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叶剑英80大寿,邓小平建议多插一根蜡烛,叶帅:你想得深远
1977年的5月,在叶剑英八十岁大寿时,邓小平以及他的多位老战友前来祝贺。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在场的每个人内心充满了喜悦。然而,邓小平的一个举动,让大家伙有点懵。
邓小平建议在蛋糕上多插一根蜡烛。原本叶剑英八十岁理应是八根蜡烛,这多插一根,不合规定啊?
接下来,邓小平的一番话让在场的点头称赞。就连叶剑英都夸他“你想得深远。”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邓小平这么做,又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其实,这不得不从叶剑英和邓小平,在那段特殊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故事说起...
叶剑英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个武将,所谓武能上马定乾坤。
邓小平同样作为开国元勋,他有着文能治国平天下的卓越才华。
按理说,他们两人应该是没什么交集的。其实,他们对彼此都早有耳闻。虽然往来不多,但对特别关注彼此。
然而,在那个时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叶剑英与邓小平有了越来越多的交往。同时,俩人间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深厚。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叶剑英在长沙,自己的处境不太理想,但他心里仍然牵挂着孤身在南昌的邓小平。
当得知王震从南昌带来邓小平的消息时,他急忙问道:“小平同志的身体怎么样?他生活起居情况如何?是不是天天要去劳动?家里的子女都到身边了吗?”
当知道邓小平过得生活很苦时,他心里感到一阵难受,忙跟王震说:“你赶快回去照顾他,中国可以没有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
于是,王震陪叶剑英吃了一顿饭,跟老部下交代了叶剑英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就回到了南昌。另一边,邓小平从王震口中得知叶剑英的情况,也为他的身体感到担忧。

后来,叶剑英的情况有了好转后,就为邓小平四处奔波,多次在国家领导面前建议“恢复”他的工作。
邓小平的能力和才华,叶剑英等同志是有目共睹的。他知道,现如今的国家就需要这样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
1973年春,邓小平从南昌回到了北京。叶剑英知道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亲自去看望邓小平,还帮忙解决工作及生活上的问题。
不久,在叶剑英的多次提议下,中央领导同意邓小平恢复原来的工作,被毛主席任命为总参谋长,参加军委工作。
就这样,叶剑英和邓小平有了一段共同共事的时间。叶剑英经常来到邓小平居住处,两人商量军机事务,研究加强军队的管理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次年的1月中旬,南越对我国西沙群岛发起进攻。叶剑英与邓小平临危受命,一起负责组织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
经过几番战斗,终于收复了甘泉、珊瑚、金银三座岛屿。
后来,叶剑英与邓小平经过多番思考和讨论,提出了西沙和南沙的建设问题,中央批复了“西沙设防计划”。
一年后,邓小平受到两位领导人的重托,全面担负起了党、政治、军事的领导重任。此时的国家为难重重,两位领导人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邓小平深知身上的担子,他一点也不敢松懈。
叶剑英特别钦佩邓小平身上的谋略胆识和强硬的工作作风,不管发生什么,他始终站在邓小平的一边,坚定不移地支持他。

在一次会议上,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不怀好意人的心思,也严厉批评了目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刚开始,场面一度极其安静,大家都不敢说。
此时,叶剑英打破僵局,就邓小平所谈的问题,提了几点自己的体会。
大家见叶剑英起了开头,于是纷纷加入讨论,场面非常激烈,一些不敢说的话,也大胆勇敢地说了出来。
此次会议效果圆满地达到了预期,跟叶剑英对邓小平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不久,叶剑英和邓小平对军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顿。他们一起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当然,此次议题的中心是整顿军队的思想作风和解决组织的问题。在会议上,他们配合地很默契。
邓小平做完重要讲话,叶剑英就把他的内容做了总结。对于在会上邓小平所谈到的内容,叶剑英都表示非常赞同。

1976年1月,举国笼罩在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悲痛中,当月15日,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彼时,叶剑英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他安排邓小平念悼词。
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当时邓小平的处境很困难,其次就是让邓小平在全国人民面前露面,让大家认识他。
邓小平作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在周总理生病期间,代替总理处理过不少的事务。由他出面念悼词是合情合理。

当邓小平表情严肃地念着悼词,沉痛的语调,不管是在场的叶剑英等同志们,还是在电视机面前的老百姓,无不悲痛流泪。
在邓小平的感染下,大家回忆起了周总理为全国人民所做的一切。
与此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席卷而来。不久之后,邓小平的工作被全面停止。
叶剑英在生病期间得知消息,但他仍然不忘嘱咐自己的子女去看望邓小平,问候他,跟他保持沟通。
最重要的是让他放宽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然,叶剑英心里想着就是无论怎样,都要极力保全邓小平。

同年的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全国人民再次陷入悲痛之中。
彼时,国家处于风雨摇摆的地步,邓小平虽然在家,但他心里想着的仍然是国家大事。当然,同时他也想知道老战友叶剑英的身体各方面现如今怎么样了。
有一次,他不顾自身安危,独自去看望叶剑英。两位老友看到彼此,老泪纵横。这已经是有好一段时间没见到面了。
在叶剑英的书房里,他们讨论目前的国内形势,同时面对四人团的坏人,想应对之策。
另外,在这一年,邓小平得了疾病,不得不安排住院。
叶剑英对他的身体十分关切,考虑到他特殊的处境,于是,安排他住进了解放军三零一医院。并且跟医院的领导打好招呼,明确表达指令说“一定要治好,一定要保护好!”
除此之外,叶剑英也把其它各方面都安排妥帖,目的是让他安心养病。

1976年10月6日,这一天是个举国欢庆的好日子,因为一些阴谋野心家终于被绳之以法。叶剑英处理好这件事后,抓紧为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做准备。
为了让他放心,叶剑英派自己的小儿子驾车去把邓小平接到家里,并亲自把组织上的精神给他做传达。
当两位老人再次见面时,彼此激动万分。邓小平的一句“老兄”,让叶剑英落泪,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不久,叶剑英多次向上级领导提建议,让邓小平恢复原来的职务。
叶剑英从两个方面来讲:
首先,他有全面的工作经验,不管是党务、政务还是军事,他都驾轻就熟,是个难得的治国人才。
其次,很多各部门的同事以及全国人民都希望他能早日投入工作。

随后,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叶剑英再次排除万难,他在会议上直接提出来“我建议让小平出来工作...”
大家听到叶剑英的提议,都感到诧异。对于他们来说,邓小平身上还有“疑点”未除,万一再出什么岔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叶剑英并不那么想,因为他相信邓小平同志对党、对人民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度。
后来,叶剑英把邓小平接到西山疗养身体,安排了一幢离自己所住的楼很近的房子。
在当时,中央对邓小平有何决议还没出来时,叶剑英特意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凡我看的文件,都要送给小平同志,让他看,熟悉熟悉。”

同时,叶剑英也把自己的工作给邓小平做汇报。经过叶剑英不懈的努力,1977年7月初,党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而后,中国在邓小平的核心领导下,走上了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1977年5月14日,是叶剑英八十岁的生日。
这么重要的日子,当然需要好好的庆祝下了。毕竟八十岁是个大寿。然而,叶剑英却不这么想。
当时,全国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的生活极其困难。
推己及人,叶剑英觉得没必要铺张浪费。现在国家正在百废待兴,作为老一辈国家干部,应该起带头作用,勤俭节约。

另外,叶剑英等将帅干部都是从最贫穷的年代过来的。当初跟着毛主席、周恩来一起闹革命,艰苦恶劣的环境都经历过。
叶剑英的骨子里,就有中华民族自古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而奢华的作风他从来是不提倡的。于是,他拒绝了大家举办寿宴的建议。
可是叶剑英的子女认为,父亲苦了一辈子,现在八十岁也算是苦尽甘来。如果不办寿宴,着实委屈了父亲。
另外,经历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办一场寿宴大家跟着喜庆,也是跟过去告别,迎接未来美好的生活。最后,叶剑英执拗不过子女,答应了办寿宴。

这天,叶剑英的家里来了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在北京的将帅们都来了。
第一个登门的便是王震夫妻。随后余秋里、杨成武、聂帅夫妇、徐帅等依次到场。
大家在酒桌上坐定,写诗给叶剑英贺寿。
众人谈笑之间,邓小平夫妇也来了,一进门,便说“我来了,向这位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的老战友表示祝贺!”
这次贺寿,邓小平不仅夫妻都到场,而且还带了一份贺礼“万年青”,象征人的寿命长,有福如东海的寓意。
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正说着时,最后赶来的粟裕也到场了,等全部人到齐了,大家依次入座,宴席正式开始了。
当时,叶剑英旁边坐着邓小平。在推杯换盏间,寿宴不觉间已过一半。叶剑英家人拿着一个蛋糕入场,上面插着八根蜡烛。这时,邓小平建议说再插一根。
大家感到疑惑不解,邓小平解释说“象征着长长久久,寓意大家长长久久地团结在一起,也希望祖国的繁荣昌盛能长长久久。”
大家恍然大悟,连连称赞。叶剑英笑着说“还是你想得深远,毛主席和周总理果然没看错人啊。”

叶剑英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他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在他86岁逝世的时候,邓小平亲自修改悼词,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一生:
“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和重大贡献。”
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叶剑英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毫无夸张地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后来的邓小平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就不会有中国的全新面貌和高速发展。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多次救邓小平于危难之中。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可以没有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
叶剑英与邓小平一对革命战友,他们携手共进、精诚合作,共创了中国新时代的篇章。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值得后人学习,永远铭记于心。
独孤皇后是哪个朝代的:隋朝皇后,杨坚妻子/杨广母亲
一般说的独孤皇后,指的是独孤伽罗,她是隋朝皇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妻子,隋炀帝杨广的亲生母亲。独孤皇后14岁就嫁给了杨坚,并育有十个儿女,在生活上,两人非常相爱,一起经历了许多磨难,在事业上,独孤皇后辅助杨坚建功立业,隋朝建立后曾参预朝政,对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一、独孤皇后是哪个朝代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1:40:570000揭秘项羽过了乌江后的翻盘机会是真的吗(不是)
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与刘邦之间的争霸战争被誉为“楚汉战争”。项羽曾在乌江停住了脚步,错失了一次扭转战局的机会。这引发了人们对于“项羽如果过了乌江会有机会翻盘吗?”的思考。本文将为您揭秘这个问题。我要新鲜事2024-01-21 20:37:020000朝鲜战争的开展 为啥说是斯大林的坑(中苏关系)
斯大林想用朝鲜战争来算计朝鲜和我国。在二战结束之后朝鲜的两部分就开始分裂,也就逐渐分裂成了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尤其是对于生活在朝鲜的人们来说,更是感觉像天塌了一样有可能在前两天还在南北朝鲜串亲戚,结果现在亲戚又变成了外国人,在当时作为朝鲜最高领导的金日成,十分迫切的想要南北朝鲜统一斯大林就在用各种借口逃避金日成的请求不管怎么说就是不愿意提供支持。斯大林的计划我要新鲜事2023-12-08 19:53:000000刘备一生的遗憾 可能就是请诸葛亮出山(刘备遗憾)
刘备一生的遗憾就是因为请诸葛亮出山而错过了更厉害的钟会。对于我们看过三国故事的人来说,刘备一生当中做的最为正确的事情可能就是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尊大佛给请出山,也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存在,才能够让刘备的蜀国能够在当时那个乱世占据了一席之地;毕竟在一个军队当中有着一个类似于诸葛亮一样的模式,可以说是万幸但,是刘备却认为自己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把诸葛亮给请出山,从而错过了另外一位高人。我要新鲜事2023-11-16 21:19:320000殷商王朝的灭亡竟是因为残酷的人祭?纣王难辞其咎!
2019年对于我来说真是个好年份,为啥呢?因为旅游,我这一年呐,出了一趟远门去了安阳和洛阳。这一趟是真的值啊,看到的人文景观还有自然景观那是真的多。如果有人要去安阳的话,有个地方是不可不看的,那就是殷墟。殷墟是盘庚迁殷之后商王朝的首都的遗址,距今3600年左右,现在是安阳市著名的景点,我记得整个景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宫殿宗庙遗址区,第二部分是王陵区,宫殿区里面还有著名的妇好墓。我要新鲜事2023-10-22 18:25:100000