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临终前反复念叨一个人,蒋经国不解其意,多年后才恍然大悟
在近代中国史上,蒋介石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人。他早期跟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后期为了独裁统治,开始反革命,直到战败逃到台湾。
1975年,蒋介石郁郁而终,在他临终前,嘴里一直反复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张学良。
听到这个人名字的蒋经国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父亲为何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这个人。
这个让蒋介石在临终前一直念叨的人,是张伯苓,一个在近代教育界鼎鼎大名的人物。
那么蒋介石为何临终前一直念叨他?
蒋介石戎马一生,在大革命后,名义上统一全国,声势威望达到了顶点,可谓是意气风发。
然而在面对共产党时,却无可奈何。
蒋介石是看不起共产党的,当时他手握美国提供的大量精良武器、超过420万的庞大军队,并且国民党的领导人有不少都是黄埔军校出身的。
然而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蒋介石还是输给了共产党,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晚年逃往台湾,在床上命不久矣时才似乎搞明白了某些事。
他在和蒋经国总结讨论失败经验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个重点,那就是自己长期以来忽略的教育。
蒋介石虽然对教育非常看重,但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利用教育形成一种凝聚力,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能够鼓舞人民、引人共鸣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这个方面他做的虽然多,但是远没有做好、做精。
而教育家张伯苓做到了有教无类,为青少年营造了一心为国的气氛,这也是他一直反复念叨张伯苓的原因之一。
蒋经国一直在悉心听取蒋介石的教诲,但是最后却听到张伯苓的名字,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多年之后,他最终才明白了一点。
张伯苓清朝末年出生在天津,他虽然身处秀才世家,但在大厦将倾的时代,他的身家背景一文不值。
张伯苓也没想靠家里做事,眼见国家贫弱,被洋人欺侮。
张伯苓努力考上北洋水师学堂之后,加入北洋水师,想要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他彻底对清朝统治者失望。
后来张伯苓奔赴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知识后,开始回国投身教育界。
张伯苓在民国时期堪称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他在经过数年的摸索后,最终创立了南开中学,并在赶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之后,在1919年创办了南开大学,培养出了周恩来等英才。
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后,张伯苓毅然将自己的心血与清华合并,迁至长沙继续为国家输送人才。
张伯苓是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物,他从来没有死板地认为国民党好还是共产党好,只要能够救中国,让中国变好,就是张伯苓的愿望。
为了实现愿望,他不仅研究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同时也深入研究了共产党宣扬的救国救民思想。
因为在教育界的成就,让张伯苓中国北方拥有非常大的声望。
华北事变爆发后,中共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达成,周恩来直接写信给张伯苓先生,希望能够借用他的影响力促成国共合作。
就在书信寄出不久,张学良和杨虎城就掀起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在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周恩来直接亲自前往西安,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达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开大学中不少有志青年都非常赞同共产党的主张,都认为应该拥护蒋介石共同抗日。
而当时的张伯苓还比较重视国民党,非常担心蒋介石的安危。但是即便如此,张伯苓也没有否认周恩来这个身处共产党阵营的学生,而是认为他用最好的方式解决了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危机,大加赞美。
甚至张伯苓还专门把周恩来总理的照片摆在桌子上合影,以拥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实际上张伯苓先生的教育理念就是有教无类、汲取学习,在他看来,一个民族想要崛起,必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吸收所有正确的事务,通过教育来树立一个民族的魂,通过学习来建造人民的归属感,这才能得民心,救国家。
见识过清朝覆灭的张伯苓拒绝封建社会闭门造车的思维,他利用自身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凝聚了大量年轻人的力量,获得了人民的支持,而这才是蒋介石一直求而不得的。
实际上张伯苓在国民党失败之后,已经明白了能够拯救国家的只有共产党,因此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张伯苓同意了周恩来的请求,留在大陆继续发展教育事业,婉拒了蒋介石的前往台湾的邀请。
张伯苓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并且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继续工作,最终在1951年去世。
蒋介石在晚年才终于想通,张伯苓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是国民党输在了民心,因此临终前都一直念叨张伯苓的名字,可惜已经晚了。
虽然张伯苓先生是一个希望通过教育来拯救国家的人,然而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他想要扩大自身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做出贡献,参与政治几乎是必然的事。
当时南开大学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甚至因为薪资问题还流失了三个著名的学术教授,导致学校工作难以开展。
当时的南开大学还是属于私立大学,办学资金主要靠股东提供和各界的援助,但是开办学校始终是一个投入大、收入低的事情,因此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是入不敷出,所以求助当时的政治人物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的办学资源都掌握在管政治人物的手中,张伯苓为了学校的顺利举办,多次游走于政治人物之间,同时凭借南开大学创办人严修的关系,从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手中获得了大量支持,这才让学校顺利创办。
张伯苓为了获取教学资源,在北洋政府时期对一些反动政治人物也十分阿谀奉承,这让他背负了不少骂名,甚至周恩来都认为他的做法是舍大取小。
但是结合当时的复杂背景来看,张伯苓的做法固然不对,但这也保证了南开大学的顺利创办和正常运行。
张伯苓本人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政治活动是比较抵触的,虽然为了学校多次和政治人物套近乎,但是他却多次拒绝了北洋政府的有邀请,没有前往当时的教育部担任职位。
而1928年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之后,张伯苓就和政治二字彻底绑在了一起。
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对于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并且由于当时国内状况稍微稳定一些,所以有足够的资金注入到国立大学之中,于是南开大学这样的私立学校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有稳定资金来源的国立大学,发展很快。
政权更迭、国立大学崛起,这让南开大学的资金链瞬间断裂,积欠的大量钱财让张伯苓不得不寻找稳定的资金来源。
而这个时候,蒋介石伸出了援助之手。张伯苓出于办学经费筹集的需要,接受了蒋介石的拉拢。
这也是他为何在西安事变时,心系蒋介石的原因。简而言之,一旦蒋介石死了,救没人给他钱,让他继续发展南开大学了。
抗战爆发后,南开大学被日军轰炸毁灭,整个校园陷入了一片火海。
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大学被炸毁后非常沮丧,但蒋介石给了他一阵强心剂,对他保证,有“有中国既有南开”,这也使得张伯苓先生对蒋介石更加感谢,也就更多地参与政治。
张伯苓相继出任国民政府的重要职位,诸如国民参政会副议长 、三青团中央监察会常务监察等职务,与蒋介石的关系更是“渐入佳境”。
虽然张伯苓非常认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显然不合他意。所以在国民政府工作期间,张伯苓十分谨慎。
1941年在蒋介石的强烈要求下,张伯苓无奈加入国民党。
加入国民党后,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控制,最终在1946年收编南开大学为国立,张伯苓“教育独立”的想法也随之彻底失败。
这也是张伯苓在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原因留在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周恩来。
张伯苓和周恩来,两个人交往近40年,他们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是共同救国、立志抗日的同志。
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是南开的一角缩影,从侧面揭露出当年南开师生的赤诚爱国心。
张伯苓先生一生功过皆有,虽然也有谄媚政客、帮助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行为,但是他的出发点是不容否定和质疑的,他是为了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而创办学校的,他培养的学生影响了一整个时代,是值得肯定的。
在他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之中,学生除了必须拥有为公精神、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合作精神之外,还要有强力的爱国心和爱国力。
因此他要求南开学子们必须在求学时期学习更多实干本领,团结一致并且强身健体,为国家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恩来在南开求学时就深受张伯苓教育理念的影响,他虽然出身贫苦,但是在学习上确实一丝不苟、利用所有时间充实自己。
这种求学精神影响了周恩来一生,在后期前往国外留学的时候,周恩来依然保持刻苦、好学的精神,为后续投入红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伯苓非常欣赏出身寒门的周恩来,在得知他家庭困难之后,张伯苓非但没有冷落、鄙视他,反而是直接免除了他的学费、书费、学杂费,还帮他找到了一些杂活来补贴家用。
周恩来不骄不躁的脾气也深得张伯苓的喜爱,即便后来周恩来加入了共产党,和张伯苓在立场上并不相同,他也依然觉得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
当然周恩来也一直都记得张伯苓先生的谆谆教诲,参加革命之后也多次谈及张伯苓校长和南开中学。
但是周恩来虽然敬重张伯苓先生,却绝不盲从,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周恩来已经产生了思想的转变,用全新的世界观来看中国发展,因此虽然他敬重张伯苓先生,但是却也批评了他为了办学向北洋政府陪笑的行为。
张伯苓本人一直都在寻找中国教育的方向和出路,自然也会虚心听取外界的建议,在周恩来的建议下,他也认为当下中国的教育需要从根本上开始改变,不能一切都照搬西方教科书,而是因该寻找适合中国的教育之路。
张伯苓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不能仅在个人,而是必须谋求社会进步,要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1919年12月,张伯苓委托周恩来向全校师生宣布教改大纲,这是双方教育理念的一次融合与突破。
自此以后,南开的教育风貌焕然一新,这也让张伯苓对于周恩来追求的新思潮更关注。1944年蒋介石准备假借抗日之手扩充兵源,实质上开启反共反人民的战争,于是对外喊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当时周恩来就找到了张伯苓,揭穿了蒋介石的阴谋。
事后张伯苓也叹了口气,表示蒋介石的做法不是一件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南开师生们也对蒋介石的征兵活动进行了抵制。
解放战争后,张伯苓在周恩来的牵线搭桥之下,和我党伟大领袖毛主席进行了会面和交谈,深刻了解了毛主席的思想和共产党的方针,最终选择了拒绝蒋介石的邀请,留在了中国大陆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
周恩来也没有在意张伯苓先生在晚年参与国民党政府的活动,而是着眼于他的教育事业,这份胸怀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纵观张伯苓先生的一生,虽然偶有过错,但是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他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诞生,虽然历经挫折,但却磨练百折不饶的精神,拳拳爱国心最终渗透入教育理念之中,为中国崛起培养了一大批的有志青年。
张伯苓先生带来的,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他追求的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用科学的方法来爱国,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来救国。
这就是蒋介石政府一直缺乏的东西,国民党之所以溃败,就是在国民政府后期已经失去了爱国心,开始勾心斗角沉迷权利,导致失去了民心。
可惜这一点直到蒋介石咽气他才明白,蒋经国更是直到国民党彻底衰退,在台湾都坚持不住的时候才终于参透了这一点:民族之爱国心不能丢,人民之凝聚力不能少。
揭秘上古神鸟鬼车 鬼车极喜吸人魂魄(神话传说)
导语: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根据神话故事和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改编的电视剧。关于中国古代神话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了,除了神话人物以外还有许多神话动物也十分吸引着我们,接下来呢探秘志小编就为大家揭秘上古神鸟鬼车,据说鬼车飞到哪里就会出现有灾祸,那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鬼车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26:450000世界史上无法征服的5个国家 俄罗斯第二 第一毫无悬念
在世界历史上,征服和占领他国的行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每个国家都曾经历过被征服和占领的历史。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征服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然而,有些国家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最难征服的国家之一。1、日本我要新鲜事2023-04-28 19:09:530002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皇帝是谁:高洋(后期残忍嗜杀)
统治者也是人,尤其是古代统治者,他们在一个治安与思想教育体系都不成熟的情况下,会有一些变态的癖好。而细数我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其中癖好特殊的有许多。有很多皇帝喜欢泡在酒池肉林中,还有一些皇帝偏偏喜欢有夫之妇的美人,也有与自己父亲的小妾相勾结的,还有很多皇帝甚至在后宫养男宠。实际上,在这些皇帝中最为变态的是北齐开国君主高洋。一、高洋统治后期放飞自我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40:400000杜秋娘简介:唐末历史人物(传闻《金缕衣》为她所作)
古代的制度和文学体系使得学习诗文写作的大部分都是男人,而古代的一些诗人也喜欢去青楼妓馆中寻欢作乐,在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的地区的诗人要求也就更高,因此许多青楼女子也是十分有才的,而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之下成为女诗人实在是非常难得的。杜秋娘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2:37:230000索额图被活活饿死 康熙为此大发雷霆 下令抄他家 还杀其亲人
清朝时期的官员索额图在康熙皇帝的统治下被活活饿死,康熙得知后大发雷霆,下令抄掠他的家产,并杀害他的亲人。索额图一生献身于大清,但最终却以悲惨的结局收场。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9:43:1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