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邓公到百色视察工作,邓榕笑问:爸爸,听说那时你总打败仗
1986年1月27日,邓小平同志率领中央干部前往广西百色进行考察,同行的还有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
一路走来,邓小平同志敏锐的注意到广西的经济发展在各个方面已经是颇有成效了,但也依旧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
对于在视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邓小平同志总会让随行的秘书详细记录下来。
在即将到达百色的时候,小女儿邓榕突然向父亲邓小平问道;“爸爸,您参加百色起义的时候多大了?”
“二十五岁喽”邓小平同志望着江边说道。
紧接着邓榕又调皮地问道:“爸爸,我听说您那时候带着部队尽打败仗,是个“常败将军”,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听完这话后,邓小平同志和身边的众人全都笑了起来。邓榕的问题虽然比较直白,但也让邓小平回忆起了曾经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
那么邓榕为什么会形容自己的父亲是个“常败将军”呢?邓小平同志和广西百色又有着怎样的情结呢?
1929年12月,邓小平同志率领广西地区的共产党员和工农武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广西地区的第一支红色政权就此诞生。
在邓小平等中共代表没有来到广西之前,这里就已经发展出了数目不少的共产党员,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当时,蒋介石与桂系的李宗仁之间,刚刚爆发了一场持续三个月之久的战争。此战以李宗仁的落败结束。
此后,蒋介石为了彻底铲除李宗仁在桂系的势力,将俞作柏和李明瑞扶持上台,主持桂系内部的政务工作。
但俞、李二人和老蒋不是一条心,上任之后他们并没有执行蒋介石暗令“铲除桂系”的要求。
俞作柏上任以后,开始和中共取得联系,希望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并且表示我党可以派遣一批干部来到广西主持相关工作。
经过慎重考虑后,党中央为了稳定全国的政治大局,发展红军的革命力量,决定选派邓小平同志前往广西全面领导和负责当地的党组织工作。
其实自1927年从莫斯科回国之后,出于革命工作需要,邓小平同志曾在国民联军冯玉祥的部队中待过一段时间。
期间,邓小平处理过很多有关党派摩擦的事件,拥有着丰富的敌后工作经验。
但这次前往广西不仅要和桂系政府打交道,更关键的是要发展和壮大属于我党的革命力量,可谓是任务艰巨。
因此对于年仅二十五岁的邓小平同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出发之前,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聂荣臻向邓小平同志介绍了广西地区的相关情况。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协助俞作柏和李明瑞整顿军队,时机成熟的话,最好可以在广西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革命根据地。
来到广西之后,邓小平等人立马就开始联络和发展当地的革命力量,配合俞作柏主持该地区的政治和军队工作。
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导下,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很快召开,会议期间确定了广西党组织新的发展目标和今后工作以武装斗争为主的总路线。
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的到来,为广西省的革命工作指明了前景和方向。
在邓小平同志的努力下,动荡不安的广西政局得到稳定,我党的革命力量也在悄然发展。各县委组织和特别支部逐渐健全和恢复,全省党员发展到了四百多人,工农武装千余人。
可正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1929年9月,广西形势突然发生剧变。俞作柏和李明瑞不顾我党劝阻,执意兵变反蒋。但仓促起兵,结果必然是兵败。而俞、李兵败之后,广西地区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为了保全刚刚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党中央决定将部队迅速转移到左江和右江地区。

在邓小平同志的筹划下,广西地区的机关组织开始了紧张的撤退工作,南宁军械库的大部分武器弹药都被我军转移,部队在张云逸同志的带领下开赴百色。
不久之后,邓小平也在百色和部队会合,与众人商讨起义的相关事宜。
十二月十一日,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和数千名革命战士先后在百色、恩隆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不知所以的国民党部队一时之间望风而逃,起义计划顺利完成。
百色起义成功后,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创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起义结束后,年仅二十五岁的邓小平同志担任红七军政委,张云逸同志任军长。广西地区的革命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邓小平同志与百色的故事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百色起义成功后,为了巩固广西地区的革命成果,党中央决定在这里建立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和发展今后的革命运动。
之后随着土地分配工作的逐步实施,百色地区的党组织得到了广西各州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投身革命的有志青年也是越来越多,红七军这股新生的革命武装逐渐壮大起来。
但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蒋介石惊恐不已。因此,国民政府严令桂系军阀立马展开对红七军的围剿。
与此同时,云贵边界也调集了大量的国军部队参与。
面对国军的大举进攻,邓小平同志立马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为了摆脱敌人的追缴,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将红七军的主力转移到东兰、凤山等地。在部队转移途中,新生的红七军与周围装备精良的桂系军阀展开了数次激烈的交锋。
榕江一战,红七军歼敌六百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用品,迟缓了桂军的进攻步伐,右江根据地的党组织得以安全转移。
1930年4月,撤退途中离开红七军的邓小平政委在河池与军长张云逸会和。
部队虽然转移了出来,但却丧失了百色地区的各个红军根据地,广西的革命形势也不容乐观,红七军需要一场胜利重新振作起来。

当时,接中共中央命令,张云逸应当率领红七军主力向柳州进发,集中兵力进攻重镇桂林,随后向广东的北江转移。
可收到命令之后,政委邓小平同志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柳州和桂林等地都有敌人的重兵驻守,部队经过这些地方时,能不能安全撤退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了。至于转移到广东这样的大城市,红七军更将是难有发展空间。
经过慎重考虑后,邓小平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师右江。
这样不仅可以保全红七军的有生力量,而且还能避实就虚,乘机再次打下百色,解决部队补给匮乏的问题。
自从红七军撤出右江地区后,百色被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部第四警卫团占领。团长岑建英是李明瑞在讲武分校的同学,此人只会纸上谈兵,平日里更是傲慢轻敌。
正如邓小平所料,百色城中兵力空虚,两个民团都被岑建英派出去“剿共”去了。
而在听完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后,军长张云逸表示非常赞同,随即就向全军下达了回师右江的命令。当得知要重新打回百色去的时候,红七军的战士们顿时士气大振,斗志高昂。
很快,红军主力部队就悄悄返回了百色地区。进军途中,红七军遇到了岑建英派出来的两个民团,没等敌人反应过来,邓小平就带领着红七军的战士们将他们打得落荒而逃。
紧接着,部队一直追击到了百色,当天下午三点左右,红七军就将百色城团团包围。
此时在外追缴我军主力的桂系军阀根本想不到,红七军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然杀回百色。此时城内驻军不过千人,邓小平同志立马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面对红7军的进攻,龟缩在城内的民团武装纷纷缴械投降,国民党部队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很快就被城外的红军战士们打的抬不起头来。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红七军再次解放了百色城。歼灭敌军数百人,缴获步枪五百支,大炮两门以及大批的军用物资。
收复百色后,红七军彻底打乱了国民党部队的围剿计划,为部队接下来的成功转移争取了有利条件。
不久后,红七军奉命再次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继续攻打柳州和桂林等敌人重兵驻守的大城市。
可面对数倍于己的国民党部队,红七军的主力部队损失惨重,连吃败仗。
为了保全红七军的有生力量,部队再次被迫转移。与此同时,中央也重新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

后来红七军奉命与毛主席带领的红军汇合,抵达根据地后,毛主席亲自授予了红七军“转战千里”的锦旗一面。
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红7军这支红色武装终于回归了组织的怀抱,百色根据地也给邓小平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看来,邓小平同志并不是什么“常败将军。”从建立到改编,红七军之所以能够成为红三军团的主力部队,邓小平同志可谓是功不可没。

建国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百色老红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邓小平同志更是先后几次前往广西视察当地的建设成果。
1973年,邓小平同志曾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了广西桂林等地,优美的漓江水景让这位外国友人大加赞叹。
特鲁多也是第一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游览桂林美景的外“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国国家领导人。
虽然邓小平同志主要负责陪同参观,但在广西的这段时间,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当地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特鲁多离开后,邓小平同志立马就展开了对当地环境问题的整顿工作。回到中央之后,邓小平同志还召开了有关环境保护的专题会议。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党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漓江景区的环境污染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如今桂林市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风景名城,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的密切关怀。

在邓小平的心中,广西百色老红区就如同自己的另一个家乡,这块土地对他来说意义非凡。1984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曾根弘康谈话时说道:
“我二十五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和我的战友们创建了红七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广西百色就是邓小平同志革命事业开始的地方,从这里走出来了一支战无不胜人民武装—红七军。
1986年1月26日,回到四川老家过年的邓小平同志为了视察漓江的环境保护工作,特意绕道桂林做短暂休整。
第二天早上,邓小平和王震等人在自治区和桂林市领导的陪伴下,乘船考察了当地的环保成果。
据随行的摄影师莫洲保回忆:在游船上,邓小平同志回忆起了曾经的百色起义,谈到了当年红七军的武装斗争。快到百色的时候,小女儿邓榕突然问起了父亲当年在广西的一些革命事迹。
“那时候百色有土匪吗?”邓榕抬头问道。

“有啊,多得很呐,他们不仅抢东西,还杀人呢。”邓小平慢慢的说道。
当邓榕问自己的父亲是不是常败将军时,随行的众人纷纷大笑起来,邓小平同志也是微笑的看着女儿并没有说什么。
当年的红七军虽然遭受过重创,但最终这支钢铁之师还是顽强的杀出重围,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现如今,在百色起义纪念馆里,依旧陈列着当年邓小平同志跃马南疆时用过的一根马鞭。在这座纪念馆里,还记载着一位“老党员”给百色平果县风梧希望小学的一笔五千元捐款。

当时学校在收到这份捐款后,由于数目巨大,校方在登记入册时特意询问了捐款人的姓名,但得到的回到却是“一个老共产党员。”
那么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党员究竟是谁呢?
经过一番查问后,原来竟是已经88岁的邓小平同志。与此同时,小平同志还资助了学校里一个叫周标亮的贫困生。
很快,邓小平同志为百色老红区捐款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自治区,希望工程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很多海外同胞和华侨友人纷纷慷慨解囊,一笔笔捐款有效解决了当地贫困生的就学问题。
这里曾是邓小平同志亲身战斗过的地方,但也是一个相当贫困的革命老区,闭塞的交通和复杂的山川地形限制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广西百色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绿色生态经济和红色文化的发展让当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
倘若邓小平同志可以看到现如今百色老区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必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从百色起义到红七军成立,当年只身前往广西的邓小平同志率领英勇的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榕江大捷、回师右江、转战千里,红七军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率领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支从百色走出来的人民武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重回老区,缅怀先烈,邓小平同志对百色有着非常深厚的革命情结,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先辈们的付出和奉献。
糜芳跟了刘备那么久为什么叛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糜芳跟随刘备的过程中,在关键时刻选择叛变,成为历史上备受责骂的一名叛徒,这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糜芳的背景、刘备的领导风格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多个角度入手。我要新鲜事2024-01-06 20:33:420000埃及如何养活一亿人口(矿产资源丰富)
埃及,这个位于非洲和亚洲交汇处的国家,拥有近一亿的人口。埃及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实施农业改革和现代化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注重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以及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养活一亿人口的目标。1.埃及的地理位置我要新鲜事2024-01-27 20:14:000001薛涛简介:唐代女诗人(有“女中文妖” 之称)
古代有许多文学家,这其中以诗人最多,特别是唐代的时代特色也使得当时出现了不少名满天下的诗人,这些诗人大部分都是男的,不过唐朝风气比较开放,因此也有许多家庭教育女子读书写字,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不少女诗人,这其中薛涛是比较有名的。薛涛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1:59:220000郁姓起源和来历:源自大禹老师郁华(郁林氏改为郁姓)
郁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大禹的老师郁华,他的子孙以祖先名为姓。二是源自郁国,吴国大夫受封于郁地,后子孙以国为姓。三是源自地名,在鲁国境内有一个叫做枋邑的地方,通“郁”,居住者以郁为姓。四是源自鲁国宰相郁黄的后裔。郁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郁华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56:300000建文帝的下落终于揭开 在福建出家归入佛门直至终老
明太祖朱元璋当初大肆屠戮功臣,将朝堂清洗了个底朝天,只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的上位铺路。然而建文帝朱允炆的龙椅还没怎么坐热呢,就被朱棣篡夺了皇位。随后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便不知所踪。对于他的下落有着诸多谜团。建文帝下落之谜,他真的自焚了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34: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