然视为必然。而后,为过分夸大的目标而不断追逐,又在追逐中陷入自我迷失的循坏怪圈。

所以,他很难停下来,也不愿停下来。

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从牟其中身上看到不少值得肯定,值得学习的地方。

而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牟其中身上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尽管他所提出的计划空洞又不切实际,但他确确实实是怀着一种建设祖国,强大祖国的赤诚之心而努力着。

在他身上,不可否认有一种企业家精神恒久地闪烁着——敢于冒险,不怕担当。

这种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更该是所有企业家所努力的共通之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