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卖考题被判死罪,临刑前为求生说了一段话,唐高宗:免去死罪
公元663年,也就是龙朔三年。
四月的洛阳城春暖花开,右史董思恭被押上了刑台,唐高宗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刑场,一起观看董思恭被砍头的现场。
可是,正当刽子手上的刀准备砍到董思恭的脖子上时,求生的本能让垂死的董思恭大喊道:“刀下留人!”
接下来,董思恭又大喊:“告变!”
听到这两个字之后,唐高宗赶紧令人将董思恭押回天牢等候发落。

那么,董思恭究竟犯了什么罪,唐高宗要将他斩首示众呢?
这件事还要从震惊历史的“龙朔科考案”说起...
在古代,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类似,都是用考试的形式来选拔国家人才,因此,朝廷对科举考试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在当时,董思恭官位正六品右史,是专门在记录唐高宗的一切谈话,相当于现在的秘书。

董思恭的出身不高,没有家庭背景,不过,他的才华出众,深得唐高宗和太子的喜爱。可以说,董思恭能够走上了正六品右史的位置,全靠他本身的才华。
董思恭官职虽然不高,但能够被唐高宗留在身边,也算是非常地荣幸。
公元663年,唐高宗决定进行科考取士,便任命右史董思恭和考功员外郎权原崇为这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当时,唐高宗选定董思恭作为考官是认为,董思恭虽然只是一个六品的官员,但是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此人出身贫寒,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并步步高升的,董思恭一定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且公正地组织这场科举考试。
可是,唐高宗还是错误地低估了人性,董思恭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高尚。
当身为主考官的董思恭接触到了考题之后,就开始起了贪念之心。

董思恭想,如果能将那些考题卖给那些考生们,肯定能够从中大捞一笔,从此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了。
在当时,与董思恭同为主考官的权原崇,虽然身居正六品,但他做什么事都得听从董思恭的安排,自己主考官的这个职位就如同虚设。
因为董思恭的人缘极好,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深得太子的喜爱,在朝中又和中书令许敬宗是好朋友,如今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就凭这这些关系,权原崇对董思恭的所作所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董思恭就借用职务之便,将考试的内容偷偷地抄在纸上,并托人在外面售卖。
很多考生十年寒窗苦读,不都是为了能够早日考取功名吗?
因此,很多考生为了早日获得“铁饭碗”,都不惜花重金来向董思恭买这些考题。
尝到出售考题的甜头之后,董思恭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他一下子把考题卖给了很多个考生。这次售卖考题让董思恭赚得盆满钵满的。
假如董思恭能够适可而止,不那么贪心的话,也不至于犯下了杀头之罪。
从古至今,非法售卖考题都会按重罪处罚的,而董思恭,把考题售卖给了很多考生,这样只能罪加一等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不久后,一些买考题的考生,不小心将此消息泄露了出去,这使那些没有买到考题的考生们感到非常的愤怒。为此,其他考生联名一纸诉状将此事告到了朝廷。

唐高宗知道此事后龙颜大怒,赶紧命令三司彻查此事。经过深入调查之后,董思恭成为了此案最大的嫌疑人。
为了拿到确凿的证据,唐高宗立马派人到董府上搜查。
经过一番的翻箱倒柜之后,官兵们找到了两张写有考题的纸张。
唐高宗得知消息后,非常震怒,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敢在科考上动用手脚,徇私舞弊。
后来,唐高宗派人对以董思恭为首的所有科考官员进行抓捕。
毕竟,如果让那些不学无术之徒,通过投机取巧混入官场,那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命运。

在事情还没有爆发之前,很多考官都知道董思恭出售考题的事情,但那些人早已被董思恭给收买了。
俗话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他们都想帮着董思恭将此事包庇起来。
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董思恭的罪行还是暴露了。
因为董思恭的徇私舞弊,这次的科举考试被取消了,不过,作为主犯的董思恭也难逃大唐律法的制裁。

即使唐高宗再怎么爱惜人才,但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必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给天下的士子们一个交代,要不然往后还会有谁愿意为朝廷效力呢?
本来,董思恭所犯之罪是要诛九族的,但唐高宗念在他是身边的近臣,最终,还是选择了对他网开一面,只是定了他的杀头之罪,并没有诛他的九族。
就在行刑的那天,唐高宗带着群臣一起到刑场观看。
大家知道,唐高宗带他们过来观看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杀鸡儆猴,他想警告文武百官,谁敢徇私舞弊,就会落到董思恭的下场。

不过,唐高宗还是很舍不得董思恭这样的一个人才的。
于是在快要行刑的时候,唐高宗还走到了董思恭的面前,情真意切地对他说:
“你不是出身在名门望族,不像别人,走到了这个职位都是仗着自己有着显赫的家世。你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靠你本身的才华,朕才提拔你的。
本来,朕还想重用于你,可是没有想到,你却去干那种售卖考题、贪污受贿的事情,枉费朕对你的一片苦心。
现在你必须甘心受死,这样才能给后人留下一些教训。”
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那么,董思恭被押回天牢后又发生了什么?他想告谁谋反呢?
后来,唐高宗秘密派人将董思恭从天牢带到大明殿进行问话。
唐高宗问道:
“那天你大喊‘告变!’,到底是谁想谋反呢?你不妨直说,朕可免你一死。”
当董思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立马对唐高宗千叩万谢:
“罪臣谢陛下的不杀之恩,为了大唐江山,罪臣不得不告知陛下,李义府早有谋反之心,请陛下一定要彻查。要不然罪臣死不瞑目啊!”
本来对李义府就很不满的唐高宗,听了董思恭的话之后,更想除之而后快了。

说起李义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武则天的心腹,武则天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后,跟李义府有着很大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在当时,李义府因为得罪了宰相长孙无忌后被贬为了司马。
李义府跟王德俭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唐高宗想立武媚娘为皇后,但又担心朝中众臣不答应。
有一天,李义府值夜班,他跑到唐高宗面前,请求唐高宗废除王皇后,立武媚娘为皇后。
他的这个请求正中了唐高宗的意,为此,唐高宗还让他官复原职。

在武则天做皇后期间,李义府已经升至右相。
对于李义府这个人,他本身没有多大的才华,不过,他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凭借着那张嘴,武则天可是被他哄得团团转。
李义府仗着背后有武则天为他撑腰,在朝中肆意妄为,与他同朝的很多官员因为害怕得罪他,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唐高宗早就对李义府行为感到很不满了,但碍于有武则天这层关系,迟迟没有对他动手。
李义府在朝中位高权重,他的儿子和女婿们都仗着他的权势,目无王法,老是为非作歹,搞得鸡犬不宁。
他们不法行为被唐高宗知道了之后,唐高宗特意将李义府召到宫中,告诫道:
“听说你的儿子、女婿老是在外面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朕都替你掩饰了起来,希望你回去后对他们进行严加管教。”
李义府听完之后,瞬间脸色大变,生气地问道:“这些都是谁告诉陛下的?”
高宗道:“你知道就行,不必问朕是如何知道的。”

那时候的李义府并没有接受唐高宗的告诫,他听完了之后,就心高气傲地转身离开。
虽然,那次唐高宗没有对李义府的行为进行追究,但是,唐高宗的内心早已愤愤不平,一直想找理由来教训一下李义府。
不过,现在好了,董思恭把李义府给告发了,唐高宗也找到给李义府定罪的理由了。
为了能够将李义府的把柄给抓住,唐高宗命人对李义府进行暗中调查。
其实,李义府也早已知道唐高宗对自己很不满了,总感觉事事不顺心的样子。
于是,有一天,李义府请来术士杜元纪来家中为他望气,他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在窥探天机,这可是犯了大忌。
因此,唐高宗就借着这个理由将他除掉。
不久后,唐高宗就下旨,李义府以及他的儿子、女婿都抓起来流放到了边远的地方。
最终,李义府惨死在了流放的途中。

董思恭因为举报李义府有功,将功补过,被免去了死罪。
不过,董思恭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后还是被流放到偏远的岭南一带。
后来,因为水土不服暴病而亡。
这次“龙朔科考案”,董思恭虽然被免去了死罪,但最终还是沦落到被流放的结局。
唐高宗也借此机会,敲山震虎,树立了大唐律法的威信。
本来董思恭还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步步高升的,但他没有珍惜那个机会,为了利益,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最后还害得科举考试被取消,使那些想报效朝廷的士子们失去了机会,无法得到朝廷的重用。

不过,经历了这场科考案之后,科举考试中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势力得到了严厉的打击,也让天下士子们的心得到了宽慰。
65年毛主席接到一份报告后,支开了所有人,叫来周总理密谈半小时
1965年,北京中南海内。这原本应当是如往日般平常的一天,却因为毛泽东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而变得特别。只见毛泽东眉头紧锁,神色凝重,静静地站在窗前,眺望远方,不知在思考些什么。突然,他一声令下,支开了身边的所有人,只让秘书去喊周恩来。不一会儿,周恩来赶来,看着毛泽东严肃的神情,他似乎了然于心,若有所悟。紧接着,两人在房间内秘密谈话了半个小时,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说了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7:15:420000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吗?确实是的(继承了杨家将精神)
杨再兴确实是我国北宋名家杨家将的后代,而且杨再兴也继承了所有杨家将的精神与风格,在战场上杨再兴的战斗实力凶猛无比,杨再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金兵击退,使整个南宋王朝保持安宁,但是杨再兴最后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由于杨再兴过于轻敌,在一次战役中杨再兴一人直接闯入金兵的主阵营惨遭金兵的伤害,南宋军队也非常缅怀杨再兴将军。一、杨再兴的战斗实力怎么样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8:28:2100001917年,俄国临时政府是如何处理农民与工人的诉求的?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从历史上看,几百年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生活的源泉。二月革命之前,俄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在农村生活的贫苦农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1917年,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工人和农民在战争中丧生,俄国的大部分资源都被用于战争,从而导致城市中的食物短缺和普遍饥饿。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32:08000090年代商界传奇,两次婚姻皆妻离子散,入狱后小姨子为他守候18年
2016年9月的一天,湖北洪山监狱外,一行人在焦急的等候,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尤其着急,不停的向监狱门口张望着。很快,从监狱里走出一位70多岁的老人,看到老人出来,中年女性眼前一亮,赶忙迎上去,拉住老人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与这位中年女性相比,老人的神情反倒镇定许多,他拍着中年女性的肩膀,一边安慰她,一边告诉她回去再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1:32:450001英国最强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世界排名第一
维多利亚时代代表着英国最强盛时期,那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一个18岁继位的女王,从她在位开始到她去世,就是一整个维多利亚时代。可以说维多利亚女王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恪尽职守,让英国经济在世界遥遥领先。一、英国最强维多利亚时代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3:04:4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