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22

92年浙江农民水潭中钓到大鱼,用17天抽光潭水,潭底发现千年宫殿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3:22:020

1992年的一天,浙江龙游县的一处山上,三四个年轻人正在此处钓鱼!看着深不可测的水潭,不一会儿鱼儿就咬钩了!

可是三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一番折腾下来,居然没把这条鱼拉上来!这让他们不仅好奇这条鱼究竟有多大!后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条重37斤的大鱼终于被钓上了岸!

看着眼前近一人高的鱼,这群年轻人对这潭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得到更多的鱼,他们决定抽干水,来个“竭泽而渔”。

可当时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在连续抽了17天水之后,一座龙宫模样的地下石窟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么这座石窟是什么时间开凿的?为何这里会充满水呢?这座看起来像是宫殿一样的建筑,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地处金衢盆地中央,是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份通往浙江东部的枢纽,风景秀丽,历史悠久。

龙游县古称姑蔑,商朝时此地建有姑蔑古国,春秋末年,秦王嬴政发兵灭楚,于姑蔑故地设太末县,隶属会稽郡,从此一直设有县级行政机构。

唐贞观年间,太末县改称龙丘县。至五代十国时龙丘属吴越,古时“丘”与“墓”同意,吴越王钱鏐认为“龙丘”一名不吉,因当地丘陵起伏如游龙状,便改“龙丘”为“龙游”,龙游县由此得名。

从地理上看,衢江横穿龙游县,灵山江自南向北在龙游县中心处汇入衢江,加之龙游县一带降水充沛,因此自古就是洪水灾害高发地。

1954年,梅雨季格外地长,龙游县再次遭遇特大洪水,江水漫过堤坝自西向东奔流,沿岸上万亩农田、无数屋舍被洪水摧毁。

石岩背村原本是凤凰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处于衢江与灵山江交汇处。在洪水中,这个小山村被全部淹没。

为了躲避灾祸,村民们放弃原有的家园,向着海拔更高,不易被洪水波及的凤凰山上迁移,从此在山上定居了下来。

原本由于远离江水,生活用水将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一大难题。可来到此处后,村民们发现这里分布着众多水潭。

这些水潭有大有小,深不见底,雨水存储在水潭里,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而为了方便区分,它们被村民们命名为无底潭、洗衣潭等。

而除了充沛的水源,潭里还有鱼类出没,年轻的村民耕作之余会来到各个潭里钓鱼打发时间。

1992年6月,村民又来到无底潭边钓鱼。

不多时鱼漂快速下沉,有鱼儿上钩了。村民熟练地起竿,却发现情况不简单——鱼线那头传来的力量巨大,村民一时没有防备差点让鱼竿脱手。经过几十分钟的搏斗,大鱼终于力竭被拖上了岸。

这条鱼硕大无比,村民们也都看呆了。后来村民拿来秤一称,这条鱼竟足足有37斤重!

这些水潭里会不会还有更多更大的鱼呢?

这样想着,毛荣贵、邓寿富和陈龙根等几位村民合计着把潭里的水抽干,说不定能靠着里面的鱼货发一笔小财。

他们的话让村民吴阿奶想到一个口口相传几十年的传说。相传早间,石岩背村村民们从反动派家中抄出过文物,而革命者们将这些象征封建残余的东西扔进了潭中,从此宝物再未露面。

如果将水抽干不仅可以获得大鱼,还可以一探潭底的样貌,顺便找找有没有宝物,于是吴阿奶也支持他们的行动。

眼见村里人没人反对,邓寿富等人说干就干,当即从山下租来抽水机,先从看着相对较小的洗衣潭抽起。

没想到抽了整整一天,水位仍没见明显下降,这让村民们更加好奇,于是又租来更多的抽水机,日夜不停地抽水。

四天以后,水位终于下降了一些,村民们看到一道石壁、一行台阶。这行台阶非常规整,下面似乎是不知多少阶的石阶通道,显然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抽到第9天时,两根粗大的石柱映入眼帘,这两根柱子形似鱼脊,谁也不知道这石柱究竟有多高。

直到第17天,潭水终于被抽干。这时村民们惊奇地发现,仅有20平米的洗衣潭下面竟然是一个巨大的石室,面积达1200平方米,四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着石室顶部。

但是石室里不仅没有宝物,原来在水面可以轻松钓到的鱼类也无影无踪。随后村民们接连抽干了7个水潭,发现它们下面都连接着巨大的石室,面积从几百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不等。

村里的老人惊呼这一定是龙王爷的宫殿,万万不可冒犯,劝说年轻人不要惹事,再将水给抽回。但这些年轻人不信邪,如此古怪的石头宫殿,一旦被外人所知,那么他们的村子立刻就会成为景点,到时随便收点门票,日子也会好过得多!

可还不等这些年轻村民行动,石窟宫殿现世的消息就传到了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闻讯之后工作人员们立刻来到石背岩村了解情况。

而看到石窟的景象后,工作人员们无不震惊。七个石窟大小不同,形状基本一致,前半部分室顶与地面平行,后半部分室顶向下倾泻延伸。每个石室由2至4根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支撑,石室底部有蓄水池。

这其中石壁、石柱的雕凿之精细,丝毫不输村里的现代建筑。但似乎其中有两座尚未完全完工,粗糙的石面与两旁工整的石墙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与村民交流和实地勘察后,工作人员在石背岩村又发现了17个石室,但从规模和位置来看,最开始抽干的7个石室仍是这24个石室的核心。而且工作人员们发现,这7个石室的位置分布,与北斗七星相同。

随后其他村子里也相继发现了形制相同的石室,细数之下这些石室竟多达六十多个,而且不排除还有更多分布在大山深处没被发现的。

尽管暂时还不清楚这些宫殿模样的石窟究竟是何来历,但他还是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在媒体报道的加持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石背岩村果然成了旅游胜地。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最初发现的七个石室。

除了其中两个又被水流回灌,其余五个均被开发成景点,命名为1-5号石室,供人参观。

1号石室规模最小,面积仅有365平方米,由一根石柱支撑,但却是唯一一个有石雕的石室,石壁上分别雕刻了马、鸟、鱼的图案。

2号石室面积有1200平方米,有四根石柱支撑,其中最粗的一根需要5个人才能合抱。出口处有凿刻图案,疑似包含象形字中的“正”、“伏”二字。

3号石室面积1400平方米,三根支撑石柱呈一字排列。4号石室是面积最大的一座,达2000平方米,洞口通向底部的石阶长达50米,整个石室深度超过30米。

5号石室面积为700平方米,却也有三根石柱。这5座石室连接紧密,已被打通,成为了一整座巨型石室。

由于此石室形态奇特,仅1992年当年,来此参观的游客便超过一万人次。此后前来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许多各界知名人士。

由于龙游石窟的声名越来越大,2003年,龙游石窟被确认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同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此参观,由幽深的石室产生灵感,创作了一个老鼠成精为心上人挖掘洞窟的爱情故事。

2004年,金庸欣然来访,游览石窟后亲笔题词“龙游石窟天下奇,千猜万猜总是谜”。

2009年,在金庸和祖籍衢州的演员周迅的推荐下,张纪中导演将龙游石窟定为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光明顶内部的取景地。

随着名人不断造访,龙游石窟开始闻名遐迩!但对于这石窟的来历,却无人能够弄清楚!尽管各种专家不断考证,也提出了几种可能,可却始终难以自圆其说,使人信服!

当年工作人员从确认了石窟的存在便开始查阅县志,以期从中找出石窟的开凿年代和用途。但令人费解的是,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工作人员翻遍了史志,却没找到一点相关记录。

30年来,关于龙游石窟的用途,中外专家作出了几种猜测:

采石说:最简单的一种猜测,龙游石窟仅是一座古代采石场而已,因此不至于被史料详细记载,而各个石室的开凿年代可能也不尽相同。

这种说法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但经不起推敲。首先这里的石料并不适合用于建设房屋或是架桥铺路,其次采石场为了保障安全都是尽量露天作业,而这里却是特意在内部开凿,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开采石料。

仓库说:石窟内部空间巨大,结构规整,可以存放大量货物,因此有人认为龙游石窟就是一个大型仓库群,用来存放货物。

然而龙游当地气候湿润,石窟内部更是容易积水,粮食等货物放在这里恐怕不出一两个月便会发霉腐烂。而且仓库讲究经济实用,石窟所需人力、物力巨大,完全没有必要。

藏兵说: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著名的越王勾践伐吴之战中,勾践动用了5万兵马,这些兵马开战之前并未被察觉。而龙游石窟的内部空间恰好也可以容纳五万人。因此有专家认为,这就是当年勾践藏兵之处。

但自古将人马放置在没有出路的地方就是兵家大忌,只要敌军将洞口守住,这5万人就只能饿死或者被全歼,因此藏兵说也站不住脚。

除此之外,还有墓室说、冰库说、道家福地说等,但也都无法给出让人信服合理的解释。

曾经有人认为,2号石室中的图案一定包含了石窟用途的信息,但至今没人能够完整解读这些图案。

而且不仅用途无人知晓,甚至连这座石窟群为何没有经过使用就被废弃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一部分专家认为石窟被废弃是由于天灾。

自古以来,龙游县降水充沛,衢江时常爆发大洪水,石窟被暴雨、洪水淹没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就连最早开发的7座石室都有2座被水流回灌。

但如此明显的问题,当年的施工者为何没有预料到?另一种说法“人祸论”是基于“藏兵说”而提出的。

勾践修建石窟时,可能只打算临时使用,因此在修建之初便将石窟与衢江相连,战争结束后将水引入,便可淹没藏兵处。

这一说法也可以解释为何潭水里会有鱼,而村民抽干潭水又不见鱼类踪影。但是因为“藏兵说”本身饱受质疑,因此“人祸论”也不被广泛接受。

后来,浙江省古汉语专业委员会的褚良才博士听说了龙游石窟便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曾十几次到龙游石窟实地考察,并翻阅大量古籍,以图破解龙游石窟谜团。

他注意到在凤凰山上下游分别有一座天然山洞,一个叫簸箕洞,一个叫石岩洞,已经被确定是汉宣帝时期的“常平仓”。

常平仓是春秋以来常见的粮仓,是统治者为平衡粮价,预防灾年而建。粮价低时官府收购粮食储存在仓库中,一旦粮价过高便出售仓库里的粮食,稳定粮价。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宣帝时“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而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祟,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据此他提出“仓库说”,并认为石窟的开凿时间就是汉宣帝时期。但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则与褚良才的看法不同,他坚持“墓室说”。

根据石室的开凿痕迹,杨鸿勋判断开凿龙游石窟所使用的工具为青铜器,也就是说龙游石窟的开凿年代应该是青铜器时期。

在西周时期,确实有一个善于使用青铜器打造石制建筑的徐人部落。公元前512年,吴国灭亡徐人政权,部分徐人一路逃亡,进入姑蔑重新建国。

徐人和越国人都以鸟为图腾,而1号石室中发现的鸟图案,可能就是徐人的象征。查阅资料后,杨鸿勋发现韩愈所著《衢州徐偃王庙碑》有言:

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

偃王是徐人的君主,在西周爵位体系中是伯爵,后来自封为王,与周天子分庭抗礼。周天子担心他割据一方日后生患,命楚国攻灭徐国,杀了徐偃王。

偃王死后,徐人在徐山开凿石料,安葬偃王。据此杨鸿勋猜测,凤凰山就是当年的徐山,龙游石窟就是偃王陵墓的一部分。

然而龙游石窟的形制与墓室并不相符,而且石窟中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品,更没有偃王棺椁。而对于这些疑点,杨鸿勋也无法作出合理解释。

其实诸如褚良才、杨鸿勋等致力于研究龙游石窟来历的专家还有很多,只是每个人的说法都存在漏洞。

由于难以自圆其说,甚至有人提出龙游石窟是外星人所建。原来在西非的马里共和国,有一个原始部落叫作“多贡”,多贡人居住在深山石洞中,对天狼星系的了解详细而准确,甚至预测了天文学家都没有发现的伴星。

据多贡人所说,这些信息是几百年前到来的天狼星人告诉他们的,他们的祖先将这些信息画在壁画中。他们口中的天狼星人形似海豚,水陆两栖,居住在水中。

而龙游石窟没被发现时,均被水淹没。一些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认为龙游石窟就是天狼星人曾经的居所。但这种说法过于光怪陆离,仍然难以为人所接受!

不过由于龙游石窟的未解之谜太多,一度有人怀疑这根本就是当地现代人所建,为的就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增加当地人的收入罢了!

可实际上,即使使用现代工具,想要开凿如此巨大的石窟群也并非易事,其中需要投入的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天文数字,与之相比,靠旅游获得的收益远不及其百分之一!

如今,关于龙游石窟的真相仍然被许多人不断探索,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能被大众所普遍认同的说法!

或许我们永远也解不开这道历史谜题,但既然它真实存在,我们不妨就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好好欣赏,也算不辜负古人的一番劳作!

参考资料:

田志美, 叶玮, 朱丽东等. 龙游石窟成因初探[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97-103.

郑菊花. 龙游石窟的旅游开发问题[J]. 内江科技, 2010, (9):134,92.

徐云峰. 龙游石窟为姑蔑遗存[J]. 寻根, 1999, (6):18-22.

李黎1, 王思敬1, 谷本親伯2. 龙游石窟砂岩风化特征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6):1217-1222.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