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86

性侵、殴打、电击,为了钱戒网瘾学校有多狠?孩子:死都不去!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00:570

2014年6月,一则新闻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郑州的某家网瘾矫正机构在实施矫正的过程当中,导致两名学员一死一伤。

虽然后来死者的父亲对这家网瘾矫正机构发起了起诉。相关部门也很快介入了此事的调查当中,但一条鲜活的生命还是在“网瘾矫正”的口号下无情地逝去了。

这件事情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瘾矫正机构的口诛笔伐,更引发了许多人对于“网瘾矫正”这门生意的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扩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这也成为了许多父母心中挥之不去的“痛点”。

这些父母一边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不要过分沉迷于网络世界,以免耽误学习、影响生活,于是网瘾矫正机构应运而生!

那么“网瘾矫正”这门生意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网瘾矫正中心又到底隐藏了多少“黑幕”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青少年群体中的网瘾问题呢?

谈到如今蓬勃发展的“网瘾矫正”生意,杨永信自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直到今天,她的名字依然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着。

甚至在一些网瘾少年的心中,杨永信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怕的“符号”。杨永信1962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的临沂市,后来在卫校学习了精神卫生专业开始从事精神疾病的治疗。

本来杨永信可以靠着自己的资历和专业水准继续在医疗体系内奋斗下去。但他偏偏选择“剑走偏锋”,将自己的魔爪和所谓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案用在了孩子们身上。

2006年,在杨永信的主导下,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立了“网络成瘾戒治矫正中心”。从这个时候开始,杨永信便成为了许多网瘾少年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2008年7月,一部名叫《战网魔》的电录片在央视等媒体平台上播出。由于杨永信是国内较早从事网瘾研究的专业人士,所以媒体也对他进行了采访。

而正是这场采访,直接让杨永信成为了当时的“顶流人物”。他在纪录片采访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让许多家长们大为赞赏。而杨永信也被某些家长当成了“救世主”。

很显然,杨永信自己也料到了这档节目播出之后给他带来的声望和影响力。事实上,在节目播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真的带着酷爱上网的孩子来到网瘾中心找杨永信接受治疗。

甚至还有一些家长特意带着孩子从外省赶来,他们不惜花费高额的费用,只为孩子在杨永信的“网瘾矫正中心”里谋得一个名额。而杨永信自然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馈赠和盛名。

后来,某知名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类节目曾经对杨永信和他的网瘾矫正机构进行过专访。

面对媒体的镜头,杨永信大言不惭的说道:“我认为青少年的网瘾就是一种精神疾病,必须通过特殊的办法来治疗。

而杨永信所说的特殊的治疗方法,指的就是用电击不断刺激网瘾少年们的身体。直到这些少年承诺放弃上网,杨永信才会停止对他们施加电击。

根据当时在“网瘾矫正中心”生活过的孩子们回忆:杨永信会将一些不听话的孩子叫进一个小房间里。

不一会儿,房间里便传出了那名孩子的惨叫声。而后大约半个小时,那名孩子才神色低落甚至有些恐惧的从房间里走出来。

而且只要进过这个房间的孩子,从房间里出来之后都会性情大变。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由原来的捣蛋鬼摇身一变成为了沉默寡言的孩子。

但这在那些孩子的父母看来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至少孩子身上的“网瘾”被戒除了。而网瘾被解除的同时,孩子的成绩似乎也就能够被提高上去。

但是根据后来一些媒体记者的追踪报道,这些从矫正中心中走出来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他们虽然治好了“网瘾”,但却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杨永信,询问他对于电击治疗网瘾的看法。但杨永信却信誓旦旦的告诉所有人:这种方法是极其有效的。至少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去以后变得“安静”了。

但“安静”和好孩子并不能划等号,相反,孩子的“异常安静”让一些家长察觉出了不正常!

随之关于“电击疗法”的争议爆发,而相关的新闻调查经过不断的传播、发酵之后,杨永信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不少网友开始以给杨永信取绰号的方式对他进行批判。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杨永信的头上就顶起了所谓“雷电法王、雷霆萨满、磁暴步兵”等外号。而在这些看似戏谑的外号背后,却是无数少年黑暗的人生。

最后,杨永信和他的门徒们在当地政府的干涉之下,不得不选择关掉了“网瘾矫正中心”。

但直到今天,杨永信依然以精神病专家的名头活跃在医学界,对此许多网友都感到十分愤慨,但却拿他没有办法!

尽管杨永信和电击治疗的名声已经跌到了“最低点”。但是直到今天,各种各样的网瘾矫正机构依旧在伤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因为杨永信的成功让无数的商人看到了“网瘾矫正”这个赚大钱的门路。于是越来越多比杨永信更加残忍、暴虐、没有底线的“网瘾矫正专家”便涌现了出来。

而那些因孩子的网瘾难戒备受困扰的家长们,纷纷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这些所谓的专家。

那么,如今这些新的“网瘾矫正机构”与当年杨永信的“网瘾矫正中心”比起来到底有着哪些不同呢?明明他们的做法毫无人道,为何却能够获得某些家长的掌声呢?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瘾矫正机构”当中,除了向家长宣称能够帮孩子治疗网瘾之外。

还开设了许多所谓的“道德大讲堂”,向那些正在接受矫正的孩子们宣讲传统美德。因此,一些家长在孩子没有染上网瘾的情况下,也将他们送到了矫正中心当中进行学习。

可是这些家长的一片好心,却为孩子们的一生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因为所谓的“矫正中心”,不过是披着伪装的魔窟而已!

从2013年5月开始,江西省南昌市就出现了一个所谓的“豫章书院”。这个书院的管理者对外宣称:他们可以帮助孩子治疗网瘾、矫正行为。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将他们的孩子送到了“豫章书院”。而在将孩子们接到学校里之后,豫章书院的管理人员便禁止孩子们与家长的一切接触,开始对他们进行“全封闭式的管理”。

根据后来一名自称在豫章书院中参加过矫正的网友回忆:每天学校的管理人员都会拿着一根又粗又长的大棍子去殴打那些看上去不听话的孩子。

在这里接受矫正的孩子,每天都要背诵相应的文章。如果背不出来,轻则被管理人员殴打,重则被扔进学校里的小黑屋关上整整一天。

而且在学生被关禁闭期间,学校不会为学生提供伙食。虽然豫章书院对外打出的广告,是可以帮助孩子们戒治网瘾、矫正行为。

但他们的手段无外乎就是不断的殴打和无尽的辱骂。这让每一位在豫章书院接受过矫正的孩子都感到十分痛苦。

而且每一次管理人员殴打这些孩子的时候,还会振振有词的搬出所谓圣人的道理。告诉大家“棍棒底下出孝子”。

虽然一些人根本不认同他们的说法,但在无情的棍棒底下也只能选择屈服。

尽管一些性情刚烈的孩子曾经试图挑战校方的权威,但结果都被管理人员打得鼻青脸肿。有一些孩子甚至还被打得进了医院。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许多孩子的抑郁倾向都变得十分明显。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但是校方对于孩子们这样的“念头早就做好了防范。他们在所有的窗户上都安装了铁栅栏,为的就是防止学生们跳楼,坏了学校的“金字招牌”!

同时,他们每天给学生们提供的餐具和生活物品都是经过反复挑选的。学生们拿着这些东西断无自杀成功的可能。所以许多学生除了继续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也别无选择。

不过正如老话所说的那样:“多行不义必自毙,作恶到头终有报”。在豫章书院的残暴行径被媒体曝光之后,豫章书院的负责人吴军豹立刻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

经过当地警方的调查,人们才发现这家所谓的“网瘾矫正机构”根本没有取得相关的心理学资质。他们就是一群打着“行为矫正”旗号光明正大行骗的骗子。

随后,豫章书院被有关部门查封。2019年11月2日,吴军豹等几名豫章学院的负责人被南昌市青山湖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在他们被逮捕之后,检察机关以“非法拘禁罪”起诉了这些人。可在法庭上,吴军豹和他的犯罪同伙们依然对于“网瘾和行为矫正”的恶劣行径振振有词。

为了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吴军豹甚至还开始引经据典来驳斥法庭的观点,俨然产生了一种“学者”的派头。

不过法院没有给这几个恶魔继续狡辩的机会。这些人非法拘禁他人的事实确实可查,而且有大量的人证物证,根本不容其狡辩!

最终,吴军豹被判处两年零十个月的监禁。而豫章书院的校长任伟强也被当地的法院判处了两年零七个月的有期徒刑。其他的几位同伙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其实除了豫章书院之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诸如“女德班,传统美德班”这样的行为矫正学校,他们打着“行为矫正”的招牌,却行着坑蒙拐骗、违法犯罪的事实。

可在某些不明真相的家长眼里,这些人却成了专家和能人,以致于宁肯花钱找关系也要讲子女送进去接受治疗!

2014年6月,河南郑州一家名为“博强新概念培训学校”的行为矫正机构被曝出因为加训导致两名学员一死一伤。

最后当天参加训练的三名教官,一名老师和一名负责的副校长被警方逮捕。

根据实施犯罪的三名教官在法庭上供述,他们先是一起将受害者抬起来,然后猛地向前摔去。这样的动作被他们称为“前倒”。

随后,他们就向后摔打着两名孩子,这样的动作被称为“后倒”。

尽管被他们抬起来的孩子已经连连求饶了,但是这些家伙依旧没有放手的意思。他们还是按照所谓的惩罚标准对孩子们进行了“前后倒”加训。

等到加训完毕之后,这两名孩子回到宿舍便开始口吐鲜血。还没等他们被送进医院的手术室,其中一个名叫“玲玲”的小女孩便因为伤势过重而离世了。

在鲜血淋漓的现实面前,那几名犯罪嫌疑人并没有进行诡辩和推脱,几名教官也表示愿意接受法庭的惩罚,

但无论他们此时的态度表现的多么良好,终究无法挽回一条已经逝去的生命。可这样的悲剧还没有彻底唤醒无知的家长!

2017年8月,一名安徽的男孩被他的母亲送进了“网瘾治疗中心”。结果男孩的母亲刚将他送进学校不久,那名男孩儿就不幸身亡了。

虽然之后当地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和“非法拘禁罪”起诉了学校的几名负责人。但男孩的母亲刘女士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收到过校方的道歉,她至今也不能接受孩子离世的事实。

其实,这些所谓的“网瘾和行为矫正中心”大都没有相关的心理学资质。只不过是在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待那些接受矫正和治疗的孩子们。

而这样的矫正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指挥再次增加孩子的心理创伤!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网瘾其实只能算得上是一种精神依赖,根本达不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但无数的家长却选择将自己的孩子亲手送进魔窟,这背后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

那么,在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受到伤害,为什么一些家长还对网戒中心如此深信不疑,甚至还将其中的一些专家和老师奉为大师呢?

2007年,家住杭州的欧阳先生为了帮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女儿“戒除网瘾”,就在朋友的介绍下联系上了当地一家“网瘾矫正机构”。

当欧阳先生向这家机构的负责人说明了女儿的情况之后,对方拍着胸脯向欧阳先生表示,这样的孩子在他们机构里还有很多。他们可以保证每一个学员都能够完全戒除网瘾。

于是欧阳先生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给女儿报了名。但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女儿除了变得有些内向之外,并没有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这个时候,网瘾矫正机构的负责人又告诉欧阳先生,之所以他的女儿会产生这样的反应,是因为矫正的时长还不够。如果欧阳先生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延长矫正时间。

无奈之下,欧阳先生又给女儿办理了延长学习的手续。当时的欧阳先生觉得,只要女儿能够改掉上网成瘾的毛病,自己多花了一些钱也是值得的。

可是又过了几个月欧阳先生发现,他的女儿不但没有戒掉网瘾,还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

后来在学校老师的不断引导之下,欧阳先生的女儿才说出了自己的遭遇。而欧阳先生此前一直因为工作繁忙,并没有与女儿就“网瘾矫正中心”里面的学习细节进行过交谈。

在得知女儿被“网瘾矫正中心”的工作人员反复殴打、羞辱之后,杨先生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他向当地的法院直接起诉了这家“网瘾矫正中心”。

虽然欧阳先生的官司最后获得了胜利。但是这段经历给欧阳先生的女儿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直到今天她依然没有从抑郁症的阴影中走出来。

经过计算,欧阳先生发现他这些年来为女儿治疗网瘾一共花费了150多万元。而这些钱无一例外地都打了水漂。

如今,女儿的抑郁症仍然需要治疗,这已经让欧阳先生觉得有些不堪重负了。

欧阳先生仍然对记者表示,孩子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全部都是自己的责任,他作为父亲,无论如何都会陪在孩子的身边,直到她完全康复。

其实,一些父母对于网瘾矫正机构的迷信与偏爱源自于他们内心对教育的无知和焦虑。他们一方面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希望孩子们能够戒掉网瘾、矫正行为。

但是他们又被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所困扰,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一个自称教育专家的骗子站在他们的面前,他们自然会将之奉若神明!

而之后花费重金所得来的,不过是无尽的泪水和伤痛,还有濒临破裂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们一生也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

也许正如欧阳先生所说的那样,许多孩子变成最后的样子,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如果当初他们能够正确的看待“网瘾矫正”,又怎么会造成今天的结果呢?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网瘾虽然已经成为了许多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严重阻碍。但网瘾顶多只能算不良习惯,远达不到精神疾病的程度,更不应该成为一些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

可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许多家长在一时冲动的情绪之下就做出了非理性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后果却需要整个家庭用今后所有的岁月来承担。

棍棒底下固然能够培养出“孝子”,但一味的殴打和羞辱会将人折磨成精神癫狂的“傻子”。教育是一门真正的艺术,不能依靠简单的暴力和一厢情愿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可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网瘾矫正学校”和“行为矫正中心”,他们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在谋财害命。

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监管,也需要家长和孩子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人们或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和不羁的举动。

但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面对误入歧途的孩子,我们应当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和沟通。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焦虑和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但教育的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还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之法,则是需要每一位家长去共同思考的问题。

编辑:糖葫芦

责编:ZXT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